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文化品牌建設成為當前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基于邵陽市體育資源豐富的現實狀況,探討了邵陽城市文化品牌建設與創建“體育之城”之間的互動耦合關系。通過分析邵陽市體育產業發展現狀,以及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套互動耦合策略,以此提升邵陽市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同時,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為邵陽城市經濟增長做出貢獻。
關鍵詞:體育之城、邵陽、城市文化品牌建設、互動耦合
課題項目:邵陽市社科聯項目,《創建“體育之城”與邵陽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互動耦合研究》,22YBB42。
邵陽市位于中國湖南省中部,自古以來就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統。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邵陽市政府意識到了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并著手進行一系列文化建設工作。與此同時,體育產業被認為是全球范圍內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對于城市經濟和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探討創建“體育之城”與邵陽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互動耦合關系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邵陽城市現有體育資源和文化品牌的分析
1.1邵陽市體育資源分析
1.1.1體育場館設施調查分析
邵陽市行政區包括三區、兩市、七縣,面積有20多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有600多萬。隨著全民健身的快速發展,邵陽人民參與健身鍛煉的越來越多,政府和社會投入建設的健身場地也越來越多。在2019年全市全民健身體育場地共計14898塊,健身廣場689塊,健身中心295處,村級籃球場和乒乓球場3320個,健身路徑2409條,人均場地面積1.59平方米,社會興辦健身場地245個。
通過實地調研得知,2022年邵陽新增社區健身設施覆蓋率為83.25%;多功能運動場所有56處,全民健身點有172個,健身長廊有398處,健身步道達到574公里,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有1206項,“四個一” 健身工程達到53.16%,小型足球場有89個,行政村新建健身步道有7003米,體育公園數27個。綏寧縣的健身長廊和體育公園最多,居第一位。
1.1.2體育比賽情況調查分析
2019年邵陽市組織的大型比賽有第三屆“瀟湘100”國際越野賽、中華一家親,兩岸瀟湘818登山節、湖南第三屆體育旅游節、湖南省第十屆全民健身節、象棋賽、足球賽、氣排賽、廣場舞排舞比賽、太極拳比賽、龍舟比賽和踢毽子比賽等。
因為疫情關系,2020-2022年文體局和全民健身中心組織的比賽取消了大部分,2020年邵陽市全民健身中心承辦了“崀山杯”2020年全國女子舉重錦標賽暨東京奧運會模擬賽、湖南省“公仆杯”羽毛球賽、“寶古佬”羽毛球邀請賽等。
1.1.3體育社團組織調查

從表1可知,邵陽地區的體育社團組織有八大類,共46家。包括競技運動球類協會組織(涵蓋足球、籃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棋類協會組織(涵蓋圍棋、象棋、棋類、橋牌等)、傳統民族體育類協會組織(涵蓋太極拳、武術、龍舟、跆拳道等)、舞蹈類協會組織(涵蓋國際標準舞、文體健身舞、體育舞蹈、廣場舞等)、綜合類協會組織(包括青少年俱樂部、老年人體育協會、體育總會、武術學校等)、旅游類協會組織(包括旅游協會、登山協會、野戰拓展協會、拓展培訓協會等)、時尚運動類協會組織(涵蓋輪滑、冬泳、瑜伽、汽摩運動、模型運動、航空運動、賽鴿俱樂部)以及其他娛樂體育與大眾體育類協會組織(包括釣魚、彈弓、門球、毽球、陀螺等)。
1.2文化品牌分析
邵陽城市文化品牌建設是指在保護和傳承本土文化的基礎上,通過整合全市文化資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內涵和市場認可度的城市文化品牌。在邵陽市的文化品牌建設中,不同類型的文化產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文學方面,邵陽市以“楚辭之鄉”為品牌,弘揚楚辭文化,打造了一批以楚辭為主題的文化景點和旅游線路。在音樂方面,邵陽市以“玉音天籟”為品牌,舉辦了一系列音樂節和演出活動,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氛圍和知名度。在剪紙和木雕方面,邵陽市也以獨特的技藝和藝術風格打造了一批具有較高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和學習。
這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部門、文化產業單位、文化從業者和廣大民眾。通過城市文化品牌建設,可以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激發城市的文化創造力和創新力,推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轉型升級。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邵陽市應該在文化品牌建設中注重創新和培育,推動文化與體育、科技等領域的融合發展,提升城市的文化軟實力。
2.“體育之城”與城市文化品牌互動耦合的機制分析
“體育之城”是指通過體育活動的發展和運營,將城市打造成為具有特色和品牌的城市。城市文化品牌建設則是指通過建設城市獨特的文化品牌來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這兩個概念在城市建設中相互關聯、相互依存,互動耦合關系密切。
建設“體育之城”可以通過大力發展體育產業、舉辦國際性體育賽事等途徑來實現。一方面,“體育之城”建設可以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提高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它也可以為城市的文化品牌建設提供基礎和支撐。比如,舉辦國際性體育賽事可以吸引大量國內外觀眾和媒體的關注,使城市的知名度和聲譽得到提升,進而有助于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設。
城市文化品牌建設也可以為“體育之城”的建設提供支持和推動。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設可以吸引各種文化、旅游、藝術等項目進駐城市,從而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活力,進而吸引更多體育項目和運動品牌進入城市。同時,建設城市文化品牌還可以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水平,為城市的文化體育活動提供更廣闊的舞臺和支持。
