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及“數據分析”六大核心素養.由此可見,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圍繞核心素養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及教學計劃.教學評價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需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核心素養培養目標提出融合教學常規、課堂教學、業務研修的具體評價策略,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學科教學,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和育人質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
一、高中生數學課堂評價的重要性
1.激發學生思考,踐行以生為本
課堂評價是教師有意識的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每個學生的表現進行積極地觀察,通過日常教學活動,學生能夠在課堂表現中真實的反映出自身的實際能力和水平.針對學生表現做出指導性評價,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讓學生明確方向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打開學生的思維方式,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采取更多方式去進行嘗試.老師引導學生發揮出來的能力不會受到傳統評價方式的限制,從而形成獨一無二的思維個性,避免了傳統評估方式對學生造成的緊張感和壓抑感,真正踐行以生為本,圍繞學生主體進行評價.
2.提升綜合能力,培養核心素養
課堂評價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能夠根據不同學情的學生特點去設置相應的評價標準,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以及注意力的集中點來進行評價項目的調整,從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學情.通過在課堂中采用靈活的評價形式,有助于學生發現問題,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和調整,也能更積極的參與到深層思考和獨立探索中去.與此同時,教師對學生開展小組評價,也能讓班上每個學生都學習傾聽他人的意見,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都潛移默化的得到了提高,也能在評價同學的過程中更好地反思自我,根據評價指標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針對自己的薄弱之處進行提升,有利于幫助學生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
3.提高課堂效率,強化教學成果
高中數學的課堂評價手段,目前主要以最終的成績為主,但根據新課標對學生提出的核心素養目標來看,對高中生而言評價指標應該是多樣化的,不僅以成績為主,更要看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在過去的評價方式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再圍繞考試和成績為核心,限制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的實施,而是通過引入多樣化評價,對現有的評價方式進行有力補充,有助于豐富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此外,通過教師的觀察和記錄評估學生的綜合表現,納入學生的整體評價中去,作為過程性評價的重要組成,最終形成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結果,客觀合理的對學生的實際表現及能力素質進行綜合性評價,從而強化教學成果.
二、基于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教學評價現狀
1.評價主體單一化
當前高中數學課堂中開展教學評價,往往以教師為評價主體,沒有將學生、家長乃至其他評價納入評價過程,評價主體較為單一.這種將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成果好壞的評價主體的評價方式,不僅忽視了學生在評價中的作用,導致學生學習成果評價依據少,教師帶入的主觀感情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體現,不能更好地突出評價的效果.此外,學生也不能更好地參與到自我評價、學生互評中.因此,高中數學教學開展評價時,應吸納學生、家長等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中來,擴展評價主體,豐富教學評價體系,更公平、更全面的對學生進行評價.
2.評價標準片面化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產生不同的思考和理解,也會自由的組織語言來表達.但在評價總結時,教師大部分都會采用統一的一套固有標準,圍繞學生學習成果進行評價的具體指標,大部分都是多年前依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制定的,已經不適應現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也不符合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育人目標.且傳統評價指標往往較為籠統,不夠精細,不具有科學性,需要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圍繞新課標提出的育人理念和教學目標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和完善,并在評價的過程中不斷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種統一的評價標準會忽略每位學生的多樣性、獨特性,不能多方位地體現學生的情況與個性特點,導致評價片面、單一,缺乏科學性,不能為學生的成長帶來很好的參考.
3.忽視過程性評價
現階段高中數學圍繞學生進行的教學評價,主要以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試等評價形式為主,盡管結合了過程性評價,也是以學習過程中的隨堂表現為主,但缺少符合現階段學習目標及學習方式的評價手段.由此可見,傳統的課堂評價方式,僅是單一地強調學習結果,忽視了對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等方面的評價,不能完全發揮評價促進學習的作用,尤其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難以進行過程量化,不能完全體現學生的真實能力.
三、核心素養培育要求下的教學評價體系構建
1.多元化:構建多元化評價主體
現階段數學課堂主要以教師為評價主體,這種單一的評價主體已經無法滿足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需求,需要引入多元評價主體,將評價主體由校內拓展到校外.校內評價主體,主要由教師、學生構成,其中教師是評價的主體,學生按照分組進行組內及組間互評,同時對自已開展自評,將學生也作為評價主體之一,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評價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評價意識,提高學生評價能力,讓學生在參與評價中獲得長遠發展.
