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文
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城市作為經濟發展的引擎,牽引著整個國家從傳統的農耕文明中蹣跚走出,進而與城市化發展匯合,跨入全球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中。與城市相比,鄉土中國具有農業人口比重大、經濟落后、發展緩慢等特點。這些客觀存在的因素決定了當代中國的鄉村現代化進程,必然交織著社會的、經濟的、文化的矛盾,也必然糾結著普通民眾心理的、情感的、精神的裂變。這些矛盾與裂變,都曾被作為一個時代社會生活史的當代文學所表征。
賈平凹《雞窩洼的人家》、路遙《人生》、閻連科 《受活》、賈平凹《秦腔》、孫慧芬《上塘書》、林白《婦女聊天錄》、關仁山《金谷銀山》,都是能夠代表特定時間段鄉村現代化面貌的文本。但相比之下,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湖光山色》對鄉村現代化的思考更為深入。小說不但記錄了鄉村現代化過程中的種種誘惑與陷阱,也書寫了現代化進程中的重重阻滯,更重要的是,作者周大新以其所塑造的暖暖這個人物形象的鄉村現代化選擇,表達了自己的審美理想和對現代化本身的重思。
鄉村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大命題。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國度來說,如何使背負著千年農耕傳統的鄉村走向現代,更是一個難題。當代文學對于鄉村現代化的探索并不罕見,《雞窩洼的人家》中禾禾通過養蠶發家致富,但改變的僅僅是鄉村的經濟觀念;《人生》中高加林試圖改變鄉村,但即使是對鄉村衛生習慣的改變也受到阻礙;《受活》與《秦腔》則更多表現鄉村現代化的扭曲與荒誕。周大新《湖光山色》則通過農家女楚暖暖發家致富的故事,講述了鄉村現代化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的誘惑與陷阱。
從小說的篇幅看,《湖光山色》著墨最多的當屬主人公楚暖暖的個人現代化與楚王莊的鄉村現代化。開篇伊始,小說便將主人公暖暖置于北京打工歸來、女大當婚之際。暖暖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以現代方式實現自由戀愛、成婚。雖然父母反對、村主任詹石磴利用手中權力為其兄弟詹石梯求婚,但暖暖勇敢反抗包辦婚姻,決心與初戀曠開田自主成婚。但他們接連遇到的難題,就不僅僅是現代化的問題,而是生存的難題。為了多賺錢養家,曠開田被農藥販子欺騙,售賣假農藥。假農藥殺蟲劑雖然除去了雜草,但同時也殺死了豆苗。值得玩味的是,這種假農藥的標簽是“美國原裝進口”,上面全是英文。如果從隱喻的角度看這件事,我們或許可以把這個標簽理解為包裝著西方文明外衣的某種有害理念或者觀點,這種觀點往往以其欺騙性外衣實現某種目的,從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如果略加引申,我們似乎還可以看到周大新對此的思考,即質疑現代化道路是否具有唯一性。
