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惠子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原則上,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跨學科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圍繞學科學習、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而跨學科項目式學習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充分探究和交流合作的興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合作能力。
本文中案例旨以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游記寫作”為例,開展“展館類”跨學科項目式學習活動,從學寫游記和其他學科融合出發來探究初中語文跨學科教學的策略,分析如何在初中語文跨學科項目式學習中進行實際操作,為一線教師開展跨學科項目式學習提供參考。
學寫游記是一個多學科融合的項目式學習案例,它涉及語文、歷史、信息科技等多個學科,能促進學生對跨學科知識進行整合和應用。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其在角色中承擔各自的責任,為培養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立足學科大單元進行項目設計
統編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四篇課文皆為游記,所寫的景物各具特色,便于學生詳細了解“游記”這一文體。基于此,本課的設計依托語文教材中的四篇游記,并結合生活實際設置了以“愛我家鄉,最美防川”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一是通過制作問卷星的方式,讓學生梳理游蹤,為下一步的展館設計做鋪墊。二是讓學生制作評價量表,對第五單元中的游記進行梳理,形成大單元意識,以此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角色擔當能力。三是通過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其通過深入思考和集體配合,并結合生活實際研究出防川風景名勝區龍虎閣一樓展廳的展示內容。
二、設置符合真實情境的核心任務和跨學科項目學習目標
真實情境的問題解決是項目式學習的基本特征。為家鄉景區的龍虎閣設置展廳,也成為學生在本次學習中最為直觀的真實情境來源。為此,筆者設置了“給龍虎閣一樓設置若干展廳來展示防川風景名勝區的美”的任務,以此來調動學生分析問題并進行實踐探究的興趣。
項目式學習的目標和以往的課程教學目標設置有所不同,項目式學習往往涉及多個學科,需要根據學習的不同類型和跨學科融合程度來設置學習目標,一般直擊各學科的學科素養。
三、確定項目學習的具體流程
在開展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筆者所在的項目組把整個項目分成項目啟動、項目推進、項目總結三個部分,并以此作為項目設計的主線。
1.項目啟動
項目啟動階段,項目組采用了由教師或學生提一個具體的項目驅動問題,從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和求知欲的方式。
入項激趣 教師先組織學生觀看防川風景名勝區旅游視頻,為項目的學習造勢;之后提出“如果你是防川風景名勝區龍虎閣景區的工作人員,你能以‘愛我家鄉,最美防川為主題給龍虎閣一樓設置若干展廳,來展示它的美嗎?”的驅動性問題。
任務發布 對筆者學校的學生們來說,他們對于防川風景名勝區再熟悉不過了,風景區自古就有“雞鳴聞三國,犬吠驚三疆”之稱。由于學生們對景區比較熟悉,這也為項目學習任務的發布提供了便利條件。于是,順勢提出了“請你結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四篇游記的內容,梳理出防川風景名勝區旅游的游蹤,并根據游蹤制作出龍虎閣景區一樓展廳LED宣傳內容”的項目學習任務。
2.項目推進
項目推進過程中,教師要輔助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等方式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法和路徑,以任務為主線,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解決問題,并讓學生進行實踐探究,最終形成項目成果。基于此,筆者設計了如下的學習任務和學習支架。
【任務一】制作問卷星。如果你是龍虎閣景區一名工作人員,本景區需要重新裝修,準備在一樓設置若干展廳,請你以問卷星的形式調查一下游客想了解的事物。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圓桌會議,以旅游路線圖的形式進行匯報。
學習支架:請根據空間順序并結合游客所需制訂旅游路線。
【任務二】結合所學的四篇游記梳理游記的重點,根據游記要素制作表格。
學習支架:參考教材中游記的三要素——所至、所見、所感梳理游記重點。
【任務三】你能以“愛我家鄉,最美防川”為主題給龍虎閣一樓設置若干展廳,以此來介紹防川風景名勝區旅游的游蹤嗎?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確定展廳的展示內容,并根據自身特點,選擇一處展廳拍攝展示片。
同時,請你根據任務一設計的游覽路線圖及任務二中梳理出的游記要素,寫一篇“愛我家鄉,最美防川”的游記。要求文章詳略得當,可以適當加入一些人文景觀或者革命先烈的介紹,以此來豐富文章的內容。
學習支架:可圍繞紅色人物、東方第一村民俗文化、當地生態等主題設置展廳。
3.項目總結
項目總結階段,項目組通過項目展示的方式,讓教師與學生一起對問題解決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進而優化項目學習成果。
四、多維度評價下項目評價量表的設計
本項目的評價量表分為理解評價、掌握評價和運用評價三部分,結合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多角度檢測項目結果。在理解評價中,要幫助學生們掌握游記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并讓他們自己組織語言介紹龍虎閣景區。掌握評價是對學生進行信息篩選能力的培養,以了解他們能否抓住景區的特點,能否抓住人物的特質,是否選擇了恰當的圖片和視頻,這也是項目實施階段的重中之重。運用評價是對案例中項目式學習成果的視頻展示,要了解學生呈現出的視頻是否充滿正能量,內容是否有條理、有邏輯。同時,評價應采取三方多角度的評價方式,從而實現以評促學,點燃學生學習熱情的目的。
筆者認為,展館類項目式學習是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的有效實施路徑。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們積極協作,共同制訂學習計劃。此次筆者設計的學習案例從學生家鄉周邊的旅游景點出發,讓學生們主動參與到實踐中去,在掌握學寫游記的基礎上激發他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以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
綜上所述,學寫游記是一個多學科融合的項目式學習案例,它以語文學科為基礎,結合了歷史、信息科技等多個學科,促進了學生跨學科知識的整合和應用。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還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使他們在項目體驗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