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德
自2022 年以來至今,大量的光伏企業股價大幅度下跌,不少公司跌幅已超過50%,甚至超過70%,一方面是新增裝機量的快速增長,企業利潤的快速增長。筆者認為,股價大跌背后的原因是之前的股價已反映了行業的最樂觀預期。隨著行業產能的釋放,行業產能過剩很嚴重,未來兩三年,整個行業大概率處于產能出清階段。
臨近2024 年年底,多個省市發布的明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大幅度下調,這可能會影響明后年的光伏新增裝機量。
我國的光伏新增裝機量在過去幾年迅速增長,據統計,2023 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新增裝機128GW,我國國內新增光伏裝機128.9GW,較2022 年前三季度增長145%,裝機增速持續超預期。2023 年9 月單月新增裝機15.78GW,同比增長94%!(見附表)。
但與此對應的是,臨近2024 年年底,多個省市發布的明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大幅度下調。
10 月27 日,甘肅省發改委發布《甘肅省2024 年省內電力中長期年度交易組織方案》的公告。根據方案,依據相關規定,新能源發電交易價格機制峰、谷、平各段交易基準價格為燃煤基準價格乘以峰谷分時系數(峰段系數=1.5,平段系數=1,谷段系數=0.5),各段交易價格不超過交易基準價。”“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機制的其他用戶:依據《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完善我省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甘發改價格〔2021〕721 號)明確的工商業用戶峰谷時段執行:其中峰段為7:00 至9:00、17:00 至23:00;平段為23:00 至24:00、0:00-7:00;谷段為9:00-17:00。”
根據甘肅省的這個規定,每天的9 點到17 點是執行谷時電價,谷時電價要按燃煤基準價格乘以谷段系數0.5,目前甘肅省的燃煤基準價格是0.307 元/千瓦時,也就是說光伏發電出力最多的時間段的9 點到17 點,光伏的上網電價僅為0.153 元/千瓦時。
不單甘肅省發布了這樣的文件,湖北、西藏等還有其他的省、自治區也發布了類似的文件。預計各省市也將陸續發布各自省份明年的光伏上網電價。
筆者認為,電價的調整方式總體是增加光伏、風能等可再生綠電的吸納比例。隨著光伏發電和風能發電補貼結束后,光伏裝機成本的下降,各省市根據各自用電量和發電量的緊張程度確定不同的上網電價,總的綠電的上網電價整體還會再下降。
這樣的價格對于光伏發電企業而言,其發電的收益率將大幅下降。
比如,在去年年底前,光伏上網電價大概是0.60 元/千瓦時,當時每瓦的綜合裝機成本大概是4.0 元。對于光伏發電站而言,假設按每年1250 小時的發電小時數、80% 利用率計算,一年每瓦裝機的收入大約是0.60 元,約7年可收回投資成本。
現在,比如按照甘肅省明年白天大部分時間的谷時上網電價是0.15元/千瓦時計算,按照目前綜合每瓦2.5 元-3.0 元的裝機成本計算,一年每瓦裝機的收入在0.18 元左右,約需要15 年左右才能收回成本。
按此測算,光伏電站的投資收益率大幅下降,投資成本收回期將拉長。
目前已經公布甘肅、湖北、西藏等省自治區不屬于用電大省,所以明年的光伏上網電價比較低。其他的一些省份,特別是東部沿海用電大省,明年的光伏上網電價可能還是會比較高。但是,光伏上網電價的逐漸下降應該是大趨勢。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在電網建設中,對于出力不穩定的電源,比如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一般各地電網會根據自身的情況,設定一個最高的不穩定電源的電網消納總額,如果超出這個消納總額,電網將不消納,以保持電網的系統穩定。
另外,今年1-10 月新增發電裝機容量是2.5 億千瓦,其中水電新增裝機量844 萬千瓦;穩定電源的火電新增裝機4372 萬千瓦,核電新增裝機119 萬千瓦;不穩定電源的光伏新增裝機是1.42 億千瓦,占全國新增裝機量的近60%!風電新增裝機量是3731萬千瓦。
從以上裝機量可以看出,根據藍皮書規劃及電網消納能力,往后,光伏發電和風能發電的消納能力可能會減緩。其實,國家能源局和各省市能源局已就此有一些相關的通知出臺。
今年以來,已有報道部分地區已暫緩新增光伏電站備案。比如遼寧省營口、湖北省、河南省、廣東省、陜西省等也陸續有部分區域暫緩新的光伏發電項目備案,或者要求需要相應配備儲能系統方能備案的要求。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光伏和風力發電新增裝機總量的迅速提升,以及在電網中占比的提升,全國有一些地區很有可能像上述營口、廣東部分地區一樣,其區域電網能夠接納的光伏和風力發電的新增量受限。而這將影響未來光伏的新增裝機量的增速。
據預測,今年全國新增裝機量將達到200GW 左右,較2022 年的87GW增長約130%。今年全球新增裝機量在410GW 左右,較2022 年全年的230GW 增長約80% 左右。從我國的新增裝機量可以看出,我國今年的新增裝機量占到全球新增裝機量的50%左右。我國今年同比去年新增的裝機量約113GW。全球今年相對于去年新增的裝機量約為180GW。也就是說,今年全球的新增裝機量的大幅增長中,我國的新增裝機量占到60% 左右的比例。如上文分析如若我國明年的光伏裝機增速可能下降,那么出口部分是否能夠彌補國內可能的新增裝機量下降?
根據有關機構預測,美國2023 年光伏裝機量預計將達到36.5GW,同比增長約85%。歐洲市場預計裝機量將達到84.6GW,增長率約為40%。中東非地區預計的裝機量為21.2GW,同比增長率可能高達112%。
從全球除我國外的上述三大區域的新增裝機量來看,我國今年光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速度約130% 是最高的,遠大于美國、歐盟及中東非地區。
目前,全球的光伏產能大概80%在我國,明年如若我國的新增裝機量增速下降,出口部分有望部分彌補我國國內新增裝機增速。
根據集邦咨詢預估,2023 年全球光伏組件產能可達1034GW,電池片的產能將超過1100GW。而2023 年全球的新增光伏裝機量僅410GW 左右,所以,目前行業產能供給極度大于需求。在此大背景下,行業內的價格競爭越來越激烈。根據中郵證券的研究:受光伏組件端價格戰影響,一體化環節的盈利能力持續回落,即使包含硅料環節,一體化單瓦毛利潤也跌至0.10 元/瓦左右,硅片到組件一體化跌破0.05 元/瓦,各環節目前均進入微利狀態,短期來看,價格戰競爭并未結束,國內最新招標中,部分廠商報出1 元/瓦以下的組件價格,即使考慮后續硅料價格快速回落,此價格仍然承擔較大成本及盈利壓力。
光伏行業的整體發展前景非常廣闊,預計到2030 年,全球一年的新增光伏裝機量在1000GW 左右,所以,光伏行業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但由于行業嚴重的供大于求,去年以來行業的價格戰愈演愈烈,光伏行業的利潤增速可能會下降,部分光伏企業甚至可能會出現虧損的跡象。
基于前述分析,對于長期看好光伏行業的投資者,或許可以先行觀察行業的變化,待后續行業的競爭格局清晰、全球新增裝機增速明朗;待二級市場股價有較明顯的筑底完成的跡象后再考慮抄底,或許更穩妥。
(本文提及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

數據來源:lnfoLind,中郵證券研究所注:“組件售價”對應右軸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