毛振鵬
統籌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對外聯系通道,提升內部通勤能力,協同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共同打造“暢達都市圈”。
城市群建設、都市圈發展,交通要先行。堅持優化提升、適度超前,統籌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對外聯系通道,提升內部通勤能力,協同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互聯互通、運行高效的基礎設施體系,共同打造“暢達都市圈”。
緊抓青島都市圈新機遇,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從國家“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來看,青島正處于“一縱一橫”的交匯處,是山東半島城市群內輻射帶動力較強的特大城市,應當緊抓機遇,與周邊城市(鎮)同城化發展,加快打造通勤便捷高效、產業梯次配套、生活便利共享的現代化都市圈。關于如何打造青島都市圈,省委主要負責同志曾經指出,做大做強青島都市圈,應以同城化為方向,統籌推進交通一體、產業融合、生態共建、文化交流、服務共享,加快青濰日一體化,完善分工協作、資源利益共享機制,整體打造智慧都市圈。
近年來,青島市按照“一群兩心三圈”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部署,會同煙臺、濰坊、威海、日照等市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為青島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奠定了基礎。在《膠東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方案》的基礎上合力提升青島都市圈的交通設施通達度和覆蓋度。目前,濰坊至萊西高鐵建成通車。濰坊至煙臺、萊西至榮成鐵路、濰坊至青島公路及連接線、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董梁高速公路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加快建設,青島西至京滬高鐵二通道鐵路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應當以此為基礎,集中上馬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促進青島都市圈內互聯互通。
根據山東省政府制訂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青島要邁入特大城市行列,并引領一個都市圈。青島都市圈的區域范圍,包括青島全域、濰坊高密市和諸城市、日照市東港區、煙臺萊陽市、海陽市和萊州市。青島都市圈將是以上合示范區為中心節點,車程半徑一百多公里的范圍之內、聯系緊密的周邊縣級市(區)共同組成,橫跨青島、濰坊、日照、煙臺等四個地級市,面積2.15萬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超過1558萬。青島應著力加強鐵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動脈的建設,推進青島都市圈內跨地市的國道、省道、城市軌道交通打通拓寬工程,打通交通斷點、堵點,將青島都市圈打造成高效便捷的一小時交通圈。
以上合示范區為核心加快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上合示范區核心區和膠東國際機場所在的膠州市擁有多層次、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體系,應當成為青島都市圈發展的副中心和主要交通樞紐。以青島主城區為中心,以濟青、青連、青榮、青島-海陽等通道為射線的綜合交通網絡;依托濰煙、濰日等通道,較快形成輻射狀的都市圈外環。建議我市以上合示范區核心區和膠東國際機場為核心區域,優化航空、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公路、海運等各類公共交通的場站設施布局,促進各類公共交通資源的集約綜合開發,提升城市運營智能化水平。加快打造青島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培育空港和高鐵樞紐功能,提升沿海港口聯動境內境外、輻射帶動黃河生態經濟帶的能力,統籌提高海港、空港、高鐵樞紐地位和客貨運功能,進一步推動“三港聯動”。推進日照市東港區、高密市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水平和協同服務能力。
