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分
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并積極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式。所以,研究小學數學的教學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理念有待提高
盡管素質教育理念已經提出了很久,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仍然存在偏差,或者說未能與時俱進。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束縛,他們過于強調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卻忽略了幫助學生發展核心素質和綜合能力。這阻礙了學生全面成長和發展的步伐。在錯誤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小學數學教師只關注學生眼前學習成績的變化。他們單純地灌輸知識,并讓學生處于被動狀態進行學習,實際上,這相當于強迫學生吸收大量知識并完成大量題庫以加深對數學的理解。這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是一項艱苦的任務,從而降低了他們對數學的學習熱情,導致學習效率驟減,甚至可能在極端情況下觸發學生的厭學情緒。
2.教學模式脫離現實生活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教材中的許多內容都源自現實生活。然而,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忽略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僅僅關注教學任務的完成。在講解數學知識時,他們從不引導學生從生活化、現實化的角度思考問題,而是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模式。這種做法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以及創新思維的培養,還會限制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阻礙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1.提升教學理念,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激勵
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影響教學策略制訂和教學方法選擇的關鍵因素。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理念,以適應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他們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注重學生的成績、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多元化培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激勵。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情感溝通的過程。建立積極健康的師生關系可以鼓勵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和效率。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與學生建立聯系。對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扮演父母的角色,給予他們耐心和關心,這不僅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細心引導上,也包括關注他們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對高年級的學生,教師應該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成為他們的朋友,讓他們能夠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過滿足學生對教師的心理需求,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主性,提高學習效率,使教學效果更加理想。
2.運用生活化教學法,簡化教學的復雜性
考慮到小學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脫軌的現狀,教師應該調整教學方向,不僅要重視教學知識的傳授,還要將其與學生的真實生活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著重于提升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簡化教學難題,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將數學理論知識與生活日常相結合,可以簡化問題,讓抽象復雜的數學概念變得具體簡單,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
在教授“小數乘法”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例子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小紅同學買了4個小蛋糕,每個小蛋糕售價4.5元,請問小紅同學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錢?這一題目,讓學生與同桌進行討論并嘗試計算。學生通過聯系實際生活,帶入題目進行計算,可能會得出不同的計算過程,如4.5+4.5+4.5+4.5=18元,以及4×4+0.5×4=18元。然而,最終得到的答案都是正確的。通過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教師可以引領他們運用數學思維方式處理實際問題,這不僅拉近了數學課程與實際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數學的實用性,還能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同時,這能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
3.尋找合作學習著力點,同伴互助增效
合作學習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是一種高效的學習策略。合作學習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效果,通過組內合作,學生們能夠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益。此外,合作學習還能讓數學課堂的氛圍更加融洽,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將得到顯著提升。
例如在對“簡易方程”這部分內容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將學生分為四人小組,并為學生布置任務,如判斷下列等式是不是方程:“(1)a×2<2.4,(2)3-1.4=1.6,(3)3.6x-x=3.25”,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甄別判斷。學生在進行討論探究的過程中,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從而提高練習效率,加深對方程定義的理解,并使其更準確。最后,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設計問題,并交換解答。學生以第一視角設計習題并解答,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將更加深入,在今后練習的過程中,正確率也將得到顯著提升。
三、結束語
總之,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我們應致力于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并減輕學生學業負擔。這不僅是對教育本質的回歸,也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尊重和呵護。教師們需要不斷思考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實現教育減負增效的目標,讓教育在無聲無息中滋養每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