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慧
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是指幼兒園教師在其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內在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態度,不斷更新、演進和完善的持續性過程。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直接影響幼兒的啟蒙和身心發展。基于此,幼兒園應大力開展園本研修,構建適合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題式園本研修,幫助教師快速成長,以更好地滿足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進一步提高農村幼兒園的辦學質量。
一、問題的提出
(一)相關背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第三章“學前教育”部分明確提出,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努力提高農村學前教育普及程度。2012年,教育部出臺《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文件明確提出,幼兒園要開展園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規范化的園本研修有助于推進農村幼兒園穩步發展,使農村學前教育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需求。振興鄉村教育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部分。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在這種背景下,各幼兒園開始了園本研修實踐,助推教師發展,提高教學質量。
(二)農村學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專業素養有待提升。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學前教育的普及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農村幼兒園的數量也增加了許多,對優質幼兒園教師的需求量也逐漸上升。由于農村幼兒園所處地理位置較偏,且有相關政策的支持,農村幼兒園教師基本上是編外人員,教師隊伍不穩定,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2.教師教研興致不高,缺乏內在學習動機。農村幼兒園教師在初期樂于參加教研活動,但部分教師認為自身在教研活動中學到的東西難以運用到實踐中,導致他們對教研活動的熱情逐漸降低。部分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教師認為每次教研的主題都是相同的,教研活動沒有新意,只負責聽就可以了。
3.教研反思敷衍了事,教師缺乏成果意識。在教研活動結束后,農村幼兒園雖然要求教師進行反思總結,梳理自己在教研活動中獲得的新認識,但是部分教師只是簡單地羅列每次教研的要點,并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對教研成果進行持續性的反思、梳理、總結。
4.教研活動浮于表面,教與研出現脫節。在農村幼兒園教研活動中,雖然教師能夠各抒己見,但是部分教師在交流中只羅列一些觀點,并沒有從其他教師的分享中獲取信息,這使得教師之間沒有產生思維碰撞,沒有進行真正的互動,最終也難以形成統一的觀點。同時,部分教研活動的組織者沒有將參與者的觀點進行梳理、歸納、追蹤,這樣就無法在教學實踐中對相關觀點進行驗證,導致教與研出現脫節。
二、開展主題式園本研修的過程與方法
(一)規劃先行
筆者所在幼兒園根據園所發展現狀和相關政策文件精神,初步確定了研修主題,并制定了明確的園本研修目標:一是滿足農村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二是在研修實踐中積累優質資源。
此外,筆者所在幼兒園還認真解讀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分析了與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相關的資料文獻,并發放了問卷,調查了教師專業的發展現狀。
(二)研究初探
為了提升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養,結合前期調查,筆者所在幼兒園提出要夯實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并巧妙地依托信息化資源,初步建立幼兒教育共同體,組織教師對相應的內容進行交流、互動、研討,共同研究分析幼兒園課程及教材。
(三)精準定位
結合前期研修現狀和專家指導,筆者所在幼兒園將研修主題精準定位為“構建‘一研一問三步法模式,助推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設計了針對不同發展層次教師的研修路徑,制定了分層研修方案,提出了不同層次教師在園在崗的研修策略,如:針對新教師,重“扶”;針對青年教師,重“破”;針對骨干型教師,重“研”;等等。此外,筆者所在幼兒園還制定了明確的評價方案,為客觀公正地評價園本研修效果提供依據。
(四)方案優化
1.“一研一問三步法”的遷移運用。除了在教研活動中運用“一研一問三步法”,筆者所在幼兒園在實踐中發現該方法同樣適用于幼兒的主題探索過程。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點,支持、引導幼兒深入探究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并把幼兒的學習軌跡及活動過程呈現在主題墻上,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2.課題引領,深度研修。筆者所在幼兒園始終堅持“科研興園,以研促教”的發展方向。當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遇到問題時,筆者所在幼兒園會鼓勵教師進行課題立項,把“一研一問三步法”運用到課題研究中,不斷完善研修方案,解決問題。
(五)檢驗成效
筆者所在幼兒園通過組織教師開展公開課活動來檢驗研修效果,并就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讓教師運用“一研一問三步法”模式進行深入研討。此外,筆者所在幼兒園還通過開展線上教研分享活動、與姐妹園結對子等方式組織教師對園本研修進行交流。
(六)總結提煉
