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順義供電公司 王 旭
工會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工會工作是黨的群團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治國理政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新形勢下,工會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工會干部要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堅守工會工作的主戰場,狠抓工會工作的中心任務,模范履行工會組織的政治責任,更好地發揮工會組織作用。
工會工作應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立足基層、聚焦熱點開展活動,使文化建設成果惠及職工,促進優秀的企業職工文化落地。一直以來,依托社會文化平臺,重點做好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3 個關鍵環節,開展各類專業培訓,加強與兄弟單位的交流學習,完善組織引導、挖掘選拔、培育激勵的文體人才隊伍培養機制,建設了一支機構合理、層次分明、素質較高的文化人才隊伍。
工會工作應主動作為,組織履職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準確把握工會工作規律和群眾工作特點,健全完善工會工作管理體系。推行項目化管理和課題化研究,聚焦核心工作,形成工作品牌。加強工會隊伍建設,定期組織參加干部培訓、財務專業培訓,開展各種形勢分析、專題調研,有效提升工會干部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工會財務管理,保障工會經費管理規范、使用高效。
工會工作應堅持“小型化、多樣化、常態化、普及化”的原則,統籌職工文化活動的全面開展。
樹立品牌文化。舉辦職工文化成果展示及表彰會、勞動者說先進事跡分享會、職工歌手大賽、主持人大賽、演講比賽、小品大賽等活動,形成具有電力特色的文化品牌。
制定年度工會活動“二十四節氣表”,充分調動各分會的積極性,給各分會明確時間節點和任務節點。鼓勵、支持有文藝愛好的職工深入基層和重點工程建設工地,在文學、美術、書法、攝影、音樂、舞蹈等藝術領域創作一批具有濃郁電力特色、反映時代精神、深受職工喜歡的、鼓舞人心的文學藝術精品。
結合企業重點任務、重大工程、重要項目,開展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健步走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和競賽,激發員工風采、調節工作狀態、激勵拼搏奮斗。
構建服務職工硬件體系。加快實施建家工程,完善“五小”供電所建設,把“職工之家”打造成為放松身心、凝心聚力的“會家和一”服務站。打造服務職工、關愛職工的優質平臺。
突出“互聯網+”工會思維,依托新媒體優勢,廣泛應用互聯網、數字傳播等新技術,搭建時下最流行的“陪伴式”成長的社群氛圍,讓各小組的興趣愛好者得到隨時隨地的溝通,促進職工線上線下互動,促進職工文化品位不斷提高。探索智慧工會建設,促進互聯網和加大工會工作融合發展,擴寬工作覆蓋面和職工參與度,使工會工作與職工需求靠得更近、連得更緊。
工會組織要搭建職工建功立業平臺,凝心聚力,鼓舞士氣,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為實現公司新時代戰略目標再創新功。
適應公司高質量發展要求,要以職工素質提升為關鍵點,抓好載體建設,注重群體打造,構建良好生態,確保職工發展有空間、上升有通道、創新有動力,打造一支“精業務、善創新、講奉獻”的產業工人隊伍。
“師帶徒”重傳承。工會協助人資部連續開展“師帶徒”活動,新入企員工與經驗豐富的技師型老員工簽訂師徒協議,開展為期1年的“學徒期”,開展期滿匯報,評選優秀師徒明星,使企業“口傳心授”的傳統技藝變為顯性化的標準流程。
勞動競賽促技能。積極組織職工參加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開展各類技能比武、崗位練兵等活動,借助該平臺取得更高級別的技術、技能鑒定等級。開展全員勞動競賽,充分調動各部門、全體員工投身公司改革發展,營造“干到最好,做到最優”的氛圍,全面實現安全、質量、服務、效率、效益全面提升。
唱響“以拼搏為美 向奮斗致敬”主旋律,不斷譜寫新時代勞動者之歌。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開展“百佳工匠”“百佳班組”評選等先進評選工作,讓公司各個專業有先進代表,每名職工有學習榜樣,激發廣大職工干事創業熱情。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連續組織開展道德講堂倡導職工“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積極參與道德模范的評選,選樹愛崗敬業、助人為樂、孝老愛親的典范,每季度評選“季度之星”,全方面鼓勵廣大職工將“工匠精神”“工人精神”“勞模精神”轉化為行動自覺。

組織成立公司攝影協會,以此為契機充分將光與影和企業特色相結合,通過鏡頭發現和展示勞動之美。先后多次組織專題培訓。每年至少2次邀請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級別專家進行專業授課。多次組織攝影骨干們深入一線拍攝現場。堅持聚焦重點工作、聚焦一線職工、聚焦先進典型、聚焦美好生活,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更好地展示新時期“聽黨話、跟黨走”首都電力產業工人隊伍的新形象。
實現美好生活,在物質水平提升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豐盈和文化生活的豐富。工會應始終圍繞中心工作,將文化建設與企業發展、隊伍穩定、素質提升等相結合,突出企業特色和時代特征,創新思路、創新方式方法、創新基礎載體,堅持為職工書寫、為企業放歌。
圍繞特定主題開展企業歷史回顧,搜集企業篳路藍縷、風雨兼程的感人故事素材,推出一批生動活潑、特色鮮明、感染力強的文學藝術作品。通過打造文化精品,順應新時期文化發展的新常態,把創新精神貫穿職工文化建設全過程,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支持和有力配合,凸顯了職工文化建設的價值和作用。
實踐證明,企業要做大做強,就必須有自己獨特的企業職工文化;企業要有更好更快的發展,就必須注入文化的內涵。企業經營者不僅要借助文化來培育企業精神,更要通過文化來表達和弘揚企業精神,用文化來凝聚和鼓舞人心。職工文化建設是推進企業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根本舉措,是實現核心價值觀的迫切需要。因此,借助職工文化的載體,來實現對企業精神的塑造和宣揚,是市場經濟激烈競爭中保持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應有之義。
下一階段,公司工會將繼續按照全國總工會的要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服務企業發展和職工成長成才,用內涵更為豐富的職工文化建設,構筑企業和諧發展的文化家園,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職工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構建聯系廣泛、服務職工的新時代工會工作體系,打造“三型”工會(服務型、創新型、智慧型),深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