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電影美學》
作者:[匈]巴拉茲·貝拉
出版社:中國電影出版社
ISBN:978-7-1060-0351-7
出版時間:2003 年9 月
定價:18 元
由巴拉茲·貝拉著,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的《電影美學》一書,通過電影藝術形式的發展過程及電影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聯系探討了電影的藝術本性,還論述了無聲電影和有聲電影的經驗總結、功過是非、藝術特點等,至今仍然對研究電影美學和理論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電影《日瓦戈醫生》對主題、人物、音樂、景色等方面的塑造和演繹是電影美學中不可多得的成功之作。電影《日瓦戈醫生》采用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方式,通過主人公日瓦戈醫生一生的命運和與其有關的人物折射出俄國恢弘壯闊的歷史,主題深刻。電影中出現的人物并不多,地點輾轉在莫斯科、西伯利亞、烏拉爾山等為數不多的地域,但卻深刻刻畫了俄國近半個世紀的歷史中人民群眾的生活實況,尤其表現了在連綿的戰爭中俄國人民飽受妻離子散、顛沛流離的戰爭災難。在一次次革命和戰爭中,無數的青少年、老人和婦女被奪去生命,他們無意于革命和戰爭,卻成為戰爭的犧牲品;士兵們在連年的戰爭中與家人分離、走散,且戰爭中物資短缺,士兵們的口糧時有時無;由于戰爭,沿途村莊到處都有被餓死和凍死的人民和牲畜,村莊荒無人煙。電影中的獨白“就連列寧也低估了長900 英里的前線的損耗和我們對痛苦的忍耐力”是對戰爭的真實寫照,長年的戰爭對人生理和心理造成了極大損耗。電影中的臺詞“哪個流氓團伙來組建這個國家的政府”則反映出百姓內心的真實聲音,百姓對于誰統治這個國家并不關心,因為統治階級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百姓仍然過著與從前一樣的生活,只是統治階級換了一個名義和名稱。電影《日瓦戈醫生》可以說是以戰爭與人民和俄國歷史為主題的影片。
電影《日瓦戈醫生》對人物的成功塑造無疑顯示出影片對電影詩意美學的極力追求。尤里代表的是與那個時代和年代格格不入堅守內心信仰的俄國知識分子。電影中的尤里堅定而又執著,其清澈的雙眸從孩童時代到青少年時期再到中年經歷過戰爭與生活的艱辛后依然保持不變,甚至在及至暮年經歷過被迫從軍和妻離子散,以及生命走到最后,其似乎都不曾改變心中對人民的關懷和內心的堅守。尤里身上有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他每一次在革命和戰爭中看到受傷的人民都會伸出援手救助,堅定地選擇醫生這個職業,認為醫生可以救治傷員,以及其將對文學和詩的熱愛作為愛好等,都是尤里光輝人性的表現。女主拉拉則是當時俄國堅強女性的代表和寫照。拉拉在被父親的朋友侵擾后沒有對生活屈服,而是選擇告別過去繼續認真地生活;拉拉和丈夫帕沙結婚后,帕沙從軍,她便一人帶著女兒生活,之后去軍隊尋找沒有音信的丈夫,后來與尤里相遇、分別、重逢、失散、重聚、告別,她沒有抱怨也沒有感嘆命運不公,只是在努力生活。拉拉在影片中從始至終都表現出一份美麗與魅力,從學生時期的純真到中年時期的洗去鉛華,都沒有影響拉拉身上所釋放出的獨特魅麗。湯婭作為尤里的妻子在影片中表現出的是一份簡單、純真和美好。還未革命前,湯婭稚嫩、單純、美好,從湯婭的服飾到吃穿用度可以看出來少女時期湯婭無憂無慮的生活;革命戰爭后,國家政體組織形式發生改變,湯婭接受改變,融入改革之后的生活,勸慰父親、支持丈夫、照顧家庭,承擔起家庭責任。湯婭在改變來臨時從容不迫地接受改變,不怨天尤人,湯婭在影片中從少女角色到為人妻為人母角色融入生活毫無刻意為之的痕跡,顯得自然貼切,人物塑造頗為成功。此外,影片中還有很多其他角色的塑造都極為飽滿和豐富,如前后發生改變的拉拉丈夫帕沙、拉拉父親的朋友維克多·科馬洛夫斯基等,為影片增色添彩。
電影《日瓦戈醫生》對電影的詩意美學追求還體現在音樂和環境的烘托上。開頭序曲便是一首4 分多鐘的前奏,揭開電影的帷幕,顯示出緊張的戰爭氣氛,之后又配以柔和的三角琴音樂,揭示出電影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線。電影中的背景音樂極為豐富,有軍樂、民謠、爵士、華爾茲等配合電影場景的轉場和各類人物的出場,為電影營造出詩意美學。音樂中最為出彩的是“拉拉之歌”,以俄國三弦吉他——三角琴演奏,三角琴是尤里母親的遺物,多次在尤里和拉拉感情線的拉扯中出現,高度配合著男女主人公的愛情。電影中對環境場景的拍攝和表現同樣體現出這部電影的詩意美學。為了最大程度還原當時歷史和場景,導演對莫斯科的場景拍攝取景于西班牙,西伯利亞和烏拉爾山的場景則取材于芬蘭,用心營造電影場景。此外,電影中的皚皚雪山、窗戶上晶瑩剔透的冰花、田野間生機勃勃而又亮麗的黃色野花都為電影添加了詩意美學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