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藝術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承與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今,隨著社會的變遷與身份認同的多元化,文化傳承與創新之間互動關系越加密切。文章從文化傳承和創新兩個方面,探討了舞蹈創作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偟膩碚f,舞蹈創作必須思考如何在傳承中創新,如何在創新中傳承,始終將文化價值與藝術創新作為兩個方向的共同追求。
[關鍵詞]舞蹈創作;文化傳承;藝術創新;文化價值
舞蹈創作作為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文化繁榮發展、保護文化遺產、傳遞文明進程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世界各國的寶貴文化遺產。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變遷和身份認同的折射,文化傳承和創新之間在舞蹈創作中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何在承載和傳承歷史文化的同時,發揮自身的藝術性和創新性,成為了舞蹈創作界需要面對的問題。本文主要探討在舞蹈創作中,文化傳承和創新之間的互動關系,總結出相應的實踐方法,為舞蹈創作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提供一定參考。
一、文化傳承與創新在舞蹈創作中的應用
(一)文化傳承與創新在舞蹈創作中的意義
舞蹈作為一種文化遺產,其創作中的文化傳承和創新對于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傳統舞蹈的傳承和創新,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傳統文化,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并為舞蹈藝術注入新的元素和靈感,豐富舞蹈藝術形式。通過對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創新,可以創造出更具有個性和創意的舞蹈作品,為舞蹈藝術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文化傳承和創新可以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融合。通過對不同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可以讓不同文化相互了解和學習,促進文化交流和融合,增強文化多樣性和文化自信。此外,文化傳承和創新可以增強一個國家的文化自信和國家軟實力。通過對本土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可以展示一個國家的文化魅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因此,文化傳承和創新在舞蹈創作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舞蹈藝術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承具有深遠的影響。
(二)文化傳承與創新在舞蹈創作中的關系
在舞蹈創作中,文化傳承和創新是密不可分的關系。傳承是指將歷史文化遺產代代傳承下去,保護和利用傳統文化;創新則是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精神相結合,創作出具有獨特風格和現代性的新作品。傳承與創新在舞蹈創作中相互依存,只有兼顧二者,才能推動舞蹈藝術的發展。具體來說,文化傳承和創新在舞蹈創作中的關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傳承為創新提供源泉。傳承是保護和利用傳統文化,創新則需要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精神相結合。傳承可以為創新提供思路、素材和靈感,讓創新更有根基和文化內涵。(2)創新為傳承注入新活力。創新是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精神相結合,推陳出新,為傳統文化注入新鮮的活力,讓傳統文化可以得到新的發展和推廣。(3)傳承與創新相互促進,形成新的形態。在舞蹈創作中,傳承與創新可以形成新的舞蹈形態和風格,讓傳統文化得以發揚光大,同時也讓現代社會的審美需求得到滿足。
文化傳承與創新在舞蹈創作中是相輔相成的,需要平衡二者的關系以推動舞蹈藝術的發展。傳承可以使得舞蹈藝術具有更加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底蘊,同時創新可以為這些文化注入新鮮的活力和現代性。舞蹈創作需要在傳承文化的基礎上尋求創新,以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得以傳承和發展。同時,創新也需要在傳承文化的基礎上進行,以保持文化的傳統內涵和根基,避免創新變得無根無據[1]。
(三)文化傳承與創新在舞蹈創作中的實踐案例
下面是一些文化傳承與創新在舞蹈創作中的實踐案例。
1.《古今中外》:中國古典舞與現代舞結合
這是經典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例子?!豆沤裰型狻肥潜本┪璧笇W院附中舞蹈團創作的一部舞蹈作品,文化傳承的部分選取了中國傳統的京劇、漢唐舞蹈、民族舞等,結合了音樂、服飾、燈光等元素,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而創新的部分則是將現代舞的技巧和表現手法融入其中,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現代感,并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
