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香貴
肺癌是所有惡性腫瘤中患病率、病死率最高的一種[1],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比高達80%[2]。NSCLC 發病初期癥狀隱匿,患者可能會感到胸部輕微脹痛,有咳嗽、咳痰現象,較易忽視,且該階段檢出率較低[3],有數據顯示,約有75%的患者確診時已接近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對這個階段的患者,臨床一般采用多西他賽+順鉑(DP)化療的保守治療對策[4],但中晚期患者身體狀況日漸下滑,體質較差,DP化療的耐受性不強,化療時使用的細胞毒性藥物會給患者帶來較嚴重的副作用,如骨髓造血干細胞失活、腎功能受損等,甚至引起其他并發癥,這也導致患者難以長期堅持,降低了化療配合度和依從性,最終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同時耽誤了治療進程[5]。為了緩解患者因DP 化療造成的機體損害,確保治療方案順利實施,進一步完善用藥對策尤為重要,一般采用藥物輔助治療。目前大量研究指出,華蟾素有較好的抗腫瘤和免疫促進效果,在肺癌、肝癌、胃癌的輔助治療中取得了較好成效[6-8]。為探討華蟾素片的輔助中晚期NSCLC 患者進行DP 化療時效果,本研究選取龍巖市第二醫院2020 年12 月—2021 年12 月收治的中晚期NSCLC 患者探討華蟾素片聯合多西他賽+順鉑(DP)化療方案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12 月—2021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中晚期NSCLC 患者90 例。納入標準:(1)符合文獻[9]《中國原發性肺癌診斷規范(2015 年版)》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結合患者影像學檢查及癥狀確診為中晚期NSCLC;(2)年齡<80 歲;(3)TNM 分期為Ⅲa~Ⅳ期;(4)在本院進行長期治療,臨床病歷資料完整;(5)意識清楚,接受隨訪調查;(6)無精神病史、麻醉藥物濫用史。排除標準:(1)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2)嚴重肝腎功能障礙;(3)嚴重精神疾病;(4)確診多發腫瘤;(5)肺部手術史;(6)有嚴重化療禁忌證;(7)無法口服藥物;(8)預計生存期≤6 個月;(9)因任何原因終止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考組(45 例)和研究組(45 例)。該研究遵循《赫爾辛基宣言》中醫學倫理相關的要求,已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的目的、意義、研究步驟和風險有所了解,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參考組采用單純DP 化療方案。于每個療程開始的第1 天靜脈滴注多西他賽注射液(生產廠家: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83209,規格:1 mL︰20 mg)75 mg/m2,溶于500 mL 的氯化鈉注射液(生產廠家:江蘇因倍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3179,規格:500 mL︰4.5 mg)于每個療程開始的第1~3 天靜脈滴注順鉑注射液(生產廠家:南京制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675,規格:20 mL︰20 mg)25 mg/m2,溶于250 mL 的氯化鈉注射液中,研究組在參考組方案的基礎上采用華蟾素片(生產廠家:安徽華潤金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34020272,規格:每素片重0.3 g)聯合治療,3 片/次,3 次/d,餐后溫水送服。兩組均以21 d 為1 個療程,連續治療4~6 個療程。
(1)免疫功能: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離心后分離血清,檢測CD3+T 細胞、CD4+T 細胞、CD8+T 細胞,并計算CD4+/CD8+,檢測方法為間接免疫熒光法。(2)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于治療前后另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分離血清方式同上,采用ELISA 檢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采用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檢測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使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完成分析,研究所得免疫功能指標、血清腫瘤標志物等計量資料均以(±s)表示,經Shapiro 正態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計數資料均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考組男25 例,女20 例;年齡51~76 歲,平均(63.62±9.44) 歲; 臨 床 分 期:Ⅲa 期22 例,Ⅲb 期23 例;原發病部位:左肺23 例,右肺22 例;有吸煙史28 例,無吸煙史17 例。研究組男24 例,女21 例;年齡52~76 歲,平均(61.91±9.72)歲;臨床分期:Ⅲa 期21 例,Ⅲb 期24 例;原發病部位:左肺24 例,右肺21 例;有吸煙史26 例,無吸煙史19 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同質性、可比性,達到本研究對比標準。
