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華
歷史文化遺產發掘、保護、利用對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云岡文化發現展示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展示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云岡文化資源能夠構筑更加有利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態環境,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大同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區,特別是北魏時期,平城作為北魏政治、經濟、文化及貿易的中心,吸引了大量外域人口,外域文化也隨之融入并被吸納到平城社會文化中,增添了平城文化的活力。文成帝、獻文帝、馮太后、孝文帝等進一步推行政治變革,清除積弊,整頓政治,推行佛法,重視儒學,改革鮮卑陋習,安撫人民,禮遇大臣,睦鄰友好,通過一系列漢化改革,推動了北魏社會經濟的發展,在近百年的時間里,草原文化、農耕文化、外域文化碰撞融合,構建和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平城文化。
云岡石窟蘊藏著古代宗教、政治、歷史、地理、文化、藝術、建筑等方面的豐富信息,是研究北魏文化的數據庫。云岡石窟透露出南北朝時期國家分裂、融合、強盛、統一的歷史進程,是游客領悟云岡文化的鮮活例證,也是增強文化自信的底氣和骨氣。云岡文化內涵博大精深,融合了漢文化、鮮卑文化、古希臘文化、古印度文化等,可謂民族融合的杰作、交流交融的典范。在這里,草原文化、農耕文化、外域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相輝映、融會貫通,共同構成了云岡文化的主要內容:包容誠信、和合正義、共生共榮、求同存異正是在各民交往、交流、交融過程中體現的歷史內涵。
北魏至今,一眼千年;東西交融,一步萬里。云岡石窟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積淀了北魏平城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北魏大家庭中,孕育了包容友善、兼容并蓄的民俗民風,敬業樂業、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團結一致、革故鼎新的創新思想,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社會理想,以人為本、禮制安邦的治國方略。云岡文化不僅包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理念,也是其文化自信獨特的精神標識。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中國傳統思想文化“體現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
2008 年以來,大同市委、市政府積極推進云岡大景區建設和發展,先后建設了游客服務中心、三堂水殿、曇曜廣場、禮佛大道等,不斷增加興建云岡博物館、美術館、雕塑館、云岡書屋等一系列景區文化項目的建設,逐步完善主體設施建設工程,收集相關文化展品充實各大場館,然文化精髓的挖掘一直在路上,期待在文化自信視域下不斷完善。
在文化內涵挖掘的過程中,北魏王朝是云岡文化所賴以生存的社會基礎。北魏歷史文化及佛教興衰過程,是云岡文化的土壤,脫離了土壤的文化是不現實、也是不科學的,而目前的云岡文化產品多集中于云岡飛天、飾品、茶盞、印染等基礎物件的零散創作,缺乏大型的文旅融合產品與線路設計,同時展示云岡文化生存土壤的平城文化內容較少。
2020 年前,云岡旅游業的發展基本得益于景區門票的收入,賦予文化內涵的建設僅僅依靠簡單的場館擺件和文創產品,涉及品牌內涵的文化產品較少,文化產業鏈得不到延伸,云岡文化的內涵得不到充實和完善,不僅欠缺品牌形象標識,品牌系列化建設也一直得不到完善和發展。品牌產品、品牌形象、品牌營銷和品牌反饋一體化建設亟待加強。
通過開展游客調研,目前,云岡大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設施正在不斷完善,智慧旅游系統也已啟用,游客導覽系統、公共服務設施有所改善,游客體驗度和滿意度有了很大改觀。接下來的主要關注點應該集中到服務體驗上來,語音追蹤、視頻導覽、服務協助、智慧游云岡及優質文化講解服務團隊建設等當予以重視,沉浸式體驗作品期待呈現。
文物是歷史的喉舌,文物保護就是要保護歷史不被破壞,文化不被泯滅。自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云岡后,云岡景區加強了環境保障建設,逐步建立了政策和法律保障,特別的法庭的建設大大促進了司法秩序的持續推進。在此基礎上,持續推進文物保護和修復工程,為云岡文化精神傳承奠定物質基礎。
規劃先行,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推動云岡石窟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按照“依托城市+核心景區+旅游廊道”空間推進模式,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綜合功能,重塑競爭優勢,加快建設特色鮮明、底蘊深厚、功能完善的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云岡石窟景區借力云岡學研究,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并輻射周邊的魯班窯石窟、焦山寺石窟等文化遺跡,聯動大同古城建設,打造高質量的“大云岡”景區。鞏固環境整治成果,完善提升配套服務,打造集自然風光、古建藝術、歷史文化、佛教藝術、民俗風情、避暑康養為一體的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
