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嫻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持續發展,教育教學也擁有了更多現代化的方式方法,例如微視頻。小學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是學生初步認識自然世界的基礎,借助微視頻簡單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復雜的科學知識和抽象的科學概念,從而提升綜合素養。
一、微視頻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我們越發注重所有課程面向全體學生,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將微視頻應用在科學教學中,既能增加師生互動,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供學生課后反復觀看。教師通過微視頻進行輔助教學,可以將抽象、復雜的科學概念或者科學思維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學習方法,樹立科學的學習態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微視頻應用于教育教學的特點
微 微視頻的時間一般較短,以幾十秒到幾分鐘為主,在時間和存儲容量上都有“微”的特點,格式也以MP4、RM為主,不會帶來存儲負擔,方便教師放入U盤隨身攜帶,也方便學生存儲,以便隨時打開觀看。
精 本文提到的微視頻和微課不一樣。微課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難點,是在10分鐘以內的一個相對完整的課程;微視頻則是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某一個重難點或者教學中某個不容易展現的環節為主,通過短視頻的形式輔助開展的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活動。簡單來說,微視頻是簡短精練的教學資源,具有互動性和娛樂性,能讓學生擁有全新的學習體驗。
全 全體現在微視頻的內容上,微視頻的內容豐富多彩,不局限于課堂教學的實驗展示,也可以是課堂開始前的導入、課堂結尾的實踐拓展,抑或重難點突破甚至復習課的習題講解等。微課是為了教師教,微視頻則是為了學生自己學,所以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特點。
三、微視頻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1.利用微視頻,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微視頻的內容能夠喚起學生興趣,讓他們理解教材中一些枯燥的概念,在微視頻的輔助下,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教師在教學前需要深入了解課程內容,適時插入微視頻,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教學“今天天氣怎么樣”為例,課程伊始播放“小豬佩奇”微視頻,兔小貝透過窗戶看到教室外狂風暴雨,因而在教室哭泣:“我昨天沒有看天氣預報,現在外面下雨了,我不知道怎么回家。”學生提出應對下雨天的辦法是打傘,可以借傘給兔小貝,以此激發學生對天氣的關注,引起探究欲望。課程中還有一些以圖片形式存在的天氣符號,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視頻將圖片這種不生動的知識點轉化為直觀有趣的天氣現象,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記憶。
借助微視頻導入新課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已經非常常見了,微視頻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使他們對即將學習的新知產生探索欲,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2.利用微視頻,突破課堂教學重難點
科學素養的培養是近幾年課程改革的重點,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至關重要。科學教材中很多復雜的、抽象的內容會給課堂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輔助教學,利用微視頻生動形象的特點將復雜的知識變得簡單,由淺入深幫助學生理解科學課的核心素養。例如教學“食物的旅行”,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品嘗食物,再猜想食物可能經歷的“旅行”,由此引入課題。通過微視頻把食物消化的過程播放給學生看,避免簡單枯燥的介紹,讓學生深入探究視頻內容,了解食物在身體內經過的器官順序以及各個器官的作用,正確認識身體的消化器官,修正自己的認知偏差,順利突破教學重難點。
小學科學課的許多內容都十分抽象,比如宇宙、地球、能量等,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難以親身經歷或者接觸到,而借助微視頻就可以突破教學重難點,讓學生直觀生動地了解所學內容,以此激發學習興趣。
3.利用微視頻,促進學生高效實驗
小學科學是一門倡導以探究和實踐為主的學科,而探究實踐中重要的一環就是科學實驗。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方式,也是檢驗理論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科學實驗是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徑,更是學生科學素養形成不可或缺的環節。所以科學教學過程中有許多和實驗相關的內容,以幫助學生養成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建立科學概念和規律的知識金字塔。
但是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部分演示實驗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無法開展,而其余實驗的開展不僅會占用大量課堂教學時間,后排學生也經常因為距離太遠無法看清實驗全過程而把握不好實驗步驟和關鍵點。為解決這一教學痛點,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提前錄制好詳細的實驗操作步驟,在課堂上播放,并在關鍵實驗步驟和操作難點上隨時暫停、著重講解,讓學生充分了解實驗后再開展分組實驗,以提高實驗教學效率。此外,部分實驗中出現所需要的實驗現象要等待較長時間,而借助微視頻可以大大縮短實驗時間,讓學生跳過等待步驟直接觀看實驗結果,促進高效課堂的生成。
綜上所述,微視頻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也為實際教學帶來了幫助。微視頻不僅能激發學生科學學習的動機,也能幫助教師突破教學重難點,完成對科學實驗操作細節與步驟的講解,促使學生積極高效地參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