2.《輪回》:以民族舞為基礎進行創新
《輪回》是云南藝術學院編創的一部舞蹈作品,這部作品以滇池流域四大民族舞蹈(彝族舞、白族舞、哈尼族舞、傈僳族舞)為基礎,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創新地運用了現代舞蹈的技巧、表現手法,重新塑造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舞蹈。
這些實踐案例都充分體現了文化傳承與創新在舞蹈創作中的重要性,他們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又使得這些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和審美需求相結合,為舞蹈創作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弘揚了中國文化。
二、文化傳承與創新在舞蹈創作中的挑戰與對策
(一)文化傳承與創新在舞蹈創作中的挑戰
隨著社會的發展,舞蹈創作中的文化傳承和創新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需要舞蹈創作者不斷地探索和創新,才能創作出更具有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的作品。文化傳承與創新在舞蹈創作中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利用
在舞蹈創作中,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利用是一項關鍵而困難的任務。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底蘊,應盡可能地得到保護和傳承。然而,在現代社會,傳統文化面臨傳統文化知識積累不足、傳承環境缺失。
許多舞蹈從業者在接受傳統文化啟蒙時,可能對傳統文化僅僅處于一種表層認知的情況下就接觸了舞蹈,導致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不夠深入。這樣就使得傳統文化可能被誤解、被改變,無法真正被保護。許多傳統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需要特定條件或環境,比如,傳統舞蹈需要草根演員、比較開闊的空間等?,F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使得這些傳統的傳承環境越來越難以得到維護,導致傳統文化難以得到傳承[2]。
2.掌握技藝,錘煉功底
掌握技藝和錘煉功底的挑戰在舞蹈創作中非常重要,特別是在文化傳承和創新中。舞蹈技藝水平和表現力是舞蹈作品受歡迎的重要因素之一,掌握技藝和錘煉功底是舞者在創作中必須面對的挑戰?,F代舞蹈在表現形式和技巧方面常常需要更新,因此,舞者需要掌握并使用新技藝,例如,更加強調肢體差異性的表現方式、強調速度的表現方式等。掌握這些新技藝會對舞者的技巧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舞蹈創作過程中可能需要表現高難度動作,這需要舞者克服心理和技術上的障礙,更加注重精神上的獻身精神,才能順利完成動作。同時,在舞蹈創作中,團隊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需要舞者和舞美設計師等不同專業的人協力創作出一部完整的作品。這需要舞者信任并熟悉其他團隊成員的能力和貢獻,協調良好的作品才能得以完成。
3.挑戰跨文化傳承與創新
舞蹈作為一種語言,能夠跨越民族、文化、語言、宗教等界限,傳遞人類情感和價值觀。而在跨文化傳承和創新的實踐中,同樣面臨一些挑戰和難點:首先是文化的差異,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傳承和表現手段也不盡相同,在進行跨文化創作時需兼顧與尊重不同文化的底蘊,豐富和深化自己對于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認知,使其成為一種源遠流長、富于探討價值的作品。其次是語言障礙,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創作者需要進行有效的溝通,但面對語言障礙時,交流會受到影響或甚至無法完成,這將會對跨文化傳承和創新造成一定的困難。再其次是價值觀念的碰撞,由于不同文化和民族的習俗、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等存在差異,因此在跨文化創作中,必須避免口水般的文化“大雜燴”,而要納入負責任的審查和篩選機制,保證其文化傳承性和價值性。最后是藝術風格統一,在合作時運用各種不同的表現手法,如何保證展現的風格統一而不造成混亂是需要思考的難題。在如此強調個性化、創新化的時代,如何在異質化的舞蹈表現中融匯出一種有內在邏輯和思想深度的統一風格,必須獲得成熟的方案。
在跨文化傳承和創新方面,創作者需要在藝術實踐中跨越語言、文化、民族等的障礙,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價值內涵,并讓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相融合、相互影響,形成創新,并推動文化更深入的發展,為舞蹈的多元化與繁榮創造新的標桿。
(二)文化傳承與創新在舞蹈創作中的對策
1.加強舞蹈文化的自我傳承和保護
