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為晶
摘要: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下,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碳足跡評價有利于掌握砌塊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途徑及排放量,在碳足跡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上引導企業進一步發掘減排潛力,為服務“雙碳目標”提供保障。文中首先探討了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碳足跡評價方法,包括確定評價范圍、評價單元、統計周期、數據獲取、碳排放計算等;然后結合某企業實證案例進行分析研究,計算該企業的碳排放量和單位產品碳排放量;最后評價低碳產品的單位產品碳排放量是否符合T/CBMF 28-2018的限值要求。
關鍵詞: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碳足跡;評價方法;低碳產品;實證研究
Products Carbon Footprint Evaluation Method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Block
CHEN Weijing
(1 Fujian Institute of Metrology, Fuzhou 350003, Fujian, China)
(2 Fuji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Energy Metrology, Fuzhou 350003, Fujian,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carbon peak and neutrality targets”, the carbon footprint evaluation of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blocks will help to grasp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pathways and emissions, and help enterprises to explore the 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 on the basis of fine management of carbon footprint and provide safeguard for serving “carbon peak and neutrality targets”. This paper firstly discusses the carbon footprint evaluation method of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block products, including determination of evaluation scope, evaluation unit, statistical period, data acquisition, carbon emission calculation, etc. Then the actual case of a company is analyzed to calculate the carbon emissions and unit product carbon emissions of an enterprise. Finally the unit product carbon emissions of low-carbon products are assessed to meet the limit requirements of T/CBMF 28-2018.
Key Words: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block; Carbon footprint; Evaluation method; Low carbon products; Empirical analysis
0 引言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是一類輕質多孔的新興外墻建材,具備重量輕、保溫隔熱特性好、建筑施工便捷、節約材料、保護環境等優勢,能夠制造成外墻磚塊、外墻板、保溫板和保溫隔熱管等成品,用作承重或非承重的建筑結構材質和圍護墻體保溫材質,它也是新興墻體材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工業生產和民生建設中獲得了十分廣泛的應用[1-2]。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材料研究在中國起步較晚,特別是在建筑產品物化處理階段的碳足跡的研究范圍也并不廣泛。高源雪建立起了基于建筑產品物化過程階段特征的建筑碳足跡測量方法與風險評估的模式,并據此開展進行了大量實證研究[3]。袁榮麗探討了基于BIM建筑物化碳足跡的定量和應用,建立物化階段的定量模型和應用系統,實現低碳建設的快速定量研究[4]。
2018年5月11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發布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低碳產品評價方法及要求》(TCBMF28-2018)詳細規定了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作為低碳產品的評估辦法及標準。隨著“3060”雙碳目標的明確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確定:“推廣綠色低碳產品,完善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制度”。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碳足跡評價作為綠色低碳產品的認證與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開展產品碳足跡精細化管理的重要途徑。它將有助于了解生產各個環節的碳排放路徑以及碳排放量,引導公司進一步挖掘節能減排潛能,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服務雙碳目標提供保障。
文中探討了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碳足跡評價方法,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為開展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碳足跡評價提供參考。
1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碳足跡評價
方法研究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碳足跡評價包括確定評價范圍、評價單元、統計周期、數據獲取、碳排放計算等。
1.1 評價范圍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碳足跡評價系統邊界為產品生命周期中從原材料生產過程、運輸過程、產品生產過程、產品出廠過程等,如圖1所示。
1.2 評價單元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碳足跡評價一般以生產單位立方米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為評價單元。涉及相關評價核算單元如表1所示。
1.3 統計周期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碳足跡評價應以可計量的統計期為基礎,通常以財務年度為統計期。
1.4 數據獲取
化石燃料的低位熱值、氧化率等檢測參數應依據相關檢測標準的要求進行檢測獲取。當企業無法獲取或者無法經濟地獲取時,可參考T/CBMF 28-2018《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低碳產品評價方法及要求》附錄B提供的缺省值進行計算。
外購原料的消耗量及廠區外運輸距離、廠區內的化石燃料耗量、外購消耗電量等活動水平數據應基于計量數據統計計算。
參考BS PAS 2050-2011《生命周期內溫室氣體排放評價規范》,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碳足跡評價采用的取舍原則設為1%,即若某個過程的碳排放量對產品碳足跡的貢獻小于1%,則此過程可忽略,總共忽略的碳排放量不超過5%。
1.5 碳排放計算
1.5.1 外購原材料生產過程排放
1.5.2 原材料廠區外運輸過程排放
1.5.3 廠區內運輸過程排放
1.5.4 固定源設備產生的排放
1.5.5 外購電力消耗產生排放
1.5.6 外購熱力產生的排放
2 某企業案例實證分析
以某企業主營產品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為案例進行碳足跡評價。該企業僅使用電力,無固定源設備直接排放,也無外購熱力。
根據1%的取舍原則作如下設定:
1)空調制冷劑、滅火器等逸散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可以忽略。
2)廠內叉車鏟車使用少量柴油可以忽略。
3)不能忽略在選定環境影響類型范圍內的已知排放數據。
4)另外,柴籽粒(生物質)不屬于化石燃料,不納入碳足跡核算范圍。
2.1 碳排放數據核算
由表2和圖2可見,該公司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碳足跡占比最大的是外購原材料生產過程產生的碳排放,因此,該公司應加強原材料的減碳管理,在滿足產品工藝和質量的前提下,通過調整原料配比、盡量采用低碳原料,降低產品原材料生產過程產生的碳排放,從而降低公司產品碳足跡。
2.2 單位產品碳排放量
該公司2021年度產品產量為164300m3。經核算,該公司2021年在外購原材料生產、原材料廠區外運輸和產品制造階段生產1m3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的碳排放量為252.4kgCO2。
該公司砌塊產品的干密度等級為B05,強度等級為A3.5,根據T/CBMF 28-2018表1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單位產品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值為272kgCO2/m3,該公司的單位產品碳排放量252.4kgCO2小于限值,符合低碳產品評價要求。
3 結語
文中首先探討了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產品碳足跡評價方法,確定評價范圍、評價單元、確定統計周期、數據獲取、碳排放計算等;然后結合福建地區某企業實際案例進行分析,計算該企業的碳排放量和單位產品碳排放量,通過各環節的碳足跡占比提出建議;最后評價低碳產品的單位產品碳排放量符合T/CBMF 28-2018中表1 的限值要求。
參考文獻
[1]張敬堂,周衛國.應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待解決的技術問題探討[J].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2014(6):3.
[2]熊琳強.淺談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發展現狀及結構特性[J].2021.
[3]高源雪.建筑產品物化階段碳足跡評價方法與實證研究[D].清華大學,2012.
[4]袁榮麗.基于BIM的建筑物化碳足跡計算模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