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欣玉,張培莉,鄭玉婷,覃 凱*
1.山西醫科大學管理學院,山西 030001;2.山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
2020 年7 月,李克強總理在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上批示“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護理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1],是培養護理教學、科研、管理及臨床等學術型或應用型護理高層次人才的重要渠道[2]。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護理醫學模式轉變,居民對高層次護理需求日益增多,加之護理研究生教育規模不斷擴大,評價護理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成為護理教育的關鍵問題之一[3]。護理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是保障護理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環節,很大程度上起到督導、提升教育質量的作用[4]。目前,發達國家是將學生作為主體,以滿意度的形式對高校教育質量進行評價和反饋,以此提高和保障本國高等教育質量[5]。研究生滿意度是反映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6],但滿意度是一個相對概念,其評估結果具有一定模糊性。因此,本研究利用熵權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的方法對護理碩士學術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滿意度進行科學評價,旨在提升護理研究生培養質量。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于2022 年2 月—4 月選取山西省某高校護理碩士研究生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學術學位研究生;在校研究生。共發放問卷78份,回收有效問卷78 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所有碩士研究生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參加本研究。
參考相關文獻[7-9]自行編制護理碩士學術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由個人基本情況和滿意度兩部分組成,滿意度涉及課程教學(5 個條目)、科研環境(4 個條目)、導師能力(4 個條目)、臨床實踐(7 個條目)、管理服務(5 個條目)5 個維度,各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從“很不滿意”至“非常滿意”依 次 計1~5 分。經 檢 驗,問 卷Cronbach's α 系 數 為0.986,KMO 值為0.893,問卷信效度較好。
利用Excel 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26.0 統計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熵權法進行客觀賦權,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護生人才培養質量滿意度進行評價。

表1 護生基本情況(n=78)
本研究將護理碩士學術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滿意度評價指標分為A、B、C、D 共4 個層次,其中A 代表護理碩士學術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滿意度,B代表一級指標(包括課程教學、科研環境、導師能力、臨床實踐和管理服務5 項),C 代表二級指標(共17 項),D 代表三級指標(課程設置3 項、教學方式5 項、制度安排3 項、臨床帶教4 項)。
采用二級模糊綜合評價構建模型。1)建立評價因素集U:U={u1,u2,u3,u4,u5}。2)建立評價集V:根據滿意度評價常用評價集合,確定評價集V={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一般滿意,不太滿意,很不滿意},對其賦值V={95,85,75,65,55}。3)建立模糊矩陣R:采用百分比法計算隸屬度,確定模糊矩陣R。4)確定因素權重集W:利用熵權法確定各指標及準則層權重。5)進行二級模糊綜合評價:首先對每個單一子因素u={ui1,ui2,…,uin}進行二級模糊評價,根據確定的權向量Wi和模糊矩陣Ri,應用公式Yi=Wi×Ri得出二級模糊評價的結果;在二級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基礎上,按相同計算方法得到一級模糊綜合評價結果。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確定綜合評價結果。6)計算綜合得分S:S=Y×VT。
2.2.1 二級模糊綜合評價
根據護理碩士學術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滿意度三級指標的評價隸屬度以及權向量,對課程教學中的課程設置進行模糊綜合評價。以課程教學為例,具體結果見圖1。

圖1 二級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圖
2.2.2 一級模糊綜合評價
根據二級綜合評價結果,運用相同的計算方法,對一級指標進行模糊綜合評價。以課程教學為例,具體結果見圖2。

圖2 一級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圖
2.2.3 綜合得分
根據一級模糊綜合評價公式,得出護理碩士學術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滿意度的權向量。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滿意度評價結果為“基本滿意”;因此,護理碩士學術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滿意度評價綜合得分為S=Y×VT=85.12,與等級評價結果一致。
從整體滿意度來看,本研究中,護理碩士學術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滿意度約為85.12%,評價等級為“基本滿意”,表明多數護生對本校的人才培養較為滿意,也有少部分護生表示“不太滿意”,這一結果與黎敏儀等[9]研究結果一致。
基于熵權法得出的一級指標權重占比從大到小依次為導師能力(0.245)、管理服務(0.238)、臨床實踐(0.206)、課程教學(0.168)、科研環境(0.143)。與其他指標相比,護生對科研環境的滿意度最低。根據一級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可知,在5 個評價指標中,護生對科研環境的“不太滿意”程度最高,達9.7%;其中,護生對學??蒲兴仞B培養以及科研成果產出的滿意度處于“一般滿意”以下的比例最高,均為34.6%,這可能是由于護生在科研活動中缺乏內在科研動機,對課題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不足,導致成果產出較少??蒲袆訖C是研究生進行科研活動的始動因素[10],對護生科研能力有著極大影響,積極的科研動機可促使護生增強專業使命感和事業熱愛度。提示護生應從自身興趣出發,通過各渠道獲取科研知識,積極參與各項科研活動,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科研成果產出;同時,學校應進一步挖掘科研資源,搭建優質科研平臺,優化課程資源,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為激發護生科研能力創造條件,進而促進科研成果產出;此外,國家和省部級財政部、教育部等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學??蒲械闹匾暭爸С?,為高等院校搭建科研平臺,為科研項目提供經費支持,同時賦予高校更大的科研自主權,充分發揮高校的創新源頭作用。
由一級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可知,護生對導師能力的滿意度最高,達85.8%(“非常滿意”占52.0%,“基本滿意”占33.8%);其中,護生對導師教學能力的滿意度處于“基本滿意”以上的比例最高,為88.5%;對導師指導能力的滿意度處于“一般滿意”以下的占比最大,為17.9%,這可能是由于傳統單一導師制限制了護生培養質量的提升以及對導師指導能力的滿意度[11];其次,護生在校期間參與的科研課題多為導師分配[12],缺乏針對性的科研指導。導師隊伍的學術水平、指導方式、教學能力等是研究生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13],臨床實踐導師對護生教育質量起著重要作用[14]。因此,針對護生的導師制培養方式,首先應加快建立團隊導師制,如以1 名校內導師和3~5 名校外導師組成教學團隊對1~3 名護生進行聯合指導[15],克服傳統單一導師知識面受限、時間不足等問題,為護生提供多元化、連續性的指導;同時,學校要構建合理的導師選拔標準,設置相應的職責細化標準和考評標準,同時要注重護生的反饋,構建高質量的導師團隊,為護生提高自身能力奠定基礎;此外,導師應根據護生自身興趣以及能力與護生共建個性化的指導方案和科研活動,有效激發護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等,促進護生綜合能力提升,提高護生對人才培養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