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建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要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福建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大力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省工作期間開創的生態文明建設創新理念和重大實踐,著力在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上下功夫,為建設美麗中國先行示范省、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奠定堅實社會基礎。
“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的建設。”福建省充分發揮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優勢,深度挖掘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在三明舉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系統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體系、思想風貌和學理創造;認真梳理總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孕育和創新實踐脈絡,開展理論研究,編寫《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基層實踐案例選編》《山清水秀桔子紅——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美麗福州建設》等一系列理論研究成果;開展環保講堂、培訓班、現場教學等形式多樣的學習研討活動,在全省上下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熱潮;在廈門、寧德、莆田等地,建設“筼筜故事”“木蘭溪治理展示館”“中國·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科教館”等場館,加速推進“美麗福建 綠色發展”主題展覽館建設,靈活運用新技術新手段,在沉浸式、互動式交流體驗中增強公民生態環保意識,全力打造展示“福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的窗口。
用活用好報紙、電視、廣播、網站、短信、微信、微博、頭條號、抖音號、廣告媒屏等“十位一體”宣傳平臺,形成聲、屏、報、網同頻共振的強大聲勢。健全完善新聞發布制度,常態化開展例行新聞發布工作,福建省生態環境廳主要領導積極履行“第一新聞發言人”職責,出席“牢記使命 奮斗為民”生態環境專場發布會、生態環境狀況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項目成果發布會等重要新聞發布活動,同時親自謀劃部署重要時間節點新聞發布工作;主動對接媒體,不定期舉行媒體吹風會、通氣會、專家解讀會等,組織主題采訪、伴隨式采訪、集體采訪等活動,充分滿足媒體和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十四五”以來,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環境報》《福建日報》等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及“福建生態環境”政務新媒體上刊發福建省生態環境報道1.8萬余條次;福建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美麗鄉村、美麗海灣建設等多篇報道刊發在《中國環境報》頭版頭條;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之后,央視“新聞聯播”以“以學促干 福建持續深化生態省建設”為題播出的報道,全面展示福建省生態環境系統學習宣傳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的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福建線上線下融合助力“靜夜守護”行動》被評為“2022年生態環境輿論引導優秀案例”。
“讀者在哪里,受眾在哪里,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里,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里。”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新興媒體影響越來越大,福建省積極借助新媒體平臺覆蓋面廣、傳播迅速等優勢,立足生態環境中心工作、重點工作,在省生態環境廳政務新媒體平臺先后開設“學習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服務開門紅”“生態文明示范建設”“六五環境日”“鐵軍風采”“我的幫扶故事”等70多個專欄,系統全面展示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果;開設“局長說”系列視頻展播,邀請地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同志談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體會;廣泛開展《讓中國更美麗》《環保人之歌》傳唱活動,展現生態環保鐵軍風采;全省聯動推出“生態‘福’歷”,一日一圖,生動展示“美麗福建”建設成效。
打造生態環境宣傳精品,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圖表圖解、音頻視頻等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斷提升宣傳效果。將生態環境中心重點工作和地方特色,與“小山小水”生態環保吉祥物相結合,推出的生態環境主題提線木偶劇《風雨桃花山》《共建清潔美麗桃花山》以及動漫宣傳視頻《小山小水為您解說“公民十條”》等均受到群眾廣泛歡迎;策劃制作的科普動畫微視頻,連續兩年獲福建省國家安全宣傳教育短視頻創作比賽一等獎。據不完全統計,“十四五”以來,累計制作環保主題視頻、宣傳動畫、提線木偶劇、H5、海報等新媒體產品300余件,累計點播量340余萬人次。
強化交流互動,通過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活動,弘揚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倡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綠色價值觀念,推動全社會自覺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開展地鐵電視公益宣傳,覆蓋人群近300萬人次;圍繞“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公民十條”“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主題開展在線有獎問答,逾20萬人次參與互動;2023年六五環境日期間,福建省積極探索,邀請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等專家云上“開講”,為全省同上一堂生態文明大課,同時邀請網絡大V線下探展,拍攝花式打卡VLOG,觀看量超過80萬人次;專門開發“八閩碳惠”小程序,引導公眾通過小程序對個人日常衣食住行進行碳中和,各類會議活動只需手機端輸入相關數據,就能自動測算碳排放量,為實施碳中和提供支持。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福建始終重視生態文明社會教育,廣泛動員社會,圍繞六五環境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全國低碳日、全國生態日、重大會議召開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的社會宣傳活動。

著力做深做大“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以打造美麗中國先行示范省為抓手,在全省各地市輪流舉辦六五環境日福建主場活動,其他地市設分會場,結合當地特色,聯動開展生態健步行、主題燈光秀、環保詩歌朗誦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推動四類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打造參與式、體驗式生態環境教育平臺。據不完全統計,“十四五”以來,福建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1200余場次、參觀人數3.6萬余人次,線上“云開放”130余次、“云參觀”人數130余萬人次,制作了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VR虛擬互動”,觀眾線上即可感受污水處理廠的真實環境和處理污水的每個節點。發展壯大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力量,建立健全志愿服務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開展座談交流,舉辦相關技術培訓,引導環保社會組織深入鎮村參與農村環境治理;聯合環保社會組織開展福建省“綠色小精靈”青少年環境教育、海洋生態保護凈灘、保護母親河等各類環保主題公益宣傳活動;聯合省婦聯、省住房建設廳開展“綠色家庭·低碳生活引領新時尚”活動,倡導簡約適度、節能環保的生活方式,其中“綠色生活小妙招”視頻征集展示活動,網民訪問量達160多萬人次;聯合省政協、省聯通,召開“踐行碳達峰碳中和 聯通美好未來”專題研討會,舉辦生態環保主題微視頻展,動員公眾踐行低碳環保理念。加強典型宣傳,持續開展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和優秀公眾參與案例等征集評選活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價值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廣泛團結社會各界人士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美麗福建共建共治共享。
下一步,福建省將繼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不斷提升宣傳教育工作水平,積極宣傳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成就,客觀反映福建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政策舉措和顯著成效,生動展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講好福建省生態環境保護故事,著力推動構建生態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把建設美麗中國真正轉化為福建人民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