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天眼系統提高了巡查效率,減輕了基層執法工作量,高科技就是好。”近日,焦作市孟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執法人員秦永誠在談起近期及時制止的一起土地違法行為時感慨道。
原來,孟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執法監管指揮中心收到“天眼+自然資源”發來的線索提醒,轄區西虢鎮某村有人在田間使用機械設備施工。西虢鎮基層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趕往現場核查制止,并在24小時內恢復了土地原狀。
近年來,焦作市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壓實黨委、政府耕地保護主體責任,持續建章立制,完善“人防+技防”保護措施,牢牢守住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條底線。
明確目標約束管控
“我市耕地保護目標為257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230.98萬畝,實有耕地面積為272.96萬畝。”焦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耕地保護監督科科長周楓介紹。
為構建集約高效、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耕地保護常態長效格局,焦作市從加強目標管控入手,明確到2023年底全面從嚴的耕地保護機制有效健全完善,到2025年耕地保護政策更加完善、工作機制更加高效、監測監管更加智慧、生態格局更加優化;到2035年現代化、法治化的耕地保護體系全面建成,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耕地保護目標任務全面完成,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數量穩定、質量提升、布局合理。同時,采取市、縣、鄉、村層層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措施,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足額帶位置逐級下達,落實“以圖管地”,嚴格總量管控、落實耕地“占補平衡”、補充耕地管理、落實“進出平衡”“增減掛鉤”政策。
焦作市還建立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約束機制,充分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整體管控作用,統籌各類空間開發保護需求,落實源頭管控、強化用途管制,從嚴核定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優化建設用地布局。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原則,不得違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各類開發建設活動,認真落實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管理;對所有國土空間分區分類實施用途管制,加強規劃編制、審批、修改、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確保空間規劃確定的城市用地規模不突破,鄉村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從嚴管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從源頭上管住優質耕地數量和布局。
“一網兩長”快速反應
今年以來,焦作市在源頭上強化耕地保護,扎實推進自然資源管理“一網兩長”制。截至目前,共消除土地衛片違法圖斑49宗,涉及耕地面積114.91畝。
依據《焦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自然資源網格化田長制山長制管理的實施意見》,焦作市劃分市、縣、鄉、村四級網格,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監管體系,形成市一級網、縣(市、區)二級網、鄉(鎮)三級網、行政村(社區)四級網的網絡體系,實現對網格的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監管。
焦作市不斷深化加強“一網兩長”網格化管理,全面壓實四級“田長”、網格員耕地保護巡查責任,繪制全市所有涉農行政村的“耕地保護現狀圖”,讓每位“田長”、網格員明確耕地和基本農田的位置、范圍,落實“一村一圖、以圖管地、帶圖巡田”。依托“天眼+指揮中心”,該市利用國家衛星遙感監測、河南一號衛星等方式,對違法行為實時發現、實時推送、實時處置,充分利用網絡輿情、抖音、微信視頻等媒介信息,廣泛關注企業項目開工儀式、政府項目觀摩會等實時動態,從中發現和獲取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線索及來源,做好跟蹤應對處置。
追責問效督促落實
“我們嚴格對各縣(市、區)耕地保護情況進行目標考核,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作為領導干部年度綜合考核、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考核、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據。”周楓說。
焦作市建立嚴格追責問效機制,對各縣(市、區)耕地保護情況每季度進行排名通報,通過下達提醒函、警示約談、公開通報、重點監控等措施,促進問題整改。對整改不力、違法用地嚴重程度連續兩次排名前兩位的縣(市、區),按照市政府有關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要求,視情況在年度綜合考評中予以扣分,并不得評先評優。對認真履行耕地保護責任成效突出的縣(市、區),在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土地整治工作專項資金、補充耕地指標易地流轉和耕地質量建設項目資金時予以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