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甘肅蘭州供電公司 唐鉑滔 劉 毓 海曉燕 張有綺
電力企業要實現“降本增效”,必須著力進行電網大修項目管理,從多個維度核定造價控制和提升手段,挖掘項目成本發展規律,完善影響因素的嵌入。對此,本文探究電網大修項目影響因素識別手段和評審技術,以便實現對大修項目造價管理的精準管控。
電網大修項目造價影響因素識別,要從技術、設計、施工、投入運營等多個角度進行,梳理造價評審存在的問題,以便針對評審問題提出合理的優化建議,為后續電網大修項目造價精細化管控提供參考。
電網大修項目造價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6 個方面:(1 )設計因素,前期勘查設計不足也會引起項目造價成本的變動。設計因素主要控制對象是技術先進性和經濟合理性的統一,在保證電網大修項目建設質量的前提下,預估整體工程造價與概預算的偏差[1]。(2 )技術因素,電網大修項目技術大體可分為設備級和網絡級。設備級的主要對象是電網技改工程,如建設性質、電壓等級、變電站型式、項目占地面積以及進出線規模。網絡級的主要對象為線路技改工程、如輸電線電壓等級、路徑長度、導線和線材型式。(3 )施工因素,主要是指資源的實際值與目標值之間的偏差而造成的造價變動。(4 )設備材料,通過對過去5年設備購置費用對比可以發現,低電壓等級設備購置費用下降幅度相較于高電壓設備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修改造項目對造價的管控逐漸趨于精細化,逐漸向低電壓等級設備延伸[2]。(5 )環境因素,主要體現在土地資源的利用。由于土地資源日益緊張,導致變電站選址工作難度提升,站址變形、地質等條件的復雜性不斷提升。(6 )投入運營,主要是對電網大修項目的考核,在該階段是對投資者的審查,對工程造價的評審以及對工程建設成果的驗收。
利用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電網大修項目進行深度融合,對項目造價進行評審,從海量的造價數據中總結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和規律性,再利用模塊化和共享化模型算法部署造價評審,以便提高電網大修項目造價評審結果的準確性。
在評審初期階段,可利用自然語言對造價數據進行處理,并借助機器感知等技術處理高維度的、海量的原始數據,將非結構化數據轉化為標準化數據。同時,在對造價數據進行處理過程中,利用降維、聚類等方法,對數據進行預處理,獲取初始數據的影響因素,建立造價評審模型。
在基礎造價評審模型的基礎上,利用智能輔助評審程序提取影響造價的關鍵因素和技術特征,并構建與項目指標相匹配的指標結構數據集,然后利用機器學習技術計算造價指標,得出電網大修項目造價的變化趨勢,明確項目工程造價指標的變化速度。以數據為基礎,借助智能輔助評審系統提取影響因素。
借助電網大修項目造價數據來源,利用大數據、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對造價數據進行初步判斷,再經由深層次的分析,實現造價數據標準化,利用統一的評審尺度以及標準的評審結構,提升造價數據評審的效率和質量。將初期評審結果作為指標,提取各類造價指標作為可視化展示的基礎數據,生成標準化報告,將其輸入至項目造價數據庫中。
將造價數據庫作為依托,以造價指標體系為基準,橫向綜合服務應用為支撐,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微服務、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對造價數據處理的信息化和科學化,確保造價數據與電網大修項目保持一致。
待造價數據經過預處理、評審輔助以及大數據平臺處理分析后,利用算法分析造價數據等基礎性報告,得出影響造價的一系列信息,再對上述信息進行綜合評審,自動生成科學的評審報告,實現結果報告的標準化輸出。同時,在綜合評審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人工與智能決策的不平衡性,不可完全依賴智能的分析結果,要人工介入修正。
本次為探究某電網大修項目造價數據的影響因素以及評審技術,收集了該項目的歷史造價數據,并利用數據清理、分析和集成等手段對數據進行預處理,以便能夠在實證分析過程中,降低數據噪點,減少數據中的冗余信息,提升基礎數據處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某電網大修工程涉及了地耐力、污穢等級、變電站容量、出線回數、斷路器臺數、海拔、地形地貌、電壓等級、配電裝置形式以及高壓斷路器數量等因素。為實現對造價影響因素的有效識別,采用多元性回歸法對項目造價進行分析,篩選造價控制的主要因素,并在實證分析中,采用每個成分變量的相關系數作為指標,選擇其中變化幅度較大的變量系數,以便影響程度較高的因素,得出最優造價方案。
多元回歸分析法利用多元性線性回歸系數顯示了各個自變量,對110千伏電網工程大修造價影響的顯著性進行分析。通過多元回歸分析法的計算可以得出,其系數值越大則表示自變量因素與工程造價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其對工程造價能夠產生越大的影響。對于電網大修工程造價而言,系數越小,如系數小于0.3 則表示自變量與工程造價之間關系極為疏遠,對于工程造價會產生較小的影響。
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后,基于初步形成的整體因素,如主變臺數、地形地貌、海拔、線路回路數、設備材料價格以及導線橫截面積等,利用多元性回歸分析法集中篩選影響因素中的控制因素。從對主變量的識別中可以看出,海拔是否高于2 500 米,配置裝備形式、主變臺數等與電網大修項目造價呈線性回歸關系。通過擬合優度輸出結果可知,調整后的系統系數為0.653,說明分析得出的幾個主成分因素可以對電網大修項目成本造價產生53.4%的影響,其擬合程度較高。
根據多元性回歸分析法,進一步篩選出110 千伏電網大修項目造價的影響因素,海拔、配電裝置形式與低壓電容器。上述因素集的確定,能夠明確得出影響因素對電網大修工程造價的影響,基于此為實現對影響因素影響程度的排序,探求影響因素與造價之間的關系,通過定位影響因素與工程之間的量化關系,對相關系數關系進行解剖,用以揭示各個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為此,利用多元性回歸法篩選出顯著性因素的影響程度,將海拔、配電裝置形式與低壓電容器作為通徑分析的輸入因子,利用SPSS 軟件計算多元性回歸模型,并對通徑系數作和,得到如下通徑系數,可知低壓電容器>配電裝置形式>海拔(如表1)。

表1 主導因素通徑系數
本次研究通過對影響因素的梳理,開展電網技改工程造價評審的實證分析,采用多元性回歸方法對其進行分析,為電網大修項目造價分析的科學化研究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