因此,對于城市的發展和建設,需要同時重視“體育之城”和城市文化品牌建設兩方面。在實踐中,可以采用雙向互動的耦合模式,即通過文化品牌的建設來促進“體育之城”的發展,同時通過“體育之城”的建設來提升城市的文化品牌。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居民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動城市的發展和建設。
3.創建“體育之城”與邵陽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互動耦合策略分析
3.1加強建設體育場館和設施
為提升邵陽市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影響力,可加強體育設施建設,包括增加體育場館、改善設施質量、完善配套服務等。政府應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合理規劃體育場館分布,使各區域的居民都能方便地參與體育活動。此外,應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體育設施建設,提高體育場館的多功能性和經濟效益。
3.2舉辦多樣化的體育賽事
舉辦體育賽事是提升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徑。邵陽市應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資源,舉辦具有地域特色的體育賽事,比如高腳馬、打陀螺、擺手舞、竹竿舞、舞獅、拔河等,在提升市民和外地游客參與度的同時,可以展現邵陽地方文化的獨特性。雖然邵陽是一個四線城市,獨立承辦大型國際賽事的機會很少,但可以與其他城市合作舉辦國際性的體育賽事,擴大賽事的影響力,提升邵陽市的知名度和文化吸引力。
3.3促進體育產業創新
創新是體育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邵陽市應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促進體育產業創新。首先,可以鼓勵企業參與體育產業鏈的研發和生產,提高體育產品的附加值。其次,政府可通過提供稅收優惠、資金扶持等政策措施,支持體育科技創新。此外,還應加強體育與其他產業的跨界融合,如體育與文化、旅游、科技等,發揮產業間的協同效應,推動產業鏈的升級。
3.4發展體育旅游業
邵陽市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人文景觀和體育傳統,發展體育旅游產業具有很大的潛力。政府部門需要充分挖掘和整合當地的自然資源、歷史文化和體育資源,開發具有地方特色和競爭力的體育旅游項目。例如,利用當地的山水資源開展登山、徒步、水上運動等戶外活動,結合歷史文化景點舉辦馬拉松、定向越野等賽事。引導游客參與各類體育活動,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此外,應加強體育旅游宣傳推廣,提升邵陽市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將邵陽逐步打造成為具有獨特魅力和競爭力的體育旅游目的地,為促進本地經濟發展和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做出貢獻。
3.5扶持和發展體育社團
政府應支持和扶持各類體育社團,包括學校、企事業單位、社區等各級別的體育組織。這些社團可以組織各種體育活動,滿足市民不同的體育需求,培養市民的體育興趣。根據市民的需求和興趣,創新體育項目和活動形式,吸引更多市民參與。例如,開展親子運動、電子競技、健身舞蹈等新型體育項目,舉辦定向越野、馬拉松等大型賽事。
3.6提高市民體育參與度
提高市民的體育參與度是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關鍵。政府部門應采取多種措施,鼓勵市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如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設立體育公益基金等。此外,還應加強對體育組織的支持,推動體育社團的發展。引入科技手段,如智能健身器材、運動APP等,提高市民的體育參與度。這些科技手段可以幫助市民更加便捷、高效地進行體育鍛煉,提升運動體驗。通過各種渠道,如學校、企事業單位、社區等,普及體育知識,讓市民了解體育的重要性和益處。此外,還需加強對體育鍛煉方法、技巧等內容的普及,幫助市民科學、有效地進行體育鍛煉。通過以上措施,邵陽市可以逐步提高市民的體育參與度,培養健康的體育文化和氛圍。同時,這也將有助于提升市民的健康水平,促進全民健康發展。
3.7加強城市營銷和宣傳
邵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自然景觀等資源,深度挖掘這些特色,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品牌。首先要明確城市定位和核心競爭力,以便在營銷和宣傳中準確傳達城市的特點。
政府可以制定全面的宣傳策略:整合各種傳播渠道,如新聞媒體、社交媒體、戶外廣告等,確保信息傳播廣泛而有效。充分利用互聯網、社交媒體等平臺,實時更新城市發展動態,提高網絡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強與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通過與其他城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簽訂合作協議等方式,共享資源和經驗,互相借鑒和提高。政府要持續跟進與調整,根據城市營銷和宣傳效果,及時調整策略,確保活動持續有效。
4.結語
“體育之城”和城市文化品牌建設是城市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需要在實踐中進行互動耦合。未來,邵陽市政府應繼續關注體育產業發展的新動態,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努力將邵陽打造成一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體育之城”,向全省全國人民展現寶慶古城的文化特色,并在增加寶慶古城文化吸引力的同時,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仇軍.城市體育賽事與城市發展的耦合與互動——《中國賽事產業鏈與城市發展研究》述評[J].體育科學研究.2022,26(2):1-5.
[2]李欣.城市體育賽事與城市發展的時序演化及耦合研究.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1.41(4):36-40.
[3]鄭國華.體育助力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建設[J].科學發展.143期,2020,1:65-76.
[4]羅玉婷,陳林華,徐晉妍.大型體育賽事助力上海城市國際化歷程、 經驗及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9,12(12)37-43.
[5]張小林.國外近十年體育賽事與城市品牌形象研究進展及其 對成都賽事名城建設的啟示[J].四川體育科學.2022,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