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廣

眼下正值蘋果成熟采摘時節,輝縣市南村鎮賈莊村的蘋果園里,連片的蘋果樹上,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果香,村民相互協作,擦洗、套袋、裝箱,一派繁忙景象。
“通過蘋果種植走上致富路,真得感謝輝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駐村幫扶干部。”賈莊村支部書記任平安高興地說,賈莊村每家每戶平均種植果樹30多株,年收入七八千元。今年果樹長勢好,蘋果也迎來了大豐收。
賈莊村位于輝縣市南村鎮西北部山區,以前,村民收入主要靠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產量低,收入少,群眾生活貧困。2017年,輝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選派精兵強將組建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部門優勢,助力賈莊村走上了一條綠色富民發展的新路子。
賈莊村地處太行山腹地,海拔適宜、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得天獨厚的“小氣候”為果樹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為改變賈莊村貧瘠落后的現狀,駐村工作隊每天走訪動員村民利用先天自然條件種植果樹,著力打造果樹經濟,帶動更多群眾致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萬事開頭難。鑒于蘋果種植要幾年才能看到效益,村民心里不踏實,積極性不高。“種小麥、玉米還能填飽肚子,蘋果能當飯吃嗎?”提起種蘋果,村民心里滿是疑惑。
為打消大家的顧慮,駐村工作隊與農業銀行接洽合作,出臺助農貸款政策,任平安率先示范,免息貸款15萬元,購買蘋果樹苗。其間,從種植到管護,駐村工作隊邀請林業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功夫不負有心人,飽滿的果子終于掛滿綠葉之間,讓大家看到了致富的信心,村民紛紛前來請教取經。在任平安的帶動下,全村大力發展蘋果種植,帶動更多村民實現增收致富。
與此同時,駐村工作隊借著輝縣市被列入南太行山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的契機,積極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接,按照“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草則草”原則,大力發展綠色產業,通過邊坡整治、山地平整,流轉坡地80余畝,打造蘋果種植基地。
為持續提升蘋果種植水平,駐村工作隊以林業技術推廣站為技術指導,建立健全機制,合理有效管護林地,定時組織專家為蘋果種植戶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大力推廣種植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提高果樹種植技術科技含量,初步實現“培養一人帶動一戶、培育一戶帶動一組、發展一組引領一村”目標,有效提升林果管理水平。
為增加農民收入,駐村工作隊依托“黨支部+合作社+種植基地”模式,帶動村民家門口就業。在果樹栽種、澆灌、剪枝等管護階段,基地都會邀請附近村民幫忙,提供30到50個應季性就業崗位,帶動農戶每人日均增收60元以上,并積極與各大商超對接,簽訂收購合同,確保銷路暢通。
“以前只能守著莊稼地,一年到頭掙不到幾個錢。如今,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幫我們管護果樹、售賣蘋果,今年按每斤蘋果3.5元算,每畝地凈賺1.5萬余元,收入比以前多了好幾倍,再也不用四處奔波打工了。”村民王小林喜上眉梢。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部門職責,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做好駐村幫扶工作,讓老百姓的‘錢袋子更鼓、‘好日子更美。”談及未來,該局駐村第一書記陳佳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