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業職業學院 王秀紅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 王雪穎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的提高,國內鄉村旅游市場需求也從最初的低層次鄉村觀光旅游逐步向鄉村休閑娛樂、康體度假以及研學體驗等高端需求轉變。與國內鄉村旅游需求市場的變化不相適應的是國內鄉村旅游市場所提供的旅游產品更新滯后,導致鄉村旅游供給側與需求側的矛盾愈加突出,從而倒逼鄉村旅游供給側的產品更新。
本研究基于鄉村旅游真實性的研究,以旅游客觀真實性、旅游建構真實性、旅游存在真實性和旅游后現代真實性等四種旅游真實性類型為研究框架,采用直接調查法,以鄭州沙窩景區為案例點,對親子型鄉村游景區旅游者旅游真實性進行研究,以期為親子型鄉村游景區的產品提升提供市場適應性調整思路。
2019年5月3日,課題組成員對鄭州沙窩景區就近進行游客調查,共發放問卷210 份,回收210 份,有效問卷200份,問卷有效率95.24%。鄭州沙窩景區人口統計學特征總體表現為:女性、已婚人士居多,18 歲至45 歲占主體,人均收入10000元以下的低收入階層占比較大,學歷分布以大專以上的高學歷層次為主,成員組成以家庭出游為主的特點。
鄭州沙窩(親子型鄉村游景區)旅游者的旅游真實性(表1)表現為“存在真實性”占比偏高,而“后現代真實性”、“建構真實性”和“原真真實性”占比明顯偏低,說明親子型鄉村游景區旅游者更在意的是自身和孩子的旅游體驗[1-2]。
表1 鄭州沙窩景區鄉村旅游者旅游真實性類別分布表
旅游者的人口統計學特征包含旅游者的性別、婚姻狀況、年齡、受教育狀況、家庭收入狀況以及旅行方式等。
鄭州雁鳴湖沙窩(親子型鄉村游景區)鄉村旅游者性別與旅游真實性類別相關性(表2)表現為:男女均表現為存在真實性占比稍高,而后現代真實性、原真真實性和建構真實性占比較低。女性旅游者的后現代真實性和建構真實性以及男性旅游者的存在真實性和原真真實性占比相對更高,一方面說明親子型鄉村游景區旅游者更在意的是自身的旅游體驗,另一方面也說明親子型鄉村游景區旅游者中男性旅游者更注重自身的真實旅游體驗,更在意物品的原物真假,而女性旅游者相對更注重自身的旅游真實的自我想象的意念建構,有意模糊原物和仿品之間的界限[3]。
表2 鄭州沙窩景區鄉村旅游者性別與旅游真實性相關性
鄭州雁鳴湖沙窩(親子型鄉村游景區)鄉村旅游者婚姻狀況與旅游真實性類別相關性(表3)表現為:已婚、未婚和離異旅游者的存在真實性占比較高,而后現代真實性性、建構真實性和原真真實性占比均較低。未婚旅游者相對原真真實性占比較大,而離異旅游者和已婚旅游者相對存在真實性占比明顯偏高,一方面說明已婚、未婚和離異旅游者均較為在意親子游型景區旅游吸引物的自身旅游體驗,另一方面也說明親子型鄉村游景區旅游者中已婚和離異旅游者相對更注意自身和孩子的旅游真實體驗,而未婚旅游者則更傾向于親子游型景區的旅游吸引物的原物真實。
表3 鄭州沙窩景區鄉村旅游者婚姻狀況與旅游真實性類別相關性分析
鄭州雁鳴湖沙窩(親子型鄉村游景區)鄉村旅游者年齡與旅游真實性類別相關性(表4)表現為以下幾點:除46歲以上年齡段外的其他年齡段的旅游者更在意親子游型景區旅游吸引物的自身真實旅游體驗,18歲以下和46-55歲年齡段的旅游者更傾向于模糊文化吸引物原品與仿品之間的界限,46-55歲年齡段的旅游者更傾向于親子游型景區旅游吸引物的原物真實。
表4 鄭州沙窩景區鄉村旅游者年齡與旅游真實性類別相關性
鄭州雁鳴湖沙窩(親子型鄉村游景區)鄉村旅游者人均收入與旅游真實性類別相關性(表5)表現為:人均收入10 000元以下的旅游者的存在真實性較高,建構真實性、原真真實性和后現代真實性相對較低。人均收入10 000-20 000 元的旅游者旅游建構真實性、人均收入20 000元以上旅游者的原真真實性較高,一方面說明人均收入10 000元以下旅游者更在乎親子游型景區的自身真實旅游體驗,人均收入10 000-20 000元的旅游者對親子型鄉村游景區的旅游吸引物的真實性更偏重自我的想象建構,而人均收入20 000元以上的旅游者更注重旅游吸引物的原物客觀真實。
表5 鄭州沙窩景區鄉村旅游者人均收入(單位:千元)與旅游真實性類別相關性
鄭州雁鳴湖沙窩(親子型鄉村游景區)鄉村旅游者受教育程度與旅游真實性類別相關性(表6)表現為:初中以上學歷旅游者存在真實性相對較高,小學學歷旅游者后現代真實性占比較高,初中以上學歷的旅游者中,建構真實性與學歷層次成正相關,原真真實性與學歷層次成負相關。說明親子型鄉村游景區初中以上學歷旅游者更為在意自身的旅游體驗,小學學歷的旅游者有意模糊歷史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原物與仿品之間的界限。初中學歷及以上的旅游者中,旅游者學歷越高越傾向于旅游吸引物真實的自我想象建構,而越來越不認可旅游吸引物的原物真實[4]。
表6 鄭州沙窩景區鄉村旅游者受教育狀況與旅游真實性類別相關性
鄭州雁鳴湖沙窩(親子型鄉村游景區)旅游真實性表現為“存在真實性”占比偏高,而“后現代真實性性”、“建構真實性”和“原真真實性”占比明顯偏低,說明親子型鄉村游景區旅游者更在意的是自身和孩子的旅游體驗[5-6]。
鄭州沙窩(親子型鄉村游景區)旅游者人口統計學特征與旅游真實性類別相關性表現為男女、已婚、未婚、離異和除46 歲以上年齡段外的其他年齡段的旅游者均表現為存在真實性占比稍高;而男女、已婚、未婚和離異的旅游者后現代真實性占比較低,男女、已婚、未婚和離異旅游者原真真實性和建構真實性占比均較低。女性、18歲以下、46-55 歲年齡段和小學學歷的旅游者后現代真實性占比相對更高,而人均收入10 000元以下的旅游者占比相對較低。女性、人均收入10 000-20 000 元的旅游者建構真實性占比相對更高,而人均收入10 000元以下的旅游者占比相對較低;另外,初中以上學歷的旅游者中,建構真實性與學歷層次成正相關。男性、已婚、離異、人均收入10 000元以下、初中以上學歷的旅游者的存在真實性占比相對更高。男性、未婚、46-55歲年齡段、人均收入20 000元以上的旅游者原真真實性占比相對更高,而人均收入10 000元以下的旅游者占比相對較低;另外,初中以上學歷的旅游者中,客觀真實性與學歷層次呈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