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袁曉玲

供圖/視覺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科技是發展的利器,也可能成為風險的源頭。要前瞻研判科技發展帶來的規則沖突、社會風險、倫理挑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倫理審查規則及監管框架。”
近年來,浙江積極探索推進科技倫理治理體系建設,出臺全省首個有關科技倫理的實施方案《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實施意見》,成立浙江省科技倫理委員會,印發《2023 年加強科技倫理治理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等,加快建立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系,提升科技倫理治理能力,有效防控科技倫理治理風險。
去年以來,火爆全網的ChatGPT頻頻登上熱搜。它可以通過算法,對大量文本內容和語言知識進行學習,并根據用戶的輸入,生成人類可讀的文本語言并輸出。它可以是搜索引擎、翻譯助手、寫作神器,甚至是寫代碼的“幫手”、無聊時解悶的“朋友”。然而,ChatGPT 究竟是人類的助手還是對手?當新一代人工智能走向大多數人,相關的倫理風險、道德困境與治理問題也拷問著現行的監管體系。
“科學探索永無止境,在不斷拓寬人的認知邊界,而倫理是價值判斷,是需要設置邊界的。”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陳文佳對當前前沿科學研究及技術開發可能引發的科技倫理風險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前沿科學研究及技術開發推動了經濟社會加速發展,也不斷暴露出一些科技倫理風險,包括生命權利侵害、個人隱私泄露、生物安全威脅、人倫學理沖擊、違法和失德等等。”
科技倫理是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科技活動需要遵循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是促進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可以說,進一步完善科技倫理體系,提升科技倫理治理能力,有效防控科技倫理風險,不斷推動科技向善、造福人類,已經成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現實需求和全社會的共同呼聲。
2022 年12 月31 日,浙江印發《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實施意見》,構建了科技倫理工作、規范、監管、保障四大體系,明確了15 條治理措施。其中,構建上下協同、分工協作的科技倫理治理工作體系成為首要任務。
2023 年3 月,浙江省成立科技倫理委員會,負責指導和統籌協調推進全省科技倫理治理體系建設工作,省政府領導任主任,省科技廳主要領導任副主任,部門委員包括省經信廳、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等11 個部門,專家委員包括科學界、法學界、社會學界、倫理學界等相關領域18名高層次專家。
匯集各方面專家和學者智慧,對重大科技問題進行前瞻性倫理研討和指導,為涉及重大倫理問題的科技決策提供咨詢建議,并處理社會中的重大科技倫理爭議和有關公眾的溝通問題。科技倫理委員會的成立,對完善全省科技倫理管理機制,推動實現全省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具有重要意義。
科技倫理治理不僅涉及政府管理部門,還涉及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創新主體,學會、協會、研究會等科技社團,科研人員和社會公眾等不同主體。因此,要壓實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企業等創新主體科技倫理管理主體責任,根據實際情況設立本單位的科技倫理(審查)委員會,對本單位科研活動開展倫理審查。同時,積極發揮社會團體協同治理作用,引導科技人員加強自律。
“由政府主導,各部門、各主體協同聯動、各司其職。”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戰略規劃所張潔音表示,科技倫理治理涉及面廣、參與主體多,要夯實行業主管部門、創新主體、社會團體和科研人員等各方責任,合力推進,缺一不可。
近年來,浙江加速推進三大科創高地和創新策源地建設,在“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領域培育了一批高能級戰略科創平臺和科技領軍企業。三大科創高地也成為構建科技倫理治理體系的重點領域。
要聚焦三大科創高地,制定完善以人工智能為重點的“互聯網+”領域科技倫理規范,深化以生命科學和醫學為重點的生命健康領域科技倫理規范,探索以納米材料和生物醫用材料為重點的新材料領域科技倫理規范。與此同時,針對浙江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涌現的特點,對腦科學與腦機融合、生物育種等新興領域和交叉領域科技倫理治理進行前瞻性研究布局,支持相關機構、團體、科技人員參與國際倫理議題討論和倫理規則制定。

供圖/視覺中國
審查和監管是科技倫理治理的重要環節,對有效防范科技創新帶來的科技倫理風險具有重要作用。要在三大科創高地相關重點領域探索建立專業性、區域性科技倫理審查中心。
作為省科技廳科技倫理區域審查中心試點,今年6 月,溫州市科技局印發《關于推進溫州醫科大學科技倫理區域審查中心試點工作的通知》,探索建立市域科技倫理多跨協同審查和結果互認機制,優化倫理審查審批流程,借助區域優質資源推動科技倫理審查工作提質增效,避免重復審查。
“在與國家政策充分銜接的同時,特別突出浙江辨識度,以數字化改革推進建立科技倫理治理體系。”省科技廳監督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數字化改革先發優勢,浙江率先探索建設系統集成、精密智控的科技倫理數字化治理平臺,加強科技倫理輿情智能監測、收集、研判和處置,實現科技倫理審查、監管、查處以及信息共享、教育培訓等全鏈條集成。
“我們的目標是,到2027 年,三大科創高地等重點領域科技倫理治理制度規范率先建立,精密智治的科技倫理審查監管機制有效運行,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科技創新生態不斷優化。”省科技廳監督處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