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民,晏文娟
1.上海市浦東新區大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1311;2.上海市浦東新區光明中醫醫院
為了解上海市浦東新區嬰幼兒法定傳染病的疾病順位、流行趨勢和季節性特征,更好地指導嬰幼兒家長對法定傳染病的預防,提高社區兒保健康管理的服務水平,本研究對上海市浦東新區2005—2021年0~3歲嬰幼兒法定傳染病流行情況進行分析。
1.1 材料來源 0~3歲嬰幼兒傳染病數據來源于中疾控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篩選200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有效信息記錄388 205條,將其中的63 203條0~3歲的嬰幼兒傳染病信息記錄進行分析。上海市浦東新區常住人口數來源于上海統計年鑒[1]。
1.2 統計方法 采用Excel 2019整理計算數據、繪制圖表。疾病順位和流行趨勢采用描述性統計方法,季節性特征采用集中度和圓形分布法,α=0.05。M集中度[2]取值范圍為0~1,M>0.9表示某事件有嚴格的季節性,在0.7~0.9之間表示有很強的季節性,在0.5~0.7之間表示有明顯的季節性,在0.3~0.5之間表示有一定的季節性,M<0.3表示季節性差,計算公式參考相關文獻[3]。圓形分布法計算方法參考相關文獻[2-4]。
2.1 基本情況 共納入2005—2021年上海市浦東新區報告傳染病嬰幼兒患者63 203例,其中,男孩37 715例(占59.67%),女孩25 488例(占40.33%);報告病例年齡0~1歲9 500例(占15.03%),1~2歲29 083例(占46.02%),2~3歲24 620例(占38.95%);本區24 193例(占38.28%),本市其它區7 815例(占12.36%),其他省30 822例(占48.77%),港澳臺70例(占0.11%),外籍303例(占0.48%)。
2.2 流行趨勢 2005—2021年上海市浦東新區的常住人口數基本處于緩慢上升的狀態,全人群法定傳染病總發病人數趨勢與嬰幼兒的發病人數趨勢,基本是平行的關系。上海市浦東新區2005—2021年嬰幼兒傳染病發病數呈山峰形態,最高的是2014年,后逐漸下降,2018年有一個小高峰,后呈逐漸下降的趨勢。
2.3 疾病順位 除2005年水痘位列第1外,2006—2021年報病數均是手足口病位列第1,占85.56%(54 079/63 203)。總體來看,以手足口病、水痘、感染感染性腹瀉、流行性腮腺炎、 麻疹、流行性感冒的發病較多。見表1。
2.4 季節性特征 2005—2021年,嬰幼兒法定傳染病流行的高峰在6—11月份之間(雷氏Z<3.00,P<0.05)。按嬰幼兒法定傳染病發病人數占總發病人數比例計算,集中度M值在0.3~0.5即具有一定季節性的有8年(2007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21年),M值在0.5~0.7即具有明顯季節性的有2年(2018年、2020年)。按嬰幼兒發病人數占常住人口數的比例計算,集中度M值在0.3~0.5即具有一定季節性的有5年(2008年、2016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沒有具明顯季節性特征的年份。見表2。

表2 上海市浦東新區2005至2021年嬰幼兒法定傳染病季節性特征
研究顯示,2005—2021年上海市浦東新區嬰幼兒法定傳染病的疾病順位除2005年以水痘居第一位外,其余年份均是手足口病居第一位,手足口病能占到嬰幼兒法定傳染病總人數的85.56%,這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5-7],手足口病仍然是危害嬰幼兒健康的最主要的法定傳染病。社區兒童保健門診工作中,應加強對嬰幼兒家長手足口病防治的健康指導,降低手足口病對嬰幼兒人群造成的健康危害。研究發現,應重點關注文化程度低的新生兒家長,健康教育內容應以疾病的臨床表現、傳播途徑和預防性消毒等為主[8];基于“互聯網+”模式或家庭干預模式,可有效改善嬰幼兒家長對手足口病知識的知曉率,提高家長健康素養[9-10]。
EV71是引起重癥手足口最常見的病原[11]。2016年全球首個EV71滅活疫苗在我國批準上市,相關手足口病的保護率達到90%以上[12-13]。社區兒保門診醫生應加強EV71疫苗安全性、保護效果等的宣傳力度[14],促進手足口病疫苗接種率的提高。目前水痘已納入上海市免疫規范疫苗,我們期待能將手足口病疫苗也納入免疫規劃疫苗。
研究顯示,2005—2021年嬰幼兒法定傳染病的報告人數趨勢和上海市浦東新區法定傳染病的報告人數趨勢保持一致,表現為2005年以來呈現上升趨勢,至2014年達到最高點,之后總體呈現下降的趨勢。說明嬰幼兒的發病情況與法定傳染病總的發病關系密切。季節性是嬰幼兒傳染病流行的主要特征之一[15],本研究表明嬰幼兒法定傳染病流行的高峰在6—11月份之間,夏秋季節是嬰幼兒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按嬰幼兒發病人數占常住人口數的比例計算,具有季節性的年份有5年,而按嬰幼兒傳染病人數占總發病人數的比例計算則有10年,其中2年有明顯的季節性。社區兒童保健門診應在夏秋季給嬰幼兒家長做好傳染病防治的指導工作,積極預防夏秋季高發的傳染病包括手足口病、感染性腹瀉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