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安徽合肥電力公司 劉晶東
2023年8月24日,安徽合肥市漫樂城商場一樓,1 輛某品牌新款新能源汽車吸引了人群的駐足觀看。在安徽,一批國內外知名新能源汽車品牌相繼落戶安徽,新能源汽車發展迎來黃金期。許多商場里,眾多新能源汽車品牌紛紛占據了一樓的黃金地段。
2023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3〕19 號,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蓋廣泛、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形成城市面狀、公路線狀、鄉村點狀布局的充電網絡等。
如今,安徽的大街小巷、公路景區、鄉間地頭,新能源汽車比比皆是。作為安徽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的運營主體之一,面對與日俱增的充電設施需求,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緊扣政策要求,持續優化充電布局,大力推廣綠色出行,積極增進民生福祉,助力讓“綠色”成為安徽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
支持新能源汽車,安徽持續出招。6月19日,安徽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發布意見,要求加大充換電基礎設施配建力度,城市建成區新建住宅停車位配建充電基礎設施比例不低于30%,公共停車場配建充電基礎設施比例不低于35%等。
意見的發布,顯示了安徽力解新能源汽車補能問題的決心。國網安徽電力積極踐行綠色出行理念,做好出行服務保障,全力落實好人民群眾綠色用能的新期待。
在國網安徽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的電子大屏上可以看到充電需求熱力圖。以合肥市廬陽區某片區為例,大屏上顯示著該片區的潛在需求電量相關分析數據。
“對這些數據的分析結果,是充電站建站選址的衡量指標之一,也是遵從市場規律的表現。我們積極探索熱點附近站點,快速儲備項目,加快建設,投入運營。”國網安徽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主任朱明磊表示,優化充電站布局為的就是提升車主的充電服務體驗。
合肥供電公司與20 多家新能源汽車4S 店簽訂合作協議。“我們開展前置充電設施接電報裝服務。居民在店購車時,即可同步完成辦電、裝樁、接電等‘一站式’服務。”合肥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董曉天介紹,通過全過程服務讓居民“一次都不跑”,平均1周就可以在家中使用個人充電樁。
8月中旬,在皖南小城廣德市,該市人民政府廣場新能源汽車國家電網充電站旁,廣德市供電公司員工在進行投入使用后的首輪檢查。這是廣德市第24 個國家電網充電站,它的投入使用也讓廣德市城區成功升級為“10分鐘充電生態圈”。“選擇新能源車,就是因為廣德現在充電很方便。”廣德市市民程女士談起自己的愛車時表示“充電方面一點顧慮也沒有”。
一座座充電站,一個個充電樁,提供著源源不絕的“綠”動能。截至8月18日,國網安徽電力已建設充電站1 500 余座,充電樁5 600 余臺,2023年累計提供充電服務約517 萬次。
8月19日正值周末,合肥的李先生一家開著新能源汽車周末出行,到皖南石臺縣牯牛降景區游玩。在池州市境內的滬渝高速馬衙服務區,李先生一邊在國家電網充電站為愛車進行快充,一邊帶著孩子在服務區里稍作休整。“充電很快,很方便。”李先生說。
“安徽高速公路服務區內已投運的充電站90%由我們建設。截至8月中旬,我們已經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投運了218 座充電站。”國網安徽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市場經營部副主任晏節晉介紹。
2023年,國網安徽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啟動了高速服務區充電站擴建工程。以前,每個服務區可以實現4 輛車同時充電,2023年有序推動場站擴建,每個服務區充電車位增加至8個,這將很大程度降低充電高峰時段車主等待時間,提升新能源車主充電體驗感。
此外,針對安徽豐富的自然、人文等旅游資源,安徽電網在各景區內的充電樁布局也有較大的進展。國網安徽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已陸續在安徽幾十個景區持續布局充電樁,為游客綠色出行提供方便。
“大別山山清水秀,景色太美了。這次自駕到天堂寨旅游,就是搜索到景區可以給車充電。”8月4日,在皖西金寨縣天堂寨景區,來自武漢的游客肖先生將車停放在國家電網充電站,不到1 小時,愛車就可以“滿電”出行。
在皖北,“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鳳陽縣小崗村積極發展紅色旅游。在村游客中心,國網安徽電力也建設了10 臺電動汽車快充樁,配置20 個充電槍,可供20 輛電動汽車同時充電。據統計,2022年小崗村游客中心的國家電網快充站累計充電車次973 次,充電電量24 360.97 千瓦?時。
充電設施有人建,也要有人管、能持續。近年來,在充電運維管理上,國網安徽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全力落實設備主人制,按照用電臺區標準管理充電場站,建立“快響快充”服務機制,尤其節假日期間,增強運維力量,重點充電場站安排人員24 小時值守,在充電高峰時段做好現場引流服務,同時增設移動應急充電艙,緩解充電高峰時段壓力;加強與屬地供電公司溝通,定期召開運維會議,分析運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組織運維檢修技術培訓,提高運維檢修工作質量及效率,確保充電設施穩定。

安徽馬鞍山供電公司建設的公交充電站錯時向社會開放,更好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
“以前我要開車30 多千米到淮北市里充電,現在我到這里就1 千米的路程,方便多了。”8月22日,濉溪縣韓村鎮河涯村居民王先生說,村旁有了國家電網充電站,2023年,村里有不少人買了新能源汽車,其中包括許多青年人。“年輕人平時在城里工作,周末、節假日回到農村,現在也有地方充電了。”
4月以來,中央政治局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相繼研究部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下鄉等工作。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廣闊,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能源汽車推廣運用的基礎和保障,不僅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而且有利于發展鄉村旅游等新業態,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力。
為此,國網安徽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啟動鄉村“綠暢”工程,在安徽鄉鎮公路沿線、熱點區域增設2 000 根充電樁,目前已全部建成投運,下一步還將進一步補齊好鄉鎮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短板。
為了讓新能源汽車在鄉村大地“跑得遠”,除了使用公共充電樁,不少農村地區車主也選擇安裝私人充電樁。
8月21日,在蚌埠市秦集鎮大徐村,村民徐先生為新購的新能源汽車申請充電樁。蚌埠供電公司優化鄉村個人充電樁報裝流程,壓減了“村委會開具產權證明”資料,只須徐先生提供購車發票和本人身份證辦理即可。“太方便了,從網上申請充電樁到家里安裝電能表,不到1 天的時間就完成了。”較高的辦理效率讓徐先生十分欣喜。
安徽已全面啟動市、縣、鄉三級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到2024年完成75%覆蓋,2025年基本完成全覆蓋,全省“充換電一張網”,成為新能源汽車出行“友好省份”。國網安徽電力致力于加大充電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力度,完善全省充電網絡布局,滿足江淮大地廣大客戶日益增長的充電需求,在服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