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農業保險有限公司 王晨夢
農業保險工作是一項系統工作,是新時代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保障,對于改善鄉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村人居生活品質、保障農業生產經營風險、保障農民收益、助力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和現實意義。中原農業保險有限公司在省財政部門、省農業農村部門指導下,合理運用保險大數法則,大力開展“財政補貼+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為河南省農業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河南省農業產業發展經濟總量大,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數量、營業收入均居全國前列,是全省兩個萬億級產業之一,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從業人員均占全省工業的1/3。
河南省擁有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1058 家,其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居全國第2 位,營業收入超百億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7 家,營業收入占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總營業收入的50%以上。
河南省面粉加工能力和面粉、掛面、方便面產量均居全國第1 位,是全國最大的速凍食品重生產基地。河南省是全國第一肉制品加工大省,雙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肉制品企業,擁有全球最先進的冷凍肉制品生產線。三全、思念等大而強的品牌優勢突出,大咖食品、千味央廚、衛龍等快而新的品牌成長迅速,酸辣粉產業占據全國80%以上的市場份額,好想你、白象、十三香、金丹科技、陽光兔業、想念食品等專而精的品牌發展強勁。
河南省構建產購儲加銷一體化綠色食品產業生態圈,形成了以臨潁縣休閑食品加工、遂平縣農產品加工、湯陰縣食品加工等以農產品加工為主導的產業集聚發展區70 個。全省家庭農場發展到近6.13 萬家,培育農民合作社19.2 萬家,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占比達62%。
由于農戶分散經營、承保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種植業、養殖業承保面差距較大。同時,棉花、大豆、油菜、基礎產品、林商品等重點農業產品尚未納入市級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范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戶生產的積極性。
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全省各地圍繞優質草畜、優質林果、優質中藥材等10大優勢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但全省各地出臺的地方特色險種補貼政策,與當前全面實施鄉村振戰略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目前,個別地區農戶缺乏主動防范、規避風險意識,靠天吃飯的自然經濟觀念較深,對開展農業保險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夠,投保積極性不高,農業保險持續開展缺乏有效動力支撐。
河南省委、省政府于2016 年依托國家財政支農政策體系成立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河南省唯一一家保險法人機構和省屬功能類國有企業,憑借雄厚的償付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榮獲中國銀保監會風險綜合評級A 類評級。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要求,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在河南省財政部門的指導下,推出“保險+期貨”服務農業產業新模式。在試點縣區,農戶購買保險僅需支付10%費用,鄭州商品交易所共補貼2000 萬元,其余保費資金由財政承擔。項目通過跨層級、多領域、政企協同、保險、期貨聯動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模式,推動保險由“保成本”逐步向“保價格”“保收益”轉變,形成風險多方共擔的共贏格局。作為國內首個試點,河南省“保險+期貨”規模最大、支持級別最高、參與主體最廣。
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圍繞因自然災害致貧風險,積極推進困難群眾農業保險統保,強化對貧困戶農業生產保障,在全省150 個縣區分別開展了小麥、水稻等傳統農業保險和特色農業保險,為275 萬戶次農戶提供61 億元風險保障,先后支付理賠款1.26 億元,受益農戶65 萬戶次。同時,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參與全省政、銀、保、擔、投“五位一體”支農金融平臺建設,推廣“政銀保”融資模式,有效整合資源、提升服務產業發展合力。
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創設貧困人口意外傷害保險,覆蓋所有貧困群體。在脫貧攻堅關鍵時期,為895 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提供健康風險保障151 221 億元,向52 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支付理賠款5.81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