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妹,沈焰焰
(1.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體育教研室,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數學教研室,福建 福州 350007)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提出了擴大內需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機結合。體育產業是朝陽產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體育產業與居民消費之間的互動關系研究,符合當下時代發展需求。近年來體育消費與體育產業之間的定性研究比較多[1-3],定量研究比較少[4]。當前,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體育經濟研究的熱點之一,李靜等[5]考慮升級體育消費并給出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議。付波航[6]研究當前體育產業發展不足的因素,并提出了可行的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建議。黃海燕等[7]深入系統地研究了我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性、總體要求、內容和路徑。2020 年福建省體育產業增加值為1795.43 億元,福建省GDP 為3608.55 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占比約4.12%,位居全國首位,也遠超發達國家水平[8]。本文研究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數量關系,并基于數量關系給出高質量發展建議,這對福建省的經濟增長和體育產業發展極具參考意義,同時對其它省份經濟增長和體育產業發展也具有參考價值。
本文研究對象為福建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FJCZ)、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FJNC)與福建省體育產業增加值(FJTYCY)互動關系。福建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的數據來源為福建省統計年鑒,福建省體育產業增加值數據來源于福建省人民政府網站和福建省體育總局網站。
采用4.4.2版R語言對2011-2020年福建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FJCZ)、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FJNC)與福建省體育產業增加值(FJTYCY)進行Pearson 相關性分析,通過協整檢驗、誤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 因果關系檢驗,研究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水平與福建省體育產業發展的互動關系。
2011-2020 年福建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水平數據如表1,從中可以看出,除了2020年福建城鎮居民因疫情消費下降459 元,其它年份福建省城鄉人均消費水平都在逐年提高。但福建省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存在較大差距,并且這種差距越來越明顯。如2011 年福建省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為6540.85元,城鎮居民消費水平為16661 元,相差10120.19元;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為16339元,城鎮的為30487元,相差為14148元,差距擴大了4027.81元,城鄉消費水平差異將會造成居民體育消費的差異化選擇,影響著體育產業的發展。2011-2020 年福建省體育產業增加值數據表明福建省體育產業呈現穩步增長。特別是2020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福建體育產業增加值仍然達到1795.43 億元,相對于2019年體育產業增加值也實現了增長。
分別對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增加值做相關性研究,如表2,從中可以得出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與體育產業存在高度線性相關,城鄉居民的消費正向激勵體育消費。同時城鄉居民的精神生活日益豐富,促進體育健康產業需求日益增長,從而極大地促進了體育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福建省城鎮居民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增加值的相關性高于農村居民消費與體育產業增加值的相關性,說明福建省城鎮居民相對農村居民更愿意體育消費,體育消費項目也更加豐富和多元,農村居民的體育消費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表2 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和體育產業增加值相關性檢驗
采用4.4.2版R語言對2011-2020年福建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FJCZ)、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FJNC)與福建省體育產業增加值(FJTYCY)時間序列數據做平穩性檢驗,如表3 所示,在5%的顯著水平下,lnFJCZ、lnFJNC和lnFJTYCY都非平穩性,進行一階差分處理,Δ1lnFJNC為平穩時間序列,Δ1lnFJCZ和Δ1lnFJTYCY仍未非平穩,進一步二次差分得到Δ2lnFJCZ和Δ2lnFJTYCY時間序列數據,再次做平穩性檢驗,Δ2lnFJCZ和Δ2lnFJTYCY的P值為0.01973 和0.02959,沒有超過5%的顯著水平,因此認定Δ2lnFJCZ和Δ2lnFJTYCY為平穩時間序列數據。由此可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只經過一次差分就達到平穩,也說明農村居民消費相對于城鎮居民消費是比較穩定,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相對單一,消費結構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改進。

表3 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平穩性檢驗
由于lnFJCZ、lnFJNC和lnFJTYCY都為非平穩時間序列數據,為了研究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的長期均衡關系,根據協整檢驗理論利用R語言分別做lnFJCZ與lnFJTYCY、lnFJNC、lnFJTYCY的協整檢驗和殘差平穩性檢驗,結果見表4。

表4 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協整檢驗
在5%的顯著水平下,lnFJCZ和lnFJTYCY回歸方程的R2= 0.9742,擬合效果良好。lnFJCZ和lnFJTYCY線性回歸為:
lnFJTYCY每增加1% 將帶動0.56436% 的lnFJCZ增長,回歸方程(1)殘差εt=lnFJCZ-6.12746 - 0.56436lnFJTYCY的ADF 平穩性檢驗P值為0.04372<0.05,表明福建省城鎮居民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具有長期均衡關系。
同樣,在5% 的顯著水平下,lnFJNC和lnFJTYCY回歸方程的R2= 0.9179,擬合效果良好。lnFJNC和lnFJTYCY線性回歸為:
lnFJTYCY每增加1% 將帶動0.83932% 的lnFJNC增長,回歸方程(2)殘差εt=lnFJNC-3.49075- 0.83932lnFJTYCY的ADF 平穩性檢驗P值為0.01<0.05,表明福建省農村居民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具有長期均衡關系。
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協整檢驗說明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水平與福建省體育產業都具有長期的均衡關系。進一步采用誤差修正模型分別檢驗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水平與福建省體育產業是否存在短期均衡關系,結果見表5。

