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溱
公務員的所作所為,在廣大群眾眼里,就是政府的形象,社會風氣的風向標。熱心、耐心、暖心、愛心,是一個樣,冷淡、無情、傲慢、驕橫又是一個樣。
日前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聯合開展2023年“最美公務員”評選活動,旨在遴選一批“最美公務員”,并以他們為榜樣,激勵動員廣大公務員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履職盡責,真抓實干,以高質量工作助推高質量發展。
美,在人們心目中是漂亮,好看的代名詞。現實中“美”除了表現事物上的具體化,還經常被引申為抽象化,賦予特殊的意義。愛美之心人人有之,“最美公務員”無疑是指那些最惹人喜愛和受歡迎的人。
公務員隸屬“體制內”,是黨的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人民的公仆。我們國家能夠繁榮昌盛,人民能夠安居樂業,黨的事業能夠蓬勃發展,這支龐大而忠誠的隊伍功不可沒。可以說,如果沒有這支隊伍和群體的勤奮努力、積極作為,我們國家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公務員心系人民,這點毋庸置疑。黨的宗旨決定,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福利,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作為黨領導下的“體制內”一員,自然要與黨的最高目標相一致。因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公務員的責任與義務。
怎樣才能更好地履行黨和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怎樣才能讓人民群眾滿意?這是每一位公務員必須思考和實踐的課題。一大批優秀公務員典型,用自己的行為作了完美的詮釋。他們在政治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外,在職責上,立足本職崗位敢擔當、善作為,清正廉潔,干實事、求實效,業績顯著,具有良好的公仆形象,深得群眾的贊揚和擁護。
美不美,對群眾而言,關鍵看行動,看結果。真心對待每一名群眾、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是當好人民公仆的基本要求。然而個別地方個別部門個別人員,連這一點都勉為其難,令人大失所望。最近朋友去當地行政大廳辦理女兒居留簽證業務。以往朋友去辦過類似業務,辦事人員很耐心也很熱情,手續齊全很快就檢驗通過了。但這一次遇上了“麻煩”。窗口里的辦事人員先是對朋友提供的外文證明看了半天,然后又向朋友提出要上次到有關部門開具的證明原件。朋友一聽滿臉錯愕:外文證明上事由寫得清清楚楚啊?另外上次有關部門開具的證明原件已經上交了,電腦里有記錄一查就應該清楚。然而那位辦事人員不聽解釋,把材料推出窗口,讓朋友湊齊材料改日再來。朋友急了,排了一上午隊已經疲憊不堪,再說材料應該也是齊全的,為什么還要再來一次?于是好言相告,以前就是這么辦的。但對方一聽滿臉不高興地說,以前誰給辦的他不管,他就這么辦。朋友簡直要氣炸了,但又不敢得罪。只好重新抽了號再重排隊。結果換了窗口,很順利地辦完了。事后朋友了解到,那位辦事人員,看不懂外文,但又不愿承認,所以故意“挑刺”,以掩飾自己的“無知”。其實辦事人員并不都外語過關,但人家能夠耐心聽解釋,然后檢查核對,這樣的結果就大相徑庭。
公務員的所作所為,在廣大群眾眼里,就是政府的形象,社會風氣的風向標。熱心、耐心、暖心、愛心,是一個樣,冷淡、無情、傲慢、驕橫又是一個樣。群眾的要求實際并不高,心里有,設身處地,換位思考,能做到這些就很滿意了。
“最美”,并不意味著完美無缺,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品質和力量的彰顯,其內涵就是真心誠意。它感召和影響著廣大的公務員,在各自的實踐中,自覺去造就美好的品質,凝聚向善的力量,讓每個人都成為“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