顯然,在周大新看來,那種披著華麗外衣的現代化未必普適,至少,在《湖光山色》中,這些外表華麗的理念,都是現代化過程中的陷阱與誘惑。小說中,薛傳薪對楚王莊的開發,就是建立在這種理念的誘惑之上的;他對楚暖暖的布道,無疑是掩蓋在華麗的文化旅游開發理念之下的陷阱。薛傳薪對暖暖的布道完全以西方文化為例,他羅列了西班牙、法國、意大利、英國、瑞典等西方國家通過發展旅游業拯救衰落的村莊的例子,為暖暖勾畫了一幅鄉村發展的宏圖。但在這一發展宏圖的掩蓋下,薛傳薪卻著力通過資本運作,在楚王莊興建度假村;通過發展旅游業,販賣楚王莊的“好水、好地、好吃食和好空氣”。從本質上說,薛傳薪通過資本運作,其實是在楚王莊打造一個飛地。這個飛地,就是薛傳薪的五洲國際旅游公司“設法以犧牲他人來提高自己的土地使用潛力”(汪民安等編《城市文化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P49),進而完成資本積累。薛傳薪打造的這個度假村,表面上是為了城里人度假、休閑,但實際上卻是資本吸血的觸角:年輕的姑娘們進入賞心苑掙快錢,出賣肉體;原本善良的農民,在這里染上性病;樸實的曠開田,也喪失了良知。薛傳薪以西方名義給鄉村帶來的所謂現代化,嚴重毒害了鄉村,它在給城里人帶來享樂的同時,給鄉村帶來橫禍。
楚暖暖和楚王莊的現代化之路,是整個鄉土中國的現代化之路的隱喻。這條道路上布滿了荊棘,充滿了誘惑,稍有不慎,便會陷入泥淖。
鄉村現代化難題之難,不僅在于這一過程本身充滿了誘惑與陷阱,還在于傳統文化中的負面價值、腐朽思想會對現代化本身予以阻滯。伴隨城市化的發展與市場經濟制度的施行,傳統文化中一些已被改造、已被拋棄的思想觀念又沉渣泛起,尤其是鄉村社會中的權力被異化后,成為鄉村現代化過程中的阻滯性力量。
《湖光山色》中鄉村權力的代表就是小說前半部的村主任詹石磴和后半部的村主任曠開田。小說通過塑造這兩個人物形象,表現了傳統文化中的“官本位”意識,以及異化的鄉村權力對村民的戕害。作為村主任,詹石磴并沒有把帶領村民走向現代作為自己的任務,而是利用手中的權力獲取種種利益。暖暖從北京打工回來,他就支持自己的弟弟詹石梯到暖暖家求婚,遭到暖暖的拒絕后,便懷恨在心。當暖暖和曠開田自由成婚后,又唆使詹石梯打傷曠開田;在曠開田販賣假農藥被抓后,利用手中權力占有暖暖的身體;在暖暖建造房屋時,又利用批宅基地的權力再一次占有暖暖;在暖暖開旅社的過程中,又多次阻撓游客居住、旅游。詹石磴這一被權力異化的形象,在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鄉村頗具代表性。當代作家對此書寫也頗多,如畢飛宇《玉米》系列中的村主任王連平、李佩甫《羊的門》中的村主任呼天成等。《湖光山色》的深刻之處在于沒有止步于批判權力,而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挖掘了權力的象征性和異化權力的遺傳性。
另一個被權力異化的形象曠開田,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象征性權力遺傳鏈條上的另一個節點。曠開田是《湖光山色》塑造的最成功的“圓形人物”,因他是由早期的淳樸、善良而轉變為道德敗壞、濫用權力的腐敗分子,對鄉村現代化的阻滯更為嚴重。曠開田本來是一個單純、善良的農民,受到村主任詹石磴欺壓也逆來順受。后來在暖暖的支持下,他經由民主選舉,成為村主任。但隨著城市資本侵襲楚王莊、薛傳薪建造的度假村賞心苑成為城市資本侵襲鄉村的橋頭堡,在權力與資本的支持下,曠開田逐漸膨脹起來,與薛傳薪沆瀣一氣。他私吞公款、隨意攤派,最終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當曠開田讓人把失去權力、疾病纏身的詹石磴抬到賞心苑去看他(詹石磴)的女兒潤潤出賣初夜掙錢為他治病時,曠開田身上的丑惡爆發達到了高潮。毫無疑問,曠開田對詹石磴的報復,符合因果報應的復仇邏輯,但違背人性和良知。曠開田的喪心病狂,不僅僅是權力的異化,而是性格扭曲、人性喪失使然。這種扭曲的人性,無論如何都不能也不應被看作現代化——無論曠開田在這一過程中為楚王莊創造了多少可以用貨幣計算的財富。
