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揚

遼寧省鄉村振興科技特派團藍莓首席特派員黃國輝是遼東學院農學院院長、中國園藝學會小漿果分會副理事長、遼寧省藍莓新品種選育及采后處理實驗室主任、丹東市藍莓協會理事長。他在結合丹東地區地域特點研判未來果樹市場情況后,將小漿果藍莓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引進丹東,帶領遼東學院小漿果研究團隊為遼東地區開拓出一片致富產業,開啟了用小漿果鋪就遼東鄉村振興之路的實踐與奮斗。據統計,僅從2019年到2021年的三年間,黃國輝及其團隊的科技成果在遼寧地區應用所獲得的總產值就達80億元以上,新增利潤22.8億元。
引進藍莓新品種
“2006年回來后,我一直在琢磨,丹東地區的園藝產業發展優勢是什么?”在智利訪學期間,黃國輝接觸并了解到了藍莓栽培技術,經過認真考察,他認為藍莓比較適合遼寧丹東地區栽種。十多年前,丹東乃至遼寧地區的藍莓產業剛剛開始,很多技術難題亟待解決。為此,黃國輝針對丹東地區的地域優勢及果樹產業現狀,帶領遼東學院小漿果研究團隊圍繞基礎及應用基礎研究、評價與新品種選育、生產服務、集中培訓等方面,開展了小漿果基質栽培技術研究、水肥一體化技術研究、土壤調控技術研究、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等多項技術科研工作,為當地藍莓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要發展藍莓產業,品種是關鍵。在種質資源收集、評價與新品種選育方面,黃國輝帶領團隊收集了藍莓種質資源125份,通過種質資源圃種植和組培離體形式進行保存,并對收集的藍莓種質資源開展鑒定、評價、雜交育種工作,初選優良單株184個。
他引進的藍莓新品種“瑞卡(Reka)”和“普魯(Puru)” 分別通過遼寧省種子管理局審定備案,填補了遼寧省在藍莓品種選育方面的空白。同時選育的藍莓新品系“H5”,配合自主研發的基質栽培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首次實現在遼寧地區將北方溫室藍莓成熟期提前至1月底,極大提高了遼東地區溫室藍莓產值。
打造小漿果核心產區
“第一批溫室頭茬藍莓鮮果已運抵廣州和上海,即將通過快遞起售。”2017年4月,丹東鳳城市一家藍莓加工企業通過微信公眾號向全國消費者發布了這條令人振奮的消息。企業負責人李曉晨說:“這些種植戶幾乎都是黃國輝教授手把手指導的,為了這批藍莓能夠長得好,教授不知跑了多少次,比自己種藍莓還要上心。”
多年來,黃國輝秉承服務“三農”一線的精神,率領團隊通過技術培訓講座、現場拉練會、現場技術指導、組織小漿果種植戶外出學習、邀請行業專家進行現場交流、建立技術交流群和新媒體平臺等多種方式,成功將小漿果新品種的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到生產一線。
“2012年至今,我們共舉辦技術培訓班及現場技術觀摩培訓會180余次,培訓農民技術員 ?1.35萬余人次,團隊深入現場指導1000余次,發放技術材料4500余份,解決技術難題300余個。”黃國輝介紹,團隊先后在遼寧、山東、吉林等地建立小漿果生產示范基地1.5萬余畝,種苗繁育中心1000余畝,推廣應用新技術栽培小漿果15萬余畝,累計生產小漿果果實達10萬余噸,生產苗木1000萬余株,為農戶提供就業崗位超過4萬個,藍莓品種及關鍵栽培技術應用面積約占全國藍莓栽培面積的1/4。
在黃國輝的努力下,如今,丹東地區藍莓園的整體栽培標準和管理水平全國領先,藍莓產量占全國產量25%以上,軟棗獼猴桃等小漿果產量占全國產量的80%以上,丹東已成為我國小漿果的核心產區,年均創造經濟效益2億余元。
搭建產業創業孵化平臺
為持續助力遼東地區鄉村振興,黃國輝及其團隊始終堅持“科教下鄉”,將農村、農業、農民急需的科學技術及時有效地傳播到位,使科教與“三農”之間實現雙向直通,良性互動。
團隊依托國家級遼東學院小漿果星創天地、遼寧省藍莓新品種育種與采后處理重點實驗室以及遼寧省教育廳遼東地區藍莓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將推廣小漿果組織培養、種苗繁育、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與產品銷售、“互聯網+”及人才培訓融為一體,建立了遼東學院小漿果產業創業孵化平臺。目前,在黃國輝及其團隊的統籌協調下,遼寧(丹東)小漿果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4家科研單位、丹東市藍莓協會等2個地方性小漿果協會、丹東瀚林藍莓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農業企業以及240家小漿果種植戶已全部入駐平臺。
小漿果產業創業孵化平臺各項功能與產業密切連接,有利于充分發揮資源、技術、人才優勢,為企業、農場主、農戶、有種植意向的貧困戶等提供技術支持,向返鄉大學生、有意向創業的畢業生提供實用的專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機會。
同時,為充分開展農業實用技術推廣示范,引領企業和農民致富奔小康,切實起到“成果轉化實、帶動面廣、精準度高”的示范帶動作用,黃國輝及其團隊還培養打造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幫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以遼東學院農學院園藝專業的小漿果栽培特色課程為教育基礎,為遼寧省科技特派活動的“農民技術員培訓工程”開設了小漿果栽培專業。
多年來,在黃國輝帶領下,研究團隊通過遼寧省鳳城市小漿果省級科技特派團、遼寧省寬甸縣科技特派團、遼寧省遼東學院特派員工作團、遼寧省寬甸縣藍莓鄉村振興科技特派團和省級科技特派項目,組織成員深入基層積極開展技術幫扶,持續為地方小漿果產業發展助力。
“兩腳沾泥,躬身傳技。”果農眼中的黃國輝絲毫沒有大專家的架子。“做農業就要腳踏實地,離開了土地我什么都不是。”面對成績和贊譽,黃國輝不僅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