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媛媛 朱涓涓
教育,是千秋偉業,是民族興盛之根本;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是學子們人生的引路人,是國家發展之基石。自長沙市雨花區長塘里陽光小學(以下簡稱長塘里陽光小學)成為雨花區師德養成基地校以來,不斷推進師德養成工作,將強化師德師風建設與提升教學質量相結合,不斷實現“學生成人、教師成長、學校成就”的辦學目標。
一、明德,守師德養成之本
在教育領域,教師作為學生的榜樣,更應該注重自身的德行培養。長塘里陽光小學一直將提升教師的道德品質放在首位,倡導高尚的師德,堅守立身之本,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教師的修養。自長塘里陽光小學于2020年秋季成功申請成為雨花區師德養成基地校以來,每次例會前都會由校長楊媛媛和培訓師朱涓涓帶領全體教師一同閱讀經典詩文。為了提升師德水平,學校專門組織了“經典明德”活動,教師自主閱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并將閱讀的照片發到自己的人人通空間,形成濃厚的閱讀氛圍。學校還鼓勵教師使用雨花區師德養成教育E平臺進行在線學習。2022年,實現了學校全體教師100%登錄師德養成教育E平臺,總學習時間長達85974分鐘,上傳了55條相關的基地動態和學習資源。
二、自省,塑師德養成之魂
1.存儲師德
自省是自我評價、自我肯定、自我調控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在自省中總結過去,規劃未來。對此,學校設立了“師德銀行”,向教師發放“師德存折”,鼓勵教師及時記錄并積累自己的“師德亮點”。教師可以將自己或同事的“師德亮點”及時儲存,以榜樣促前行。自省和反思是教師職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不斷反思和總結,教師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2.品悟反思
長塘里陽光小學是鐘克佩先生的擬人書寫實驗校,因此,學校每個學期都會組織教師書寫《論語》和師德經典著作,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學校還會組織教師撰寫經典書籍閱讀感悟。感悟經典可以讓教師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核心所在,從而更好地踐行師德。在撰寫閱讀感悟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更好地領悟為人師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同時,經典中蘊含的智慧也可以幫助教師在處理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挑戰時做出更好的決策。
三、篤行,擔教書育人之使命
1.架好教師成長支點,聚焦師資建設
教師成長支點是指在教師培養和教育工作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因素或條件。架好教師成長支點,可以更好地聚焦師資建設,提升教育質量。首先,學校積極開展教研,多次邀請陳俊、謝秀云、范俊勝等專家來校進行業務專題培訓,為教師提供權威指導。其次,學校開展了“陽光成長營”活動,旨在解決教育中的困惑與難題,為青年教師提供指導。最后,學校的“名師1+X工作坊”通過微課題研究的方式,推進了“青藍工程”。逐年積累的研究經驗,讓教師在不斷成長中實現個人發展和學校教學質量整體提升的雙贏目標。
2.回到課堂教學原點,聚焦課堂質量
學校充分運用希沃一體機,積極開展生本課堂的“四自”模式研究與應用。這種模式下的生本課堂更加注重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能力,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學校以“六課”練兵,旨在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六課”即新教師風采課、青年教師成長課、骨干教師示范課、電子書包研討課、行政示范課和片段競賽課。每位教師都在崗位上進行訓練,同時行政人員深入班級進行指導,培養教師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讓教師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技巧,提高課堂質量。
3.找準家庭教育落點,聚焦協同新路
在“雙減”政策的實施中,家長的力量不容忽視。這項政策有助于減輕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的焦慮。因此,學校要加強宣傳力度,做好教師上門家訪工作,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體系。學校可以定期在線上對家長進行培訓,通過政策宣傳,向家長廣泛宣傳科學的教育觀、正確的成長觀和多元的成才觀,指導家長幫助孩子確定合理的成長目標,避免增加孩子的課后負擔。教師要讓家長和學校達成共識,成為“雙減”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中的“同盟軍”。
4.打造學校發展亮點,聚焦智慧建設
學校一直積極傳承長塘里集團的信息化特色,注重教育信息化建設,并大力開展人工智能實踐。長塘里陽光小學先后榮獲長沙市網絡空間運用優秀學校、雨花區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學校、雨花區智慧校園示范校等多項榮譽。2022年,學校充分發揮自身信息化優勢,致力于發揮智慧校園的輻射引領作用,分享了許多教育教學經驗,精準幫扶當地學校,開展送教送培活動,并與懷化市溆浦縣龍潭鎮大華學校、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萬境第三小學進行了結對共建,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總之,師德養成活動推動了學校辦學水平的整體提升。未來,長塘里陽光小學將堅守初心,秉承“立德樹人、融合創新、開放共享”的理念,引領全體教師不斷向更新、更高的目標邁進。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師德養成的研究”子課題“書法教育涵養師德的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