舞蹈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在現代社會中面臨著日益嚴峻的保護和傳承的問題,需要加強舞蹈文化的自我傳承和保護。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可以加強舞蹈文化的人才培養,將其傳承和保護任務落到實處。舞蹈藝術是需要強大的后備力量支持的,以舞蹈專業學校為基礎,增加舞蹈專業的招生規模和培養層次,重視高校和藝術機構對中華舞蹈、少數民族傳統舞蹈、民間舞蹈以及現代舞蹈等多樣性的傳承。其次,要拓寬舞蹈文化傳承渠道,擴大舞蹈藝術影響力。加強文化傳媒,增強對舞蹈文化的報道和推廣,提高社會群體對舞蹈文化的認識和欣賞度。同時,通過建立圖書館、影像資料庫等機構,使得傳統舞蹈能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承。最后,創造良好的舞蹈文化環境,加大法律保護力度。加強對各地文化產業的支持,為舞蹈文化創新和保護提供保障,同時對侵犯舞蹈文化版權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維護文化產業的正常運作。發揚中華文化特色和精髓,提高傳承價值的理解與重視。增強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挖掘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以及豐富內涵,將其深度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舞蹈形態,讓中華文化在時代的走廊中璀璨流轉[3]。
2.培養多層次藝術人才,注重錘煉技藝功底
培養多層次藝術人才是推動舞蹈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關鍵之一。在培養藝術人才的過程中,注重錘煉技藝功底,是創作者需要教育權的一個重要步驟。舞蹈專業的學生應該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進行深入的學習,提高技藝水平。創作者應該在創作過程中注重對舞蹈技能的提高和練習,在技藝的錘煉過程中,能夠為創作提供更加深入和生動的表現。加強多學科交叉和跨界合作,跨學科交叉和跨界合作能夠讓藝術人才打破固有思維習慣,培養多元思維,開辟更廣闊的舞臺。在此過程中,同專業藝術家的合作也非常關鍵,并要與其他藝術領域合作,如音樂、舞臺設計、舞蹈攝影等專業領域,相互合作,提高綜合藝術水平。在培養藝術人才階段,創作者應該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和實踐訓練,特別是注重對學生和青年舞者的指導和輔導,幫助他們了解個性化表達的重要性,提高個人表演水平。同時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創新思維是藝術人才必備的素質之一,從小培養創新思維,有助于培養藝術人才對藝術的敏銳感知和創作力。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注重知識擴展、跨越專業門檻、注重尋找文化符號的把握,借助創新思維的力量推動文化創作和藝術推廣。另外,要加強青年藝術家文化傳承教育,讓他們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將其融入現代舞蹈表現中。在傳承和保護本土文化的同時,讓創作者對新興文化動向也有更敏銳的感知。
3.融合多元文化和藝術風格
多元文化和藝術風格的融合,是現代舞蹈創作中的重要趨勢。在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過程中,創作者應該注重傳統文化與現代風格的有機融合,借鑒不同文化、舞蹈藝術的方式和方法,將其融合到舞蹈中,使之更加具有多樣性和前沿性。這就需要我們加強文化交流和多樣性意識。文化交流能夠為舞蹈創作者提供更多參考和借鑒,同時也擴大了舞蹈藝術的視野。創作者應該注重多元文化的意識培養,通過多元文化的輸入、消化和轉化,使舞蹈表現更加生動、鮮活和具有吸引力。在傳統文化中發掘優秀的元素和精髓,利用先進的表現方式和技巧,通過舞蹈的形式來展現和傳承文化精髓。在創作中注重機智、靈活和自主創新的能力,展現自己的風格。同時,也需要我們跨界合作,尋求新的表達方式。與其他專業領域的藝術家合作和交流,在舞蹈創作中加入不同藝術表達方式的元素,通過跨界的合作,尋求創新的表達方式。另外,要注重本土文化傳承和挖掘,將民族特色表現出來。通過對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學習和研究,創作者能夠將文化中的特點和元素提取出來,創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舞蹈作品。還有,需要在創作中考慮舞蹈與音樂的配合,燈光布景的協同,以及服裝道具的配合。在融合多元文化和藝術風格的過程中,創作者需要注重綜合藝術的需求,使各個方面的協同發揮更大作用。
結束語
總的來說,舞蹈創作中的文化傳承與創新是非常重要的。在跨文化交流和全球文化交融的今天,舞蹈創作者需要在傳承傳統文化、創新創作風格和形式方面做出努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文化市場的不斷拓展,文化創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因此,舞蹈創作者要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文化和藝術方式,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素養和藝術技能,使得其創作更加廣泛、多元化、富有創意和內涵。同時,在創作的過程中要注重舞蹈表現的創新和實踐,不斷推動舞蹈藝術的發展,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文化藝術。最后,希望舞蹈創作者能夠在不斷學習、創新和實踐中,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更加杰出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如伊.新佤風舞蹈的傳承與創新:原創佤族舞蹈作品《覓》之編創漫思[J].文學藝術周刊,2022(10):4.
[2]肖蘇華.中國當代舞劇創作之文化傳承探索[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22(4):7.
[3]潘敏慧.嶺南文化融入群眾舞蹈中的意義與傳承創新[J].今古文創,2021(20):81-82.
作者簡介:趙慧萌(1978— ),女,漢族,湖南湘潭人,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講師,碩士。
研究方向:舞蹈教學、舞蹈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