一是收集整理園本研修的相關資料;二是構建論文集、優秀活動設計集、優秀案例集、幼兒作品集等成果體系,不斷轉化并推廣教育科研成果;三是提煉園本研修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并向姐妹園、幫扶幼兒園及結對幼兒園推廣。
三、基于主題式園本研修助推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實施途徑
(一)構建基于問題的循證研修模式
在研究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研修模式的過程中,筆者所在幼兒園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逐漸形成了“發現問題—思考設計—行動研究—發現新問題”的研究思路。
1.確定研修主題:“一研”。筆者所在幼兒園每次圍繞一個主題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專題研討交流活動。在確定研修主題的過程中,教師記錄和收集自己看到、遇到的問題,并向年級組長進行匯報。接著,年級組長對這些問題進行分類歸檔,保教主任根據幼兒園保教工作開展情況,從中選出下學期或者下半學年的教研活動主題。
2.問題導向:“一問”。教研活動的開展旨在讓教師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運用自身的實踐經驗,解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實際問題,這意味著教師要在研修主題下,尋找問題、聚焦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研討過程:“三步法”。第一步是交流研討。在研討過程中,筆者所在幼兒園要求教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各成員發表自己的看法,由小組組長負責整理、歸納,形成具體可操作的行動方案,每組派一名代表進行分享。第二步是反思提煉。只有在實踐和反思中,才能夠發現新的問題,繼續進行探究、改進,從而獲得新的成長。第三步是展示提升。在教師存在困惑時,筆者所在幼兒園往往會邀請專家入園診斷,對癥下藥,幫助教師將實踐成果提升到理論層次。
(二)探索以教師為本的分層研修策略
1.針對新教師的研修活動。教齡為1~3年的新教師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注重自己在幼兒、同事及領導心中的地位。筆者所在幼兒園結合新教師的特點,將研修重點放在幫助其擺脫入職焦慮上,幫助他們建立良性循環的專業發展路徑。筆者所在幼兒園通常采取開展教師沙龍活動的方式,并通過傾聽、分享、鼓勵這三個步驟幫助新教師擺脫焦慮心理。首先,傾聽新教師的煩惱,使其感到自己是被接納的;其次,在場的其他教師分享自己的經歷和處理方法,引發共鳴;最后,鼓勵新教師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膽嘗試。
2.針對青年教師的研修活動。相比新教師,教齡為4~5年的部分青年教師在參與教研活動時有抵觸心理,不會采取實際行動應對教育變革。針對以上情況,筆者所在幼兒園讓青年教師在教研中從自己熟悉的工作入手,通過小步調調整,讓青年教師產生“我也有發展”的感受。筆者所在幼兒園的教研組積極培訓和指導青年教師,通過集體備課、觀摩課例、課后點評、反思總結等環節,讓青年教師產生“我也是能夠勝任的”的感受,為他們注入繼續向前走的動力。
3.針對骨干教師的研修活動。教齡為6~7年的骨干教師具有一定的學科專業知識基礎和教學基本功,成長對于他們而言不是簡單地吸納新觀念,而是要創新原有教育方法。骨干教師要認真思考“當下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做的結果如何?”等問題。筆者所在幼兒園的教研組按照骨干教師自己制定的目標、計劃,定期組織教師進行自我驗證、評估,以確認目標和計劃的達成度及出現問題的原因,通過邊學習、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邊提高的方式,推動骨干教師的快速成長。
4.針對學科帶頭人的研修活動。教齡為8~10年的學科帶頭人業務水平高,創新能力強,具備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筆者所在幼兒園定期安排這些教師外出參觀,讓他們向名園名師學習,為其形成自身的教學特色打好基礎,并鼓勵他們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出發,結合當前幼教改革的熱點,積極申報課題,參與課題研究。
5.針對名師的研修活動。筆者所在幼兒園為教齡10年以上的名師構建了開放、高效的成長舞臺,為其提供各級各類學習、進修、研討的機會,讓他們在研討活動中就教學方法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切磋交流。在外出參加交流活動后,這些教師要及時總結、反思和撰寫學習體會,并在全園內上示范匯報課。此外,筆者所在幼兒園定期對名師進行考評,以更好地促進其專業發展。
四、主題式園本研修活動的開展效果
(一)構建教師專業成長的研修模式
筆者所在幼兒園將“基于問題的學習(PBL)”運用于教師研修,構建了“一研一問三步法”研修模式。在該研修模式中,問題是研修的核心點,教師是研修的主體,研修過程循環推進,每一個研修循環都是以問題的提出為起點,以問題的解決為終點,推動教師在自我反思、同行互動和專家引領三位一體的教研過程中快速成長。
(二)探索以教師為本的分層研修策略
根據教師從事幼教工作時間的長短,筆者所在幼兒園將教師劃分為新教師、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和名師五個層次,對不同層次教師制定相應的培養計劃,并采取不同的研修策略。在分層研修的過程中,筆者所在幼兒園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將“一研一問三步法”運用其中。這使得園本研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得到增強,不同層次的教師得到了專業發展。
(三)教師參與園本研修的積極性顯著提高
園本研修活動是“寫方案”“曬過程”“挑問題”“化意見”的頭腦風暴式實戰演練過程,包括觀摩、參與、討論、點評、分享和反思等環節。筆者所在幼兒園的教師從原來的低頭沉默到嘗試發言,再到后來的侃侃而談,其參與園本研修的積極性顯著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四)形成了科學系統的研修評價方案
要想客觀公正地評價園本研修活動的效果,就要制訂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方案。筆者所在幼兒園堅持以人為本的評價理念,將激勵性原則、自我評價原則、過程性原則和合作平等原則作為評價原則,采用現場觀摩、資料展示、教師座談、問卷調查或幼兒發展測評等評價手段,從研修主題與準備、過程與體驗、結果與成果、時間效率等評價指標出發,評價教師在園本研修活動中的專業發展情況。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