探索建設青島都市圈石油、天然氣流通樞紐,做大做強做實青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依托這一山東省統一能源現貨交易平臺,進一步整合山東省內各類油氣資源,健全能源化工全產業鏈生態,助力青島都市圈油氣全產業鏈開放,深度推動青島都市圈與中亞五國以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能源合作。整合好上合示范區的政策資源與山東港口集團的市場資源,圍繞能源交易、供應鏈金融、數字化服務三大主線,充分利用好青島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中國北方油氣中心等平臺,開展石油、天然氣、LPG、燃料油等能源化工類品種線上交易。與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充分合作,加快形成與期貨市場的功能互補,共建多層次交易市場體系,為國內國際能源產業鏈企業提供規范化、專業化、國際化的交易場景和產品,建設能源要素資源配置中心,進一步健全能源化工全產業鏈生態。
以膠東國際機場為核心,青島都市圈的通勤距離約在一百多公里以內,可以稱之為“青島一小時都市圈”。“青島都市圈”因為不是行政區劃意義上的城市概念。所以,建設發達的交通網絡、密切都市圈內城市之間的聯系、縮短通勤時間,應當是青島都市圈發展的重點。建議我市,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以便利青島都市圈內人員通勤為導向,合理織密軌道交通網絡。在青島都市圈范圍內有序發展市域(郊)鐵路,依托濟青高鐵、魯南高鐵、青鹽鐵路、青榮城鐵和建設中的京滬二線青島連接線,實施鐵路客運公交化運行。科學布局各類交通方式無縫銜接的換乘樞紐,降低青島都市圈內各城市之間的通勤成本。
統籌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建設,打造互聯互通、便捷通勤的軌道交通運輸體系,共建軌道上的都市圈。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支持,推進地鐵13號線西延段(青島西海岸新區董家口-日照市東港區)、地鐵11號線東延段(鰲山灣-海陽)等項目的規劃建設工作,推動軌道交通“一張網”運營管理。推動中心城市市域(郊)鐵路向周邊城市(鎮)延伸和客運服務公交化。積極配合爭取京滬二線和青島連接線諸城、膠州段建設,支持諸城市交通樞紐建設,加快建設一批區際客運與城市公共交通換乘樞紐,推進多種交通方式無縫銜接。完善物流人流集疏運系統,發展旅客聯程運輸和貨物多式聯運,推廣全程“一站式”“一單制”服務,提高城市客貨運輸效率。在青島都市圈范圍內,合理加密快速公路通道,加快打通城際斷頭路,拓寬瓶頸路。據調研,諸城、高密方向的瓶頸路現象比較突出,從濰坊開車前往青島,常常會由四車道變成兩車道。由于諸城、高密靠近青島都市圈核心的位置,建議以該區域為重點拓寬瓶頸路。打造一體化公路客運網絡,在青島都市圈規劃范圍內開行跨市城際公交,全面推行聯網售票一網通和交通一卡通。
推進各類公共信息化服務設施共建共享,形成便利共享的數字交通生活圈
加快建設覆蓋青島都市圈的高速泛在信息網絡,加速5G網絡的建設應用。推動網間互聯帶寬擴容,推進骨干網、城域網、寬帶接入網的IPv6升級改造。打造運行在無線寬帶上的數字化都市圈,爭取實現免費高速無線局域網覆蓋熱點區域和重點交通線路。推動數據中心和存算資源協同布局,共同爭取國家級數據服務中心,加快推進千兆高速光纖網絡和超高清互動數字家庭網絡在青島都市圈內全覆蓋。根據網絡安全法律法規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強化通信網絡、重要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保護,加強網絡安全設施建設和網絡安全管理,實施區域無線電協同監管。
大力發展基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的專業化服務,實施一批綜合性網絡應用工程、公益性信息服務工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工程,并與交通基礎設施應用。共建開放互通的智慧城市交通平臺,提升城市交通服務APP對青島都市圈各個城市人民群眾和各類市場主體的服務能力。依托青島已經建成的城市云腦為基礎,推動青島都市圈內日照市東港區和諸城、高密、萊陽、海陽、萊州等五個縣級市接入指揮交通等各類相關城市大腦服務,協同共建都市圈城市大腦集群,提升智慧交通的服務效能和城市的運行效率。
交通便利化將大大降低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的成本。大力推動青島都市圈公共服務均衡普惠,鼓勵多層次多模式合作辦學、辦醫,加快民生服務和社會保障接軌銜接,推動政務服務連通互認,以交通便利化統籌推進新建大型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統籌青島都市圈物流樞紐設施骨干線路、區域分撥中心和末端配送節點建設,完善國家物流樞紐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設施條件,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完善休閑休憩功能,統籌規劃建設郊野公園、拓展訓練基地、親子場館、特色民宿等,滿足青島都市圈居民周末假日出行娛樂的多樣化需求。
(作者系青島市委黨校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