在小說結尾,曠開田和薛傳薪都被警察帶走了,但是鄉村社會的權力并沒有因此消失,權力在將來會如何影響鄉村,小說并沒有明示。所以,當暖暖在看到楚王貲的影像出現在湖面上空時,只有暗暗禱告,希望他遠離鄉村。從現代化如何改變鄉村的角度看,《湖光山色》提出的問題是嚴肅的:在鄉村現代化的過程中,鄉村社會千年以來形成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模式如果沒有改變,換句話說,傳統文化中的權力觀念的深層基礎如果沒有解體,那現代化只能是殘缺的,是不完整的。
與現代化進程相伴而行的城市化進程的弊端就在于同質化(用貨幣“平等”地度量一切),也就是說,用同樣的模式改造城市和鄉村,以至于鄉村變異為一種“偽鄉村”。這種鄉村既失去了傳統文化的優秀,又簡單粗暴地模仿城市。閻連科《風雅頌》就呈現了這種被貨幣敉平個性的“偽鄉村”:清燕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楊科逃離城市回到老家耙耬山區后,看到小縣城的天堂街上分布著洗腳房、發廊、按摩店,與其他小縣城別無二致。周大新沒有止步于對這種同質化的“偽鄉村”的簡單呈現與批判,而是在否定薛傳薪的“偽鄉村”(賞心苑)的基礎上,呈現了另一種鄉村現代化的可能。主人公楚暖暖對個人幸福的追求、帶領村民對幸福的追求,就是這種健康的鄉村現代化的表現。如果從當代文學史的角度看,關仁山的《金谷銀山》中范少山帶領村民走向現代化,也是這種“鄉村現代化”的延續。
現代知識與文明的啟蒙,是走上現代化的必要條件。楚暖暖曾經到象征知識與文明的大城市打工,受到城市現代文明的影響,因而她能夠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與曠開田自由戀愛、結婚。在遇到鄉村權力的阻撓時,她也能夠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在楚暖暖的思想變化過程中,現代知識與文明思想,無疑起到了啟蒙作用。尤其是小說中給楚暖暖的生活指明道路的知識分子——來自北京的知識分子譚文博,啟發了楚暖暖,使她開起了“楚地居”小旅館,最終走上致富道路。當村主任詹石磴利用手中權力阻撓游客游覽楚長城時,暖暖給譚文博寫信,譚文博帶領省文化廳的領導為暖暖排解了難題。后來,詹石磴又企圖阻止暖暖用自家住房接待游客,暖暖利用法律武器維護了自己的權益。暖暖的維權意識的提高,說明她和其他村民在現代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覺的現代意識、法律意識以及現代公民的身份意識。
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果和美德,是鄉村現代化過程中的壓艙石。當暖暖發現薛傳薪和曠開田狼狽為奸,利用權力和資本的威力危害鄉村,堅決與之斗爭,被逐出賞心苑也在所不惜,是因為她身上積淀傳統善惡觀念、是非觀念。這種愛憎分明的價值觀,使她不斷努力,最終將薛傳薪和曠開田告上法庭。她看到曠開田企圖讓詹石磴目睹自己親生女兒出賣身體,不忍心無辜少女落入魔爪,奮不顧身拯救了潤潤。從因果報應角度來說,詹石磴利用手中權力兩次污辱了暖暖,她才是那個受傷害最深的人;但暖暖并沒有因此陷入以惡制惡、瘋狂復仇的怪圈,而是以德報怨,救助了潤潤和詹石磴。周大新對暖暖近乎完美的人性因素的挖掘,表達了作家對傳統美德價值的肯定,也表達了作家對鄉村現代化過程中“人如何現代化”這一問題的思索。
鄉村現代化并非僅僅是鄉村景觀的現代化、物質生活的現代化,最重要的,還是人的現代化。《湖光山色》中的暖暖,就是鄉村現代化過程中傳統美德與現代文明思想有機結合的結晶,體現了作家的審美理想。
(作者系西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