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肖
摘 要:在黨建引領下推動基層治理智能化與精細化的研究中,我們深入探討了通過“黨建+數據平臺”、“黨建+問題導向”以及“黨建+網格聯動”等方式的實現路徑。本研究不僅強調了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關鍵作用,也突出了智能化與精細化治理對于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智能化與精細化的基層治理,旨在通過充分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借助先進技術手段,實現對社會治理的精準洞察、高效協同和問題導向。這為提升治理水平、滿足居民需求、加強社區凝聚力提供了新的途徑和解決方案。
關鍵詞:黨建;基層;治理;智能化;精細化
通過建設智能化數據平臺,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社會狀況、分析問題根本原因,并基于數據做出科學決策。問題導向的思維則使治理更加務實,注重解決社會實際問題,以人民的需求為導向,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理效果。而黨建與網格聯動的方式,則通過建立更為細致的管理體系,實現資源整合與高效協同,進一步推動了基層治理的協同化。
一、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與精細化的重要意義
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與精細化的重要意義在于提升治理效能、推動社會穩定和發展。黨建作為組織的核心,可以通過建設更為智能化的組織管理系統,提高組織內部的協同效率。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的領導作用,推動各類資源有機整合,形成治理的強大合力。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實現數據的快速收集、整合和分析,為決策提供更為準確的依據。智能化決策系統有助于在復雜的社會治理場景中做出更為科學、精準的決策,提高治理的效率和質量。黨建可以推動社區治理的互聯網化,通過建設智能社區平臺,實現居民與政府、社區組織之間的信息互通。這有助于更好地解決居民關切的問題,加強居民參與感,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智能化與精細化的社會治理能夠提高公共服務的水平。通過建設智能化的社會服務系統,政府可以更好地滿足市民的需求,提供更為個性化、精準的服務。借助信息化手段,智能化的調解系統也可以更為公正、客觀地進行矛盾解決,維護社會的穩定。智能化社會治理有助于推動法治建設。通過建設智能化的法律服務平臺和智能執法系統,提高法律執行的效率和公正性,促進社會的法治化進程。
二、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與精細化的實現路徑
(一)通過“黨建+數據平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智能化
通過“黨建+數據平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智能化與精細化,建設一個集成各類數據的平臺,包括人口統計、社會經濟數據、治安信息等。“黨建+數據平臺”應具備大數據處理能力,能夠實現數據的實時更新、存儲、分析和挖掘,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黨建+數據平臺”應具備健全的信息采集機制,整合政府、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多方數據來源。確保信息的實時性、準確性和全面性,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促使相關部門之間能夠高效地分享信息。“黨建+數據平臺”應具備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深度挖掘。通過數據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社會治理中存在的問題,發現潛在的矛盾和風險,并為決策提供科學的參考。基于“黨建+數據平臺”分析結果,建設智能化的決策支持系統,為決策者提供科學、精準的政策建議。這可以包括智能化的風險評估、問題預測等功能,有助于提高治理的預見性和靈活性。在基層社區建設“黨建+數據平臺”智能化系統,包括智能社區服務平臺、社區治理信息化系統等。這有助于提高社區治理的精細化水平,使社區治理更加貼近居民需求。將黨建工作納入“黨建+數據平臺”,建設黨組織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數據分析,了解黨建工作的實際情況,為黨組織提供更為科學的建議,推動黨建工作的精細化管理[1]。
這樣的“黨建+數據平臺”的實現路徑,能夠更好地發揮黨建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引領作用,通過智能化與精細化的手段提升治理水平,促進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二)通過“黨建+問題導向”,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的精細化
“黨建+問題導向”是一種通過黨組織引領,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方式,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的方法。黨組織要通過深入調研和廣泛聽取意見,識別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痛點和難點問題。然后,根據問題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確定優先解決的問題,形成問題導向的工作清單。黨組織要組織專業團隊,通過數據分析、專家咨詢等手段,深入研究問題的根本原因。同時,通過開展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探索,促使基層社會治理更加精準、高效。制定問題導向的工作機制,明確責任主體、協同機制、信息反饋機制等。確保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有力的解決,避免出現治理工作的滯后和脫節。充分發揮黨員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黨員參與問題解決。可以通過建設黨建工作平臺,提供問題解決的思路、方法,引導黨員深入社區,與居民共同探討問題,并協同解決。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居民對問題的認知和理解。同時,向社區居民宣傳解決問題的工作計劃和進展情況,增強居民對黨組織的信任和支持。建立問題反饋機制,鼓勵居民通過多種途徑向黨組織反映問題。并確保問題反饋的透明、高效處理,形成一個閉環的問題解決體系。
通過“黨建+問題導向”的方法,基層社會治理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治理的精細化水平,增強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領導力和公信力。這有助于解決居民關切的問題,促進社區和諧穩定發展[2]。
(三)通過“黨建+網格聯動”,夯實基層社會治理的協同化
“黨建+網格聯動”是一種通過黨組織引領,通過網格化管理手段,實現基層社會治理協同化的方式。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統(GIS)等技術的網格化管理系統,將社區劃分為網格,并在每個網格建立相應的信息庫。這有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社區的情況,為協同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持。在每個網格中明確黨組織的職責,強調黨員在網格管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黨組織可以通過建設網格化黨建工作平臺,提供信息化服務,加強黨員的網格管理工作。將網格內的各類資源整合,包括社區服務設施、社工隊伍、志愿者等。建立資源清單,為社會治理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支持。強化網格內各級組織之間的信息共享,確保信息的及時傳遞和匯總。這可以通過建設信息化平臺,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流動性。黨組織要通過網格平臺,與社區居民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可以通過建設在線黨員服務系統,提供居民服務、解決問題等方面的支持,增強黨組織的社區服務功能。在網格范圍內組織各類聯合行動,包括社區服務日、安全宣傳日等。通過黨組織的引領,動員社區居民、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等力量,共同推動社區治理。建立網格巡查與監督機制,通過巡查員、志愿者等多方參與,對社區問題、治理情況進行定期監督。巡查結果反饋到黨組織,形成問題解決閉環。黨組織要更加注重了解和解決社區居民的實際問題,通過建設黨建工作平臺,引導黨員更好地服務社區,推動社會治理工作的協同化。
通過“黨建+網格聯動”的方式,能夠實現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引領作用,使網格內各方資源更好地協同工作,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的協同化水平,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和穩定性。
三、結語
總體而言,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治理智能化精細化研究不僅為解決社會治理中的難題提供了新思路,也為推動社會進步、建設和諧社會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路徑。
注釋:
[1] 高立偉.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治理智能化精細化研究[J].? 2021(2019-21):52-61.
[2] 盧艷芝.以黨建引領“小網格”構筑基層治理“大格局”[J].天津支部生活, 2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