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 譚麗君
隨著互聯網與移動技術的飛速發展,Web前端開發技術在網站、智能終端、移動APP、物聯網、響應式開發等領域廣泛應用,Web前端開發就業前景廣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大,但目前高職院校開設的《Web前端開發》課程教學內容比較陳舊,與行業脫節,跟不上行業發展,學生畢業時達不到從事Web前端開發的職業能力,供需矛盾突出。亟需對《Web前端開發》課程進行改革研究。
隨著Web前端技術的高速發展,Web前端開發工作早已不是編寫幾個簡單的靜態頁面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實現復雜的用戶界面和的業務邏輯,學生只掌握HTML+CSS+JavaScript,是無法滿足崗位需求,必須要掌握前端框架技術Vue。但是大部分高職院校把HTML+CSS+JavaScript和前端框架技術Vue,分成兩門課程,兩門課程嚴重脫節,大部分老師不講如何使用Vue框架技術應用到Web前端開發項目中,導致學生所學技能,不能滿足目前Web前端開發的業務邏輯以及高效率,達不到企業崗位要求。
目前,高職《Web前端開發》課程,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大部分仍然采用傳統的知識點類型劃分章節的模式,教學內容局限于各個命令、語法的基礎使用,沒有對接Web前端開發項目工作流程,缺少項目化的教學內容,學生不知道在真實項目中如何運用HTML+CSS+JavaScript和Vue技術。
傳統授課中教學模式單一,信息化教學手段匱乏,教師在講解案例時,直接講代碼,沒有將復雜的代碼進行分解和形象化,沒有讓學習的知識通俗易懂,學生學習有難度,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互動性不足、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目前,很多學校的《Web前端開發》課程考核方案中,仍然是平時成績占40%+期末考核占60%的模式,其中平時成績只包括學生上課考勤和完成課后作業情況,期末考核占比較大,缺乏有效的過程性評價。這種考核機制偏重期末考核,忽視整個學習過程,就會忽略對學生學習態度、課堂表現、職業技能、創新思維能力的考核,從而不利于對學生綜合水平的考察。
對接崗位需求是高職課程開發的基礎,所以,必須要對企業崗位的需求進行調查研究,否則開發出來的課程會與企業需求脫節。在BOSS直聘網站上,搜索“Web前端開發”關鍵詞,學歷要求為大專,從大量的搜索到的結果中發現,大部分企業都要求熟練掌握HTML、CSS、JavaScript前端開發技術,熟悉前端主流技術框架Vue,有相關項目經驗者優先。
《Web 前端開發》課程內容要對接Web前端開發崗位需求,就必須重組教學內容,在原有的HTML+CSS+JavaScript技術之上,加上主流框架技術Vue。并且,教學內容結構應打破傳統的知識點類型劃分章節的模式,將課程內容按項目式重構,每個項目分解到各個任務中,以實現“崗課融通”。
“Web 前端開發”證書成為首批啟動的“1+X”5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之一,已在全國試點院校中全面推廣。Web 前端開發職業技能分為初、中、高3 個等級,初級和中級適合職業院校,高級適合應用型本科。其中初級證書要求具有靜態網頁開發能力,中級證書要求具有動態網頁設計開發能力,高級證書要求具有復雜網頁設計開發能力和網站架構設計規劃能力。本課程所涉及的考證內容包括:靜態網頁制作、網頁編程,從事響應式網頁開發、Web前后端數據交互。因此,在《Web前端開發》課程中應在教學內容上融入“1+X”證書考試的內容,學生學習本課程后,可以直接報名參加考證,實現“課證融通”。
《Web前端開發》課程對應貴州省技能大賽賽項是“移動應用開發”,本賽項面向產業主流技術,通過完成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使參賽選手熟悉并掌握世界技能大賽的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因此,在《Web前端開發》課程中應融入技能大賽的相關知識點,比如:主流框架Vue,使用axios進行網絡請求,通過后臺提供的接口快速接入數據。將技能大賽內容融入課程,讓技能大賽不再僅僅是小部分學生的提升拔高,實現“課賽融通”。
教學時盡量避免使用深奧的專業術語,而是采用簡潔易懂的表達方式,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多用表格、圖解、思維導圖框架分析的方式,將抽象問題形象化。講解案例時,不是直接講代碼,而是用框架分析法,將復雜的代碼進行分解和形象化,以便學生能又快又好地學懂弄懂、輕松上手,并能實踐操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3.1.1 課程性質與任務
