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鄒孝聽 通訊員 袁軒

1場開幕式主論壇、1場頒獎儀式、14場平行論壇、24場數字金融項目路演、1場供需對接……11月2日,第五屆中新(蘇州)數字金融應用博覽會、2023金融科技大會(以下簡稱“2023蘇州金博會”)在蘇州工業園區開幕,多維度、多形式探討數字金融發展新方向,為數字金融注入智慧與活力。
蘇州金博會已發展成為國內數字金融產業交流的重要平臺,本屆大會延續“讓金融更科技”的內核,突出“專業化、數字化、普適化、趣味化、國際化”五大特色,將進一步助力蘇州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數字金融之城,更好地以金融創新服務科技創新、以數字金融服務數字經濟。

作為中新合作橋頭堡、改革開放試驗田,蘇州工業園區緊跟國家金融改革步伐,不斷提升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拓展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數字金融產業已初步形成了先發優勢,通過中新協調理事會等平臺,不斷深化中新金融領域的創新合作,有力支持園區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幕式上,一批數字金融領域的創新成果簽約落地。
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與蘇州市金融科技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自2019年首屆中新(蘇州)金融科技博覽會以來,兩個協會始終保持友好合作,今年更是加強互動,新加坡企業代表團來蘇參展,蘇州企業代表團也將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展示最新金融科技成果。未來,雙方將更好地搭建蘇州與新加坡企業間交流和合作的平臺,建立有效溝通機制,發揮地區優勢,共同推動雙方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與蘇州工業園區金融發展和風險防范局開展合作簽約,將進一步發揮中國金融認證中心在數字金融領域的服務供給,攜手助推園區數字金融領域的產業發展。
隨著金融信創工作深入推進,金融機構應用場景需求不斷凸顯,急需更多平臺促進資源有效整合。現場,金電信息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新建元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蘇州新建元和融科技有限公司進行金融信創戰略合作簽約。下一步,三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重點圍繞金融科技和金融信創的重點領域開展全面深入合作,共同打造長三角地區的金融科技和金融信創示范性應用高地。
自2019年起舉辦至今,蘇州金博會形成了“展、會、賽、行”四大方向的品牌化活動,成為數字金融跨領域交流極具影響力的盛會。

11月3日下午,第十四屆金融科技創新獎頒獎儀式舉行,379個獎項重磅揭曉,點燃數字金融創新熱情;11月4日,大會舉行閉幕式,為恒豐銀行科技金融創新實驗室揭牌、為陽澄數谷金融創新服務示范街區授牌,并頒發“最受歡迎展臺獎”“特別鳴謝單位獎”“同心聚力五周年特別感謝獎”。
數字金融實驗室是數字金融生態體系的重要一環,蘇州在全國率先出臺《蘇州市促進數字金融實驗室發展實施細則(試行)》,規范實驗室健康發展和規范創新,通過產出高水平數字金融理論和應用研究,吸引和培養優秀數字金融人才,實現更多科研成果產出和轉化,賦能數字金融產業發展。現場,恒豐銀行科技金融創新實驗室正式揭牌,園區再添一家數字金融實驗室。
陽澄數谷是園區發力數字經濟的重要載體,依托園區現有數字金融產業基礎,承擔金融科技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使命。陽澄數谷核心啟動區南岸新地聚焦數字金融領域的招商及生態培育,截至目前,已招引多家數字金融領域內頭部企業落地,包括東吳證券數創中心、鼎信榮科技、醫信科技等,同時項目也已全部布局數字人民幣創新消費場景。活動為陽澄數谷金融創新服務示范街區授牌,將進一步提升陽澄數谷數字金融集聚品牌影響力,更好實現數字金融載體支撐職能,助力園區數字經濟企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在三天的時間內,大會圍繞“加快數字化轉型,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提升數智化服務能力”等主題,舉辦包括數字金融人才發展高端論壇、新建元數字生態發展大會等主題大會、頒獎、展覽等系列活動。12000平方米的數字金融展參展機構和企業超百家,包括建設銀行、新華三集團、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涉及數字金融服務、金融科技技術、金融制造業、金融信創等多種領域,同時特設初創科技企業標攤、蘇州數字金融成果展示區、2.0城市廣場數幣消費區。
作為全市的金融高地,園區多措并舉,不斷提升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拓展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推動數字金融產業多層次協同發展,大力招引持牌金融機構,形成數字金融多元集聚,積極構建數字金融生態圈,引導創新資本加大服務園區的力度,數字金融產業已初步形成先發優勢。
未來,園區將進一步搶抓全球數字金融加速發展的重要機遇,借助中新合作平臺,不斷完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搭建金融與科技跨領域交流平臺,持續推動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深化金融領域的開放創新,全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區域金融中心高地和長三角產業資本中心核心承載區。


Have a look:
蘇州始終把數字金融作為未來產業的重要方向來培育打造,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務力度,集中力量建設全國領先的數字金融產業集聚區和相關金融產業特色發展區,獲得了業內資深人士的頗高評價。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黃嘉均——
一直以來,新加坡積極擴大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目前有1400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和40多個致力于金融服務創新的實驗室。中新兩國的合作優勢為兩國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公司和科技平臺之間的合作帶來了機遇,兩國企業可以攜手合作,積極推動金融數字化轉型。未來,希望雙方繼續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努力,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的有效性、精準度,為金融數字化轉型做出新貢獻,推動中新兩國數字金融領域的交流合作達到新高峰。
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賈拓——
近年來,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積極貫徹新階段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提出的數字驅動、智慧為民、綠色低碳、公平普惠的原則,持續強化金融科技審慎監管,指導金融機構利用數據和技術手段創新服務實體經濟。同時,緊抓金融科技項目發展,積極運用創新型監管工具,并通過金融會展高峰論壇等形式,加強對現有科技成果的持續關注、研究運用和推廣,推動江蘇省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發展。希望通過金融科技+的模式,持續推進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造福人民群眾,為長江經濟帶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中國金融電子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逢民——
金融業將多種新興技術廣泛用于構建生態場景、風險控制、反欺詐、精準營銷等領域,為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發揮科技賦能作用。從賦能業務到系統能力升級,從數字化轉型到數字化經營,金融業積極搶抓窗口期,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競爭中不斷塑造新動能。借助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精加工”,金融業實現了海量數據的科技賦能,從而助力客戶服務“千人千面、極致體驗”,內部運營“高效集約、靈活便捷”,經營管理“精準度量、科學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