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國 宋林蔭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國家和社會對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朝向多樣化、多能力發展。學校培養財務管理專業人才,不只是為了達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需的畢業要求,還需要滿足國家、地方、行業、學生、家長等多方面的需求。以產出導向為目標,成果導向教育(OBE),突出產出導向的人才培養才是符合諸多方面需要的人才培養,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需要的財務管理人才。
關鍵詞:OBE理念;崗位群
廣州工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立足珠三角,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圍繞服務區域經濟需要,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結合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基于OBE理念開展人才培養方案的調研工作,開為進一步科學制定培養目標奠定基礎。
一、調研對象、方式與實施情況
(一)調研對象
本次調研的對象包括國內高等學校5所、省內同類學校5所;本校在校生、畢業校友;企業、校外行業專家等。
(二)調研方式
線上問卷調研、互聯網文獻搜集、電話訪談和實地現場訪談等方式對調研對象開展調研活動。
(三)實施情況
本次調研過程中,采取線上問卷調研形式,共調研企業229家、現場訪談2家企業;網上搜集國內3所高校,現場訪談7所高校;現場訪談企業負責人2次共5名,現場訪談校友7名,畢業生問卷調研737名。
二、國內本專業人才培養狀況調研分析
(一)國內省內本專業高校布點情況
本次調研的國內同類高等學校,有黑龍江財經學院、三亞學院、山東財經大學、南京財經大學、貴州師范大學,布局涉及東北地區、華東地區、華南地區和西南地區等。省內同類高等學校主要有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廣州南方學院、廣州商學院、廣東培正學院、廣州華商學院等,布局面向珠三角立足于粵港澳大灣區,以服務區域經濟需要為目標的同類院校開展調研活動。
(二)調研高校本專業建設情況及人才培養特點
通過對省內5所同類院校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調研,發現他們的財務管理專業都是一流省級重點專業、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單位,一流省級專業教學團隊,財務管理專業課程中有多門課程為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在同類院校中處于優勢地位。辦學特色明顯,依托多個省級一流項目,打造圍繞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培養具備會計核算、財務分析、資本運作、成本管理、預算管理、投融資管理和風險管理等能力以及業財融合知識、大數據管理和分析能力、智能決策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領導力的懂業務、精專業、熟信息化的智能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依托省級實訓實習平臺、產學研協同育人項目、省級教學團隊,根據OBE教學理念,結合社會需要推動人才培養由崗位素質培養向能力需求培養。
(三)國內同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調研分析
通過對國內5所公辦和民辦同類院校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調研,目前所使用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有3所突出能力培養,有2所培養目標仍沿用崗位需求為出發點培養學生。在3所同類院校中,均融入OBE教育教學理念,圍繞社會需要展開人才培養,以產出導向為目標,社會上需要什么能力的人才,學校就培養什么能力的人才,以需求為導向,開展財務管理人才培養,適應社會需求。財務管理人才培養方案中體現能力培養目標和具體畢業能力要求,均從道德情操方面、專業能力方面、知識結構方面和創新能力方面體現,基本符合思政課程平臺、專業教育課程平臺、通識教育課程平臺和創新創業課程平臺模塊的設計。
三、行業、企業調研情況分析
(一)被調研企業
本次調研主要涉及廣東泰迪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以及畢業生所在單位開展人才培養方面的調研工作。
(二)被調研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
通過對229家公司的調研發現,企業對于財務管理專業技能型人才的招聘,主要通過校園招聘方式接收畢業生,這類人員主要以本科學歷和碩士研究生學歷為主,從事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待遇相對較低;而對于管理層人員的招聘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一是通過人力資源部門社會招聘,二是通過企業內部培養,學歷為碩士研究生以上層次,從事預算與管理等工作,待遇相對較高。
(三)被調研企業的崗位群、專業能力
當前大多數企業對于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主要分布在會計崗位群、審計崗位群、財務分析崗位群、預算管理崗位群。
會計崗位群的工作主要圍繞出納工作、材料核算工作、固定資產核算工作、工資核算工作、成本核算工作、利潤核算工作以及其他工作。
審計崗位群的工作主要圍繞常規審計工作、專項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開展工作,通過接受業務委托,開展計劃審計工作,進行風險評估,根據審計程序出具審計報告。
財務分析崗位群工作主要圍繞編制年度財務計劃與財務預算;跟蹤財務數據,進行財務分析,提供財務分析報告;進行預算管理與費用控制;進行生產成本分析,加強成本管理;研發成本統計與控制;進行項目成本管理,控制項目成本支出與考核等。
預算管理崗位群主要圍繞公司經營發展導向和目標任務,協同各部門編制年度經營預算、滾動盈利預測等工作;負責全面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監控、分析、調整、考核等日常管理等工作。
(四)企業對本專業畢業生綜合素養方面的要求;
1.有企業認同感和歸屬感。
2.專業素質要精。
3.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
4.崗位工作實踐操作能力強。
5.有創業激情、創新精神和創造力。
6.敬業精神和良好的個人品質。
7.團隊合作精神,溝通協調能力強。
8.計算軟件使用和數據挖掘能力。
9.心理健康、承受壓力的能力。
(五)企業對職業資格證書要求的情況