治療后,兩組CD3+T 細胞、CD4+T 細胞、CD4+/CD8+均較治療前上升,CD8+T 細胞均較治療前下降(P<0.05),研 究 組CD3+T 細 胞、CD4+T 細 胞、CD4+/CD8+均比參考組高,CD8+T 細胞比參考組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CD3+T 細胞(%)CD4+T 細胞(%)CD8+T 細胞(%)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45) 50.25±5.02 59.52±6.34* 32.12±3.07 40.02±3.12* 41.82±5.07 33.02±2.17 0.82±0.07 1.23±0.30*參考組(n=45) 49.96±5.04 51.03±6.25* 31.90±3.10 37.01±3.08* 42.01±5.02 35.21±2.06 0.79±0.11 1.01±0.23*t 值 0.359 6.398 0.338 4.606 0.179 4.910 1.544 3.904 P 值 0.720 0.000 0.736 0.000 0.859 0.000 0.126 0.000
治療后,兩組VEGF、CEA、NSE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上述指標均低于參考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VEGF、CEA、NSE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VEGF、CEA、NSE水平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VEGF(pg/mL)CEA(ng/mL)NSE(n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45) 315.46±44.99 127.78±32.32* 34.15±5.56 22.05±5.53* 28.25±4.56 13.38±4.54*參考組(n=45) 315.38±45.01 169.45±33.54* 33.93±5.05 25.56±5.45* 28.56±4.65 15.90±4.84*t 值 0.008 6.001 0.205 3.033 0.319 2.571 P 值 0.993 0.000 0.878 0.003 0.750 0.012
肺癌是對人類生命健康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近年來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嚴重,且吸煙人群數量居高不下,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死亡首位,其中,NSCLC 占比較大,對我國居民生命安全有較大威脅[10]。多數患者確診時已錯過治療黃金時間窗,僅能采取保守治療措施,目前臨床治療使用較多的是DP 化療方案,在殺滅癌細胞、縮小病灶上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夠延長患者生命期。但各項研究顯示,化療中使用的藥物對腫瘤細胞的選擇性較差,在治療期間難免會殺傷機體正常細胞,挫傷免疫功能,尤其是身體較差的中老年患者,加之本身就有咯血、胸腔積液等癥狀的困擾,化療后身體素質處在較低水平,生存期的生活質量也隨之下降,患者長期處于焦慮、抑郁的情緒中,心理負擔重,我自效能感低下,導致降低治療依從性,從而影響臨床療效[11]。如何提高老年中晚期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期是NSCLC 治療的重要目標。
華蟾素是我國自行研發的二類新藥,對惡性腫瘤的臨床療效已經得到初步認可,現已廣泛應用于肝癌、食管癌等腫瘤的治療中[12]。蟾蜍入藥最早可見于《神農本草經》,據記載,蟾蜍有解毒消腫、清熱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13]。華蟾素有提升人體免疫功能、阻礙腫瘤細胞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能夠有效緩解癌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可減輕化療帶來的毒副作用,與DP 化療聯合療效佳。華蟾素是一種中藥制劑,來源于蟾蜍科類動物表皮,中藥蟾皮中的華蟾素由蟾蜍苷元和華蟾蜍精組成,其萃取的藥物成分能夠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14],可以改善患者免疫力,緩解化療后的白細胞減少。此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接受聯合治療方案后CD3+T細胞、CD4+T 細胞、CD4+/CD8+均顯著高于參考組,CD8+T 細胞顯著低于參考組(P<0.05)。可見,華蟾素片聯合DP 化療方案治療中晚期NSCLC 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機體免疫功能。
VEGF 能夠誘導惡性腫瘤的生成,與腫瘤病變程度呈正相關性;CEA 常用于多種癌癥的臨床監測,是一種廣譜腫瘤標志物,在健康人體組織中檢出率極低,一般與惡性腫瘤病變程度呈正相關;NSE 是肺癌常用的敏感指標,多用于檢測鑒別診斷肺癌病情,與腫瘤病變程度呈正相關[15]。DP 化療方案中,多西他賽對多種腫瘤均有廣譜細胞毒性,順鉑能和DNA 結合并延緩細胞分裂速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惡性腫瘤的抑制[16],但化療藥物有較強毒副作用,挫傷患者免疫系統,影響生存期質量,療效很難達到預期。有數據顯示,NSCLC患者化療后5 年內生存率在15%以下,大多數患者生存期僅有8~10 個月。為緩解患者的化療毒副反應,提高化療抗癌效果,藥物輔助治療很有必要。大量文獻顯示,華蟾素能夠促進抗癌細胞增長,誘導癌細胞凋亡[17-19]。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后VEGF、CEA、NSE 水平均下降(P<0.05),而研究組患者治療后,VEGF、CEA、NSE 均明顯低于參考組(P<0.05)。與行單純DP 化療方案的參考組相比,研究組的腫瘤標志物水平下降程度顯著較高,說明華蟾素片聯合DP 化療方案能有效遏制腫瘤細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襲能力,究其原因在于華蟾素中的華蟾蜍素、蟾酥毒基和脂蟾蜍配基能作用于腫瘤細胞,產生毒性作用,有效抑制核糖核酸(RNA)和癌細胞DNA 合成,直接遏制癌細胞增長,使癌細胞凋亡,直接對DNA 作用能夠有效減輕化療的毒副作用,達到較好抑癌效果[20-21]。且華蟾素還可促使骨髓紅細胞聚落,對骨髓抑制的DP 化療毒副反應有較大緩解功效,對延緩患者病情發展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在中晚期NSCLC 患者DP 化療方案中加入華蟾素片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對穩定病情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