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0月于我們就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我們將從一個打爛了的舊世界上建設一個文明與富強、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世界。
1976 年10月6日,以華國鋒同志為首的中共中央英明決策,一舉粉碎了“四人幫”篡黨奪權的陰謀,保證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金秋十月,不僅僅是豐收的季節,還映襯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壯大的輝煌,迸射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之光。
74 年的新中國建設發展史,向世界證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特別能戰斗的民族,是一個特別善于改變和把握自己命運的民族,是一個敢于突破極限勇于奮爭的民族。改革開放更是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大而極富生命力創造力。我們可以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一窮二白,連火柴、鐵釘都稱為“洋火”“洋釘”的基本盤上,建立起全世界門類最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也可以在高新技術上做到如華為技術的“遙遙領先”;以高鐵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更是令我國被譽為“基建狂魔”……
10月下旬,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這是又一場影響世界、吸引世界目光的盛會,是中國智慧引領下的和平發展、包容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盛會。這是十月光輝的綻放,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文明延續開放發展的希望之光,是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全體人民的未來希望之光。
鑒于此,本刊在本期特開辟“一帶一路”專欄,展現中國企業在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開拓國際市場、獲得國際聲譽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的一組文章,是為獻禮。其中難免掛一漏萬,更是難以反映全國各行各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所取得的成績。但我們堅信未來可期,未來一定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