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在入行培訓中,還是開展心理咨詢時,面對剛開始踏上“家庭創傷恢復之旅”的來訪者,我都喜歡介紹健康家庭的基本特點。
如果我們連什么是健康的都說不清楚,就很難界定到底什么是不健康的。
聽上去健康家庭的特點應該很容易識別,但實際上,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有哪些因素可以讓一個家庭保持健康正常。
像“健康”或“不健康”這樣的詞已經變得稀松平常,很少有人能夠描述出具體的特點。
接下來我將介紹健康的家庭或社會系統的六個常見特點:

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員都有自己的隱私,所有的家庭成員都理解并尊重這一點。
在健康的家庭中,父母為孩子提供情感照顧,通過展現同情心、自制力,并以適當的方式來應對情緒、壓力為孩子提供示范。
孩子的角色是去學習這些方式。
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觀點,所有人都應尊重這一點,即使是大人做最后的決定,也要尊重并允許他人表達觀點。
如果在家庭中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不同的意見,孩子長大之后通常會迷失自我。
當一個人總是被教導該考慮些什么、如何考慮的時候,通常就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考慮。

家有家規,每個家庭有不同的規矩這很正常,但是不一致或者與年齡不符的規矩會令人困惑和混亂。
孩子們還在學習和成長,家長們對孩子的期待,以及家長對自己或其他成年人的期待應該有所不同。
以適合家庭成員年齡的方式,關注每個人的健康和福祉。
父母要為孩子提供情感關懷,而不是相反。
盡自己所能去滿足其他家庭成員的需求。
在一個健康家庭里,孩子在學習、成長過程中總是能夠感受到安全,哪怕他們犯了錯誤。
家里,愛是無條件的。即使犯了錯誤,也不會挑戰或威脅到自己的安全。
家庭成員都能夠理解我們在不斷地學習和成長。如果發生沖突,用適當和安全的方式去處理,成年人用適當的方式來處理分歧和爭議,給孩子做示范。
這些家庭會在經歷的錯誤中探索,來加深理解并改進,而不是因有人犯錯而羞辱他們。
孩子們明白如果他們有不可接受的行為會受到懲罰,但即便是犯了錯也會被原諒,而不是在多年之后仍然用這件事來指責他們。
花點時間來回想一下你的家庭史,你是否記得有以上的特征。經歷過原生家庭創傷的人們通常不會有這些感受。
以上6個特征只能給你一種思路——如果你的家中缺少上述任何一個特征,可能是一個不太健康的跡象。
單獨來看,你的原生家庭中缺少一個或多個上述特征并不表明家庭一定不健康。例如,關于孩子是否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動力(如文化、世代和其他因素)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不同家庭可能有各自的看法。
上述特征也不必同時存在,一個健康的家庭并不需要同時擁有全部的這些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