表5 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協整檢驗
從表5得到福建省城鎮居民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誤差修正模型。根據方程(1)求出ECM模型為
其中εt=lnFJCZ-6.12746-0.56436lnFJTYCY為福建省城鎮居民消費誤差修正項。
根據表5進一步分析福建省城鎮居民消費誤差修正模型的估計結果,城鎮居民消費支出與體育產業發展的相伴概率P=0.1479>0.05,emct-1的系數估計值的P=0.0583>0.05,及模型擬合優度為0.518,模型不顯著。結果表明福建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lnFJCZ與福建省體育產業lnFJTYCY不具備顯著的短期波動變化,即不存在短期動態均衡關系。
同理得到福建省農村居民消費水平與福建省體育產業誤差修正模型。根據方程(1)求出ECM模型為
其中εt=lnFJNC-3.49075-0.83932lnFJTYCY為福建省農村居民消費誤差修正項。
由福建省農村居民消費誤差修正模型可估計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發展的相伴概率P=0.485>0.05,emct-1的系數估計值的P=0.189>0.05,及模型擬合優度為0.2702,模型估計不顯著。表明福建省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lnFJNC與福建省體育產業lnFJTYCY不具備顯著的的短期波動變化,即不存在短期動態均衡關系。
統計學中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的是兩組時間序列數據是否互為Granger 因果關系,檢驗的條件是平穩時間序列數據。由前文敘述可知城鄉居民消費水平與福建省體育產業增加值均為非平穩時間序列數據,因此采用差分得到平穩的城鄉居民消費水平與福建省體育產業增加值數據,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一般選取滯后長度為2的格蘭杰檢驗,結果見表6。

表6 福建省體育產業增加值和GDP的格蘭杰因果關檢驗
從表6 可以看出,檢驗P值都大于0.05,因此得出福建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不是福建省體育產業增加值的格蘭杰因果關系,同樣福建省的體育產業增加值也不是福建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的格蘭杰因果關系,福建省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不是福建省體育產業增加值的格蘭杰因果關系,福建省的體育產業增加值也不是福建省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的格蘭杰因果關系。綜上所述,福建省城鎮居民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發展之間沒有相互的Grange 因果關系,福建省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發展之間也沒有相互的Granger 因果關系。
本文通過計量經濟方法中的相關性檢驗、平穩性檢驗、協整檢驗、誤差修正模型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研究福建省體育產業與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數量關系,得出如下結論。
1.2020 年由于疫情影響,福建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減少459 元,其余年份福建省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水平與福建省體育產業發展都呈現持續穩步增長,城鄉居民消費支出與體育產業發展存在正相關。
2.從長期看,福建省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發展都具備長期均衡關系,但根據福建省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水平與體育產業發展誤差修正模型,結果顯示福建省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水平與福建省體育產業之間沒有短期波動關系。
3.福建省體育產業與福建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之間不存在單向和雙向的格蘭杰因果關系;福建省體育產業與福建省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之間也不存在單向和雙向的格蘭杰因果關系。說明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中的體育消費比重小,福建城鄉居民未形成體育消費的意識和習慣,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還不是影響福建省體育產業的決定因素。福建省體育產業增加也不是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增長的原因,福建體育產業結構還未實現高質量發展。
3.2.1 培養城鄉居民體育消費意識和習慣
根據相關性檢驗、協整檢驗和修正誤差模型的結論,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與福建省體育產業存在正相關和長期均衡關系,但福建省城鄉居民長期體育消費意識不強。需要培養城鄉居民體育健康消費、休閑體育和娛樂體育消費的意識和習慣,進一步形成福建城鄉居民多元化體育消費的氛圍。結合福建省體育產業制造業強、人們生命健康日益受重視之現狀,短期可進一步激發福建省城鄉居民體育健康消費熱情、特別是培養農村居民體育消費的意識和習慣,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最直接的需求動力。
3.2.2 體育產業高質量供給
通過福建省體育產業與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的修正誤差模型和格蘭杰因果關系結論分析,表明福建省的體育產業無法滿足城鄉居民多元體育消費需求,還未實現高質量的供給。特別是福建省農村居民體育僅有一些最基礎的公益性體育服務,農村體育場館和體育服務無法滿足農村居民體育多元消費的愿望。優化福建體育服務結構,進一步做強福建省體育制造業和服務業,提供高質量的體育產品和體育服務,以滿足福建省城鄉居民健康生活和體育娛樂需求。結合福建省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生活習慣的差異,提供適合福建省城鎮和農村居民消費的體育產品、體育服務;增加體育場地,方便農村居民的休閑體育。
3.2.3 體育產業數字化發展
中國數字峰會多年在福建召開,福建體育產業的數字化發展有一定的優勢,福建體育數字化發展將是福建體育產業發展的一個新引擎,加快實現體育數字化發展不僅可以改革福建體育供給模式,豐富體育產品和質量,而且可以改變福建城鄉居民體育消費模式和體驗感。消除福建城鄉居民體育消費環境的差異性,實現福建城鄉居民體育供給和體育需求雙滿足。
3.2.4 政策引導與支持
體育產業涉及科研、制造、數字化、體育中介和政府服務等多方面內容,是惠民產業,是幸福產業,是陽光產業。福建省體育產業結構的優化及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在體育場館和設施建設、體育企業金融服務、體育立法等方面同樣需要良好的政策支持。福建農村居民體育,需要更多的公益性政策,引導更多社會資本來服務農村體育消費,逐步實現福建省體育產業的高質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