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國宇出版有限公司 袁 航
從休寧縣溪口鎮往西南,沿著彎彎曲曲的鄉村公路,經過六十九道彎,便到達了一處世外桃源之所在——祖源村。
祖源村被群山環繞著,這里寧靜,安逸,散發著自然的魅力。在安徽眾多古村落里,相比宏村、西遞這樣的著名村落,祖源村并不是最耀眼的,但卻有其獨特的氣質與韻味。
祖源村并不大,常住人口僅有兩三百人。但祖源村處處是歷史,處處是文化。這個建于宋代的古村落有兩個姓氏,一個姓朱,一個姓項,而朱姓則與明代開國謀臣朱升有關。
關于祖源村的歷史,這里的人們都熟稔于心,隨便問一個村民,他都會滔滔不絕地講述祖源村的傳奇故事。據說,當年朱元璋率部南征北戰,久攻鄱陽不下。這時有人告訴朱元璋在迥溪有個叫朱升的教書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若有他的輔佐,一定能取勝。求賢若渴的朱元璋聽從了建議,于是騎著戰馬,從婺源翻山越嶺,過祖源直奔迥溪去拜訪朱升。朱元璋利用朱升的“螃蟹陣”,果然打敗了對手。后來他成為朱元璋的重要謀臣,朱升制定的九字方略——“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讓朱元璋戰勝了割據的群雄,成為明王朝的開國皇帝。在一次升朝時朱元璋問朱升的祖籍是哪里,朱升說他來自祖源村,意為開村之祖。而朱元璋第一次去拜訪朱升翻過的山嶺,稱為思賢嶺。
祖源村有1 200年的歷史,至今仍保存著較為原生態的面貌,緩緩地走在村里的石板路上,兩旁是一兩米高的石墻,石墻上深綠色的青苔一叢一叢地隨意生長,點綴著單調的石塊,使石墻別有一番風景。粉墻黛瓦的民居,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沿著古老的石板路一路往山上走去,行進到半山腰,便能看到生長了1 200 多年的紅豆杉,這株紅豆杉根莖爬伸方圓數十米,由于雨水的沖刷,有些根莖凸在地面上,猶如巨大的蚯蚓。樹干凹凸粗壯,兩個人合抱似乎都不能將它抱住。茂盛的枝丫往四周伸張開去,像一把巨大的綠傘。蔥翠細長的葉片,綠油油,水潤潤。經過了1 200 多年的風風雨雨,這株紅豆杉仍然傲然挺立,其強大的生命力讓人震撼。她是祖源村的見證者,也是祖源村的守護神。

站在古老的紅豆杉旁邊放眼望去,整個村子盡收眼底,村子狀如笊籬,笊籬是在水里撈東西的農具,村民認為這是聚財的意思,具有吉祥的意味。所以這座山也叫笊籬山,村里生產的特色農產品——菜籽油等用了“笊籬山”做商標。
祖源村一年四季都有美景,春天,層層梯田里,油菜花漫山遍野,肆意綻放,大地就像鋪著金黃的毯子,蜂飛蝶舞,好不熱鬧。夏季,鮮艷的雞冠花和鳳仙花搖曳生姿,小溪川流而繞過村莊,溪水清亮見底,成群的石斑魚在溪水里自由遨游,快活而自在。秋天,散落在村子四周的金桂盛開,香氣襲來,沁人心脾,不禁想起“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句詩來,深深感受到詩里表達的生氣與喜悅。冬天,大雪紛飛,徽式建筑特有的青色馬頭墻格外耀眼,群山靜默,柏樹、紅豆杉雪中挺立,又是一番動人景象。
靜靜地行走在村里的石板路上,遠處偶爾傳來幾聲雞鳴犬吠,小溪淙淙從旁邊流過,農家門口紅豆杉、桂花樹上藤蔓叢生,上面吊著南瓜、冬瓜、豆角,趴在庭院石頭上曬太陽的小花貓似睡非睡……這樣原生態的祖源村,讓人忘記喧囂,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