本課程是軟件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開課時間為高職第二學期,每周6學時,共 102 學時,前導課程為《高級程序設計語言(C語言)》,后續課程為《MySql數據庫》、《PHP程序設計》。在專業課程體系中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
本課程內容面向Web 前端開發崗位,依托產教深度融合新模式,引入新技術,融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要求,對接技能大賽要求,實現“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以立德樹人為引領,培養學生掌握Web前端開發的流程,使用框架技術快速高效實現Web前端開發。
3.1.2 課程要求與目標
《Web前端開發》課程的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技并修、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一)素質目標
1.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態度,具備將知識與技能遷移應用的能力;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職業生涯規劃能力;
2.具備團隊協作、誠實守信等優良品質,能合理地協調社會關系、人際關系;
3.培養勞動光榮、技能寶貴的勞動意識;
4.具備明規守則、嚴謹細致的職業素養和敢闖會創、務實擔當的職業精神;
5.培養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精益求精的新時代工匠精神,樹立科技報國信念。
(二)知識目標
1.熟悉HTML中常用標簽及屬性;
2.熟悉CSS中常用樣式設置、彈性布局、自定義動畫;
3.熟悉JavaScript中變量、數組、對象、方法、事件;
4.熟悉Vue前端框架基礎知識、本地應用、網絡應用、綜合應用。
(三)能力目標
1.熟練使用HTML標簽進行頁面架構;
2.熟練使用CSS實現美化頁面的效果;
3.熟練JavaScript使用實現交互式效果。
4.熟練使用Vue前端框架技術實現響應式數據驅動;
5.熟練使用axios進行網絡請求;
6.熟練使用后臺提供的接口快速接入數據的能力;
《Web 前端開發》課程是軟件技術專業學生必修內容,旨在培養學生能具備Web 前端開發工作崗位的能力。本課程的開發依托產教深度融合模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結合崗位和專業特點,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工作任務為載體,將課程重構為制作古詩詞欣賞頁面、制作黃果樹瀑布圖文宣傳頁、制作志愿者信息登記表、制作貴州美食頁面、制作紅色電影展播頁面、制作貴州美景頁面、制作購物計數器、制作圖片切換、制作貴州村超賽項記事本、制作貴州避暑景點頁面數據加載十個項目。

廢棄傳統的單一評價模式,采用過程性評價占比70%+綜合性評價占比30%的模式,其中過程性評價,評價學生在整個課程學習中,對主要核心技能的掌握情況,突出學生自身的學習活動,學生通過過程性評價,完成了學習目標并獲得滿足感。有助于激勵和引導學生的學習。并且,教師可以通過過程性評價,發現學生容易出錯和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技能,找到學生學習的困難所在,有助于教師修改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同時,也會發現很多同學的創新想法,教師給予表揚和支持。
首先整理出《Web 前端開發》課程的核心內容,包括核心知識點和核心技能項目,然后根據核心內容制定課程考核方案,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其中,過程性評價包括平時考核(考勤和作業)和4次過程考核。通過評價實現對學生學習態度、課堂表現、職業技能、創新思維能力的考核,達到對學生綜合水平考察的目的。
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Web前端開發》課程教改,在我校從2022年開始實施,已有3個學期,學生在學校能直接學到最新行業技術,增強了學生對Web前端開發項目的實踐操作,學習效率顯著提高,有效提升學生編碼能力與職業素養,提高Web前端開發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