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廊坊供電公司 袁艷兵 張 倩 田龍飚
企業形象對于企業的軟實力,對于電力企業的戰略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新媒體時代,為電力企業形象建設與傳播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文章從新媒體時代電力企業形象建設與傳播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當前電力企業形象建設與傳播的現狀,尤其是對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深究。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新媒體時代電力企業形象建設與傳播的幾點策略,以期能夠不斷提高電力企業形象,助力企業戰略發展。
企業形象對于企業而言是一種無形資產,是軟實力,也是增強公眾認知的重要途徑。加強企業形象,不僅有助于提高企業的認知度、美譽度,同時也有助于加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當下,借助新媒體渠道和手段能夠大大提高企業形象建設與傳播的效用,向公眾展示具有電力特色的企業形象。
隨著信息技術以及媒介格局的不斷發展,電力企業紛紛考慮采用新媒體渠道和平臺提高企業形象建設與傳播。
企業形象作為企業的軟實力,在推進企業跨越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媒體時代,借助短視頻、公眾號等新媒體渠道,將企業文化、形象,通過互聯網傳播,這樣不僅是針對企業形象的宣傳,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以及企業文化建設,從而促進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
企業形象是企業的軟實力。在當前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競爭不僅僅是硬實力的競爭,還包括軟實力。運用新媒體能加速企業形象傳播速度、拓展傳播方式、擴大傳播覆蓋率。電力企業借助新媒體這把“利劍”,將發展目標、工作重點與亮點、員工素質、社會責任等展開全方位的報道與宣傳,對企業樹立形象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借助新媒體宣傳,一方面,有助于快速、深入的讓員工掌握企業發展戰略及思想,不斷凝聚力量、堅定決心,為企業的科學發展提供正確的輿論導向;另一方面,有助于促進外部環境的建設。通過新媒體,社會能夠對于企業有更深入的認識,有力推動社會各界與電力企業合作。
關于電力企業形象建設與傳播的主要方式是撰寫消息、評論等新聞,通過電視新聞、廣播、報紙、雜志等媒體渠道向社會展示形象。相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在傳播載體、傳播內容、傳播受眾上都展現出了“新”。電力企業由于生產經營、組織形式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在傳播中要具有極高的公信力,因此發布的工作信息、成果展示、商業需求等必須詳實,這就要求供電企業形象建設與傳播必須是全面的、準確的,形式必須是多樣的。當前,一些基層企業的宣傳部門剛剛嘗試從傳統媒體轉型新媒體,在做到“新”、保障準確、全面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
缺少專業團隊。當前,基層電力企業中企業形象建設與傳播從業人員一般是兼職人員,這些人員大多數都是筆桿子好、愛好攝影的積極分子,這些員工的工作能力與新媒體傳播工作有著很大差距。如廊坊供電公司未設專業的新媒體崗位宣傳人員,本單位的宣傳工作僅僅是用文字、圖片等形式來展現工作與生活,這些報道形式比較單一,吸引力不足,對于企業形象的建設與傳播作用不充分、比較有限。
從業者媒體意識與能力較弱。在實際工作中,不少的“老”宣傳崗位員工對于“必須嘗試生產嶄新形態的內容,必須逐步改變宣傳模式”的意識較弱,忽略新媒體建設對于傳播電力企業形象的重要性。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轉型的成效。
媒體融合力度不夠。從當前電力企業的媒體融合實踐來看,不少的企業在嘗試充足原來的媒體機構,并且通過引入新媒體技術從而實現對企業形象建設與傳播的效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很多企業在融合上還停在貌合神離的階段,并沒能真正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無疑對于促進電力企業的戰略發展、提高公司軟實力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廊坊供電公司在經營管理中認識到信息化領導力是傳統領導力概念中的一個重要維度,企業要科學發展,必須增強媒體意識。公司要求各個部門的領導要摒棄“遠離網絡雷區”這樣的錯誤認識,明確“網絡問政”是有利于消除問題的“盲點”與“死角”的。
人才是增強電力企業形象建設與傳播的關鍵所在。面對著人員缺乏的現狀,企業應該窮極思變,通過專職、引進、培訓等多種手段不斷加強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并且要求從業人員不僅應該對企業文化有深入的認識,而且還能夠掌握基本的宣傳與營銷能力。一直以來,廊坊供電公司從未放松對宣傳隊伍的培訓,增加新媒體業務后,公司更是加強了對宣傳人員在企業形象宣傳、營銷、危機公關等方面能力的培訓,尤其針對人員強調,不能以老腦筋做事情,不能一味地將傳統媒體的稿件搬到新媒體上就草草了事;不能只建立賬號卻不會用、不善用;發布信息時觀點的表達必須經得起推敲;不能在賬號回復中摻雜個人價值觀、個人情緒,要樹立電力企業既可信又親民的形象。

廊電之光 視頻號部分內容
公司充分發揮傳統新聞傳播的公信力,巧妙借助新媒體的力量,將“新”與“老”相結合,開通了“廊電之光”公眾號(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廊坊供電公司新媒體平臺),發布企業信息、展示企業文化,提供在線服務、互動交流等功能。利用短視頻、微電影等新形式展示企業文化、創新科技、優質服務等方面的企業形象,從而更好地吸引目標受眾的關注和興趣。加強與國網冀北電力抖音號、公眾號的緊密合作,發布惠民政策和信息,宣傳用電知識和節能減排等方面的知識,利用上級單位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優勢,拓展自身影響力,為轉型發展爭取更大的空間。通過舉辦公益活動、科普宣傳為契機,宣傳企業新媒體平臺,把客戶資源從電視機前、報紙前轉移到新媒體渠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