大多數企業對應屆畢業生沒有相關行業證書的強制要求,但如果有與財務管理專業相關的證書在就業過程中更具有競爭力,如具有初級會計師、審計師、統計師、經濟師、全國信息化工程師、管理會計師等證書。
(六)企業對我校專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工作的建議。
1.打造特色財務管理專業,突破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緊跟時代步伐 ,走智能化道路,需要增加《智能財稅》、《智能會計信息系統》、《智能財務管理綜合實驗》、《財務機器人開發與應用》等課程,并且要融入課程思政,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2.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必須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思政育人永遠放在首位,培養專業知識扎實、綜合能力強,具備知識有效遷移、多學科交叉融合應用的高素質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四、畢業生調研情況分析
(一)畢業生就業情況
我校財務管理專業立足珠三角、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通過調研發現有70%以上的畢業生集中在廣東地區的中小型工商企業、金融企業、非營利性組織、中介機構等從事財務管理及會計核算相關工作。
(二)畢業生工作領域知識能力素質需求情況
1.知識要求
人文社會知識要了解;數學知識要夠用;經濟理論要懂得;工具軟件要會用;專業知識要精通;前沿知識要會獲取。
2.能力要求 信息檢索能力;數據處理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熟悉一門外語;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未來發展能力。
3.素質要求
人格素質要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專業素質要對財務管理問題具有敏銳性、判斷力和創新性;身心素質要健康。
(三)畢業生對學校開設課程滿意度;
通過調研,應屆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所學課程能夠滿足崗位需求,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未來的數字經濟下,大學所開設課程還有待調整,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應由崗位向能力培養轉型,向智能化財務管理發展為目標。
(四)畢業生建議
從招聘專員角度,會計學畢業生業務核算能力強,財務管理畢業生財務分析、預算管理、決策管理能力強。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數字經濟合作領域對于財務數據挖掘、處理和分析方面人才需求緊缺。為了學校的發展,建議增設與Python相結合使用的課程、金融工程等與財務數據建模有關的課程,使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在未來幾年內立于不敗之地。
從單位用人角度來看,企業需要充滿正能量價值觀、專業素養能力強,可塑造、有潛力、抗壓能力強的人才。
從業務核算角度出發,智能財務管理迫在眉睫,繁瑣的重復工作應交給財務機器人來處理,工作效率會大大提升,建議人才培養要走在時代的前列。
五、調研結論及對策建議
(一)調研結論
1.結合OBE教育教學理念,依社會需求為導向,立足珠三角,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放眼未來5年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趨勢,適應數字經濟時代需求,圍繞智能化財務管理展開,從人文素質、專業素質、創新能力和綜合素養方面進行設計。
畢業要求既要以產出導向為目標,又要圍繞培養目標來設計,社會需要什么樣的畢業生,我們就要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合格畢業生。從人文素質、專業素質、創新能力和綜合素養方面設計培養學生,經過四年的培養,達到畢業要求。
2.目前我們財務管理專業既不是省級重點學科也不是校級重點,專業團隊方面缺乏學科帶頭人或領軍人物,師資力量薄弱,不穩定。因此,首先培養財務管理專業從校級重點學科建起,建設省一流的實驗實訓平臺,打造特色智能財務管理專業方向,并在穩定教師隊伍的同時,聘用高水平領軍人才。
3.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圍繞價值觀教育、專業能力教育、人文教育、創新教育的設計思路展開,設計思想政治課程模塊、專業教育課程模塊、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和創新創業課程模塊,以OBE理念為指導,開展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
(二)對策建議
1.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要滿足社會的需求,才能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人才培養離不開社會需求,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以OBE理念為指導,圍繞社會需要來開展。社會需要畢業生具備哪些能力要求,我們就培養學生具備哪些能力,培養目標就圍繞具體能力要求來展開。培養目標一旦確定,就決定了人才培養過程中課程體系的設計必需圍繞培養目標開展,而課程體系的設計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線,構建人才培養方案。
2.通過對畢業生校友、行業專家和社會需求調研,以“以德為行,以學為上”的人才培養理念為出發點,造就立足珠三角,面向粵港灣區、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加強產業學院建議,以產業學院帶動專業人才數智化培養,增設拓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突出專業特色培養。在未來5年內,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合作領域將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著力培養適應數字經濟時代需要的智能化財務管理專業人才。
3.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事關一個專業未來發展需要的綱領性文件,因此應在二級學院院長的領導下,集合專業教師、行業專家、合作企業等諸多方面共同努力下,以OBE理念依能力需求推敲好每一門課程,為設計專業課程體系奠定基礎。同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運行過程中,依實際情況可適當調整,以利于人才滿足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