云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云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云岡石窟歷經千年滄桑,除人為破壞外,自然侵蝕、巖壁崩塌、佛像石化等日益威脅著這座世界遺產的安全。加強石窟的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刻不容緩。云岡石窟保護和檢測體系的建立,妥善處理遺產保護和開發的關系,嚴格落實景區承載量和重要洞窟瞬時容量計算的各項指標,是對歷史文化遺產最大的尊重,也是對文化自信最好的維護。
云岡文化中蘊含著深邃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寶貴財富,深入挖掘云岡文化精髓,一方面要通過有形的場館建設、打造文化長廊、鍛造品牌精品來實現和展示,另一方面,還必須通過考古研究,發掘周邊寺院遺跡,開發考古遺址公園,加強碎片研究等形式,逐步推出專業化的學術研究成果,編撰游客喜聞樂見的趣味讀本,生動講述“云岡故事”,讓文物與游客形成互動,打好云岡文化底色。
在云岡博物館、美術館、雕塑館、云岡書屋等一系列景區文化項目的建設基礎上,積極推進果樹溝中國古墓葬壁畫博物館的建設。這里將是遼金、北魏墓葬壁畫的新家。同時,絲路樂器博物館也將是多元文化體驗基地,是云岡石窟大景區的重要成員。百余件珍貴的古樂器是第一批孩子。通過這些樂器,可以讓游客領略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這些文化依附在樂器上,跨越千年時光與后來人相見,讓人讀懂云岡的輝煌歷史與燦爛文化。
目前,云岡研究院正在編制《云岡峪歷史文化長廊旅游總體規劃》,旨在以云岡石窟為核心,集中打造東起小站村、西至高山鎮近30 公里文化與自然景觀帶,構建云岡峪文化與自然景觀的大旅游格局,最終實現與右玉旅游帶、內蒙古涼城岱海景區、和林格爾土城子景區的有機銜接。其中,云岡東山菩提藝術園區是云岡峪歷史文化長廊之重要節點,將成為云岡石窟的副景區。為讓中華文化更深入人心,從而堅定文化自信,云岡石窟不斷推進大景區打造,希望形成以云岡石窟為依托,云岡峪沿線文化遺存為延伸的云岡歷史文化藝術長廊,實現云岡文化與長城文化、西口文化、絲路文化、萬里茶路文化的有效銜接。
首先,注重文化地標建設。文化地標是文旅融合發展的“風向標”,游客可以借助地標符號,識別歷史文化遺產的發展脈絡。加快云岡文化傳播,必須打造視覺獨特、整齊劃一的云岡地標。可以將目前的云岡文化街重新打造包裝,在文化街安排文化展示、文旅交流、文化創意、商業分布、游客互動、旅游服務、文化書屋、數字云岡等內容,并將食宿行購娛與云岡文化有機結合,使游客身臨其境,感受云岡文化的獨特魅力。實現歷史文化與現代元素的有機結合。
其次,注重品牌形象設計。品牌形象標識是品牌建設的首要條件。云岡文化形象設計得當,容易讓游客記住,同時吸引潛在游客前來。通過視覺識別、情感維系和整體印象,產生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云岡網紅IP 形象及云岡吉祥物的設計已迫在眉睫,讓千年的文化遺產換發時代活力。
最后,打造品牌產品。通過深入研究北魏歷史文化及佛教興衰過程,抓住云岡文化的精神內核,并將其附著在相關文化產品中,解讀并展現出來。《云岡長袖飛天舞》的問世,夢回云岡秋冬大秀的舉辦,文創產品的開發,專題研修班、手作班、精品線路等研學活動的舉辦,正在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云岡石窟插上文化的翅膀。同時,推出系列文旅演藝節目,博物館藝術沉浸展《舞動云岡》,體現感官震撼和思維認同培養粉絲游客,創造文化品牌。
大力開展古城沉浸式夜游活動,引導游客體驗多維度、立體化的云岡文化旅游情境。通過開辟特色旅游線路,引導游客個性定制靜心悠賞佛教游、禪境石窟品鑒游、北魏王朝尋夢之旅等特色旅游線路,或打造“平城到印度”主題燈組,講述佛教融合,文明鏈接的穿越故事,充分發揮彩燈工藝,結合精妙絕倫的想象力,打造一場“形、色、聲、光、動”兼備的魅力夜游。讓游客在感悟平城文化的同時深入體味云岡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獨特的精神內核,同時也助于延伸歷史軸線,增強歷史信度,展現歷史脈絡。
弘揚傳統文化,傳播文明精神將成為景區發展的義務與目標,文化內核將始終是旅游項目需要關注和守護的對象。文創產品不僅凝聚了文化遺產的特色,也連接著精神文化服務和物質消費市場,廣受游客關注。文創產品的開發,要突出主題化、創意性,充分釋放文化遺產的時代價值和社會價值。結合大同重要節日,結合人們對節日的熱情和向往,用云岡佛教形像設計紅包封面,萌娃祈福,將云岡文化符號與節日的美好祝愿有機結合,并以祈福袋、好運包等形式利用線上線下迅速傳播,最大化宣傳促銷。充分調動云岡的建筑、佛教、藝術等元素,開發云岡手繪涂色書、微信表情包、萌佛T 恤等別具特色的文創產品。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生動闡釋時代價值的基礎上,挖掘云岡文化精髓,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核心理念是中國人民的神圣職責和使命,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斷推出文旅精品,打造文旅融合新形象,創新文旅融合新業態,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和諧共贏,創造文旅融合的“云岡文化模式”,為新時代云岡文化建設添磚加瓦,促進云岡文化真正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