例如,在講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計算》中,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通過問題設置的方式,提出“請表示一個豎直向下、大小為5N的力,和一個水平向左、大小為8N的力”讓學生開展交流和討論,從物理學角度出發,從實際問題抽象出向量的概念,并能夠主動去辨析向量和數量的區別,學生在討論后,通過自評、互評等方式加強對教學目標與自我學習效果的了解,提高評價結果的可靠性與真實性,也增強了學生的自評能力和評價反思能力.
2.多維度:拓展多維度評價指標
核心素養理念下,需要針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及綜合能力進行科學評價.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構建科學的評價指標和評價體系,在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時,需要按照教學大綱以及教學目標確定評價指標,如近年來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數學課堂評價主要需要從高中生的數學運算、邏輯推理等能力進行評價,才能符合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
例如,在講解《向量的運算》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可以構建信息和整理能力、向量運算能力、課堂表現能力三個項目,針對信息和整理能力,從課前預習入手,重點評價.學生是否能夠正確的從網站或者數學相關資料中提取向量運算的信息,形成初步的預習結論:從向量運算能力入手,則重點評價學生是否能完成基本的向量加減運算、數量積運算,從而有助于教師多維度診斷學生的學習成果.
3.多形式:引入多樣化評價方式
在開展數學課堂評價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引入多樣評價方式,需要引入項目式評價、專題展示評價等具體評價形式,并通過針對學生小組合作表現、課堂表現來綜合評價.
例如,教師在進行立體幾何的相關考查時,可以通過專題展示的方式來進行,以立體幾何為專題,準備與重點知識點相關聯的具體題目,讓學生進行分析和解答,從而針對性地發現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在觀察學生解題時的表現,就可以發現學生能否準確把握立體幾何專題下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理解不到位,記憶不準確,無法實現知識的靈活運用和遷移,空間想象力薄弱,不能準確地判斷圖形的空間位置關系和數量關系,找不到解題的突破點.并且學生在應用立體幾何知識點實際解題過程中,推理論證缺乏訓練,推理過程不嚴謹,梳理運算對象進行計算的能力不強,解題能力亟待提高,從而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后續的教學.
4.個性化:信息化助力個性評價
隨著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發展,教師在課堂評價中也需要利用信息化助力個性評價,結合信息化教學平臺,依托大數據等技術對學生的全過程學習進行評估,通過線上學習平臺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行為完全記錄下來,其中既包括學生每次課前的預習情況,以及課堂上的互動表現,將這些學習數據完全記錄下來.不僅能夠更加客觀地反映學生在整個階段的課堂表現和學習情況,也能夠準確把脈學生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掌握情況,從而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針對性地講解.這些都能夠通過后臺的統計數據一目了然地看到,使教師在講評時可以更加具有針對性,也可以通過后臺數據及時地觀察整個班級的成績狀況,對學生成績進行初步分析,根據平均數方差等數據統計指標,對整個班上的成績有一個整體的了解.
5.綜合性:結果呈現多元化
評價結果的展示也要注意多樣化和綜合性.一方面,教師在進行綜合性評價的時候,需要挖掘更具有代表性的數據指標,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統計時,除了基本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數據,也需要借助大數據平臺進行標準差、區分度、得分率等數據的提取,并根據試卷或者練習題的難度開展區分度的統計和計算.另一方面,教師在組織開展學生自評時,也要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學習小結,通過小結活動認識到自己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引導學生總結問題,梳理原因,形成屬于自己的成長記錄.核心素養背景下,課堂評價也需要改進既有的評價方式,重新梳理評價維度,以解決現階段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中暴路出的評價主體單一化、評價標準片面化、教師忽視過程性評價等問題.在高中數學課堂開展評價中,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思考,踐行以生為本,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強化教學成果.因此,立足高中生數學核心素養培育,構建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首先需要構建多元化評價主體,拓展多維評價指標,引入多樣評價方式,并同時利用信息化助力個性評價,實現結果呈現多元化,從而實現課堂中的有效評價,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白小軍,李淑娥.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有效教學評價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2(25):58-59.
[2]張文花.基于實踐的高中數學核心素養評價初探——以課堂教學評價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22(09):52-53.
[3]鄧國新.智慧教育平臺在高中數學教學評價中的運用——以“函數的性質及應用”為例[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03):38-40.
[4]陳華曲.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評價方法分析[J].高考,2022(03):3-5.
[5]周祝光.深度體驗視域下高中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評價維度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21(S2):77-82.
[6]陳剛.基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建模活動設計——測量學校內外建筑物的高度項目的教學評價設計[J].新課程導學,2021(Z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