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騰飛
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是自學成才的。他為了探索昆蟲世界的奧秘,與昆蟲打了一輩子的交道。
1823年,法布爾出生在法國南部山區的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在童年時代就特別喜歡動物與植物,尤其喜歡昆蟲。法布爾幼年時沒有上過像樣的小學,他曾流浪街頭,靠賣汽水、打零工、當筑路工人等掙錢度日。后來經過自學,他考進了食宿免費的師范學校,畢業后當上了小學教師。他沒有上過正規的大學,而是通過自學考上碩士后才當上中學教師的。
法布爾刻苦地研究昆蟲,幾十年如一日。他無論在花園散步還是走親訪友,總會注意昆蟲的活動,并將見到的情形記錄下來。他往往一觀察就是幾個小時,甚至是一整天。他對有的昆蟲,前前后后要觀察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時間。
法布爾想找個蜣(qiāng)螂(láng)的卵研究這種甲蟲的生活習性,可總是找不到。有一次,他在羅納河岸邊的草地上無意中發現了蜣螂繁殖的地方,于是他就注意上了蜣螂的生活習性。法布爾聽人說,蜣螂的行動早在幾千年前就引起了古埃及尼羅河邊農民的注意,他們不知道蜣螂所推動的圓球是什么東西,為什么蜣螂要推動這個圓球呢?于是產生了迷信的想法,認為蜣螂所推動的這個能夠旋轉的圓球是每天運動一周的地球的形象。因此,蜣螂受到人們的尊敬,被稱為“神圣甲蟲”。
法布爾決心探索蜣螂的奧秘:這個圓球的用途是什么?蜣螂又是怎樣培育自己的后代的呢?他花了整整一個暑假,差不多天天都到蜣螂出沒的地方觀察。他至少挖出了100個蜣螂的窩,發現里面都有一個形似梨子的東西。觀察100個洞穴的結果,證明這種形似梨子的東西是蜣螂幼蟲吃的“糧食”,它是用精細的獸糞做成的;而蜣螂在地面上推動的圓球,則是成蟲吃的食物。
蜣螂的卵是長橢圓形的,就藏在“梨子”上端的狹小部分。從卵里孵化出的幼蟲就吃著身旁的“糧食”。法布爾從第一次觀察蜣螂到最后作出結論,經過了30年之久。他對蜣螂的研究,破除了幾千年來的迷信。
法布爾與昆蟲打了一生的交道,通過辛勤的勞動,他揭示了昆蟲世界的許多秘密,向人們介紹了400多種昆蟲和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寫了一部200多萬字的《昆蟲記》。我們的語文課本上的《蟋蟀的住宅》一文,就是這位科學家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