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雪嬌
20 世紀初期,隨著人們對健康和養生的重視,康養旅游于歐美國家發展起來,由于歐美地區發達國家數量相對較多,人均消費水平居高,僅美國就占據了全球收入的1/3 以上, 占有康養旅游主要客源市場。20 世紀50 年代,日本開始出現溫泉康養旅游,隨后泰國、印度等亞洲國家也開始了自己的溫泉康養旅游發展;20 世紀70 年代,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健康養生的需求增加,康養旅游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在亞洲,泰國、印度、韓國等國家逐漸成為了康養旅游的熱門目的地,而在歐洲、非洲等地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康養旅游產品和目的地。21 世紀以來,康養旅游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國和地區開始探索和開發新的康養旅游產品和服務,如溫泉旅游、山地旅游、健康管理等。康養旅游在全球范圍內已獲得眾多國家和地區的青睞,當前已有超過100 個國家和地區在開展康養旅游業務[1]。相較于歐洲成熟的康養目的地,中國的康養旅游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例如,中國大多數五星級酒店都提供SPA 和基礎性康養服務,具有國際水平的五星級康養旅游度假村在國內仍然罕見。然而,中國對康養旅游的嘗試正在逐漸增加,目前主要集中在康養度假、醫療保健以及休閑療養三個主要方向,目前比較流行的康養旅游項目包括生態旅游、森林康養、體育娛樂、健康養老、中醫療養等。人們的康養旅游訴求也比較寬泛,包含修身養性、健康長壽、強健身體、療養康復等。隨著中國大健康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養生和健康的需求已不單單是治療,而是擴展為預防、治療、康養相結合[2]。大健康推動了康養旅游的崛起,并逐漸使其成為大眾旅游中常見的形式之一。
山西省旅游資源豐富多樣,康養旅游的發展態勢日益強勁。2023 年,山西省的A 級景區數量達到312 家,其中包括10 家AAAAA 級、128 家AAAA 級和155 家AAA 級旅游景區。這些地方包括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主題公園等多種類別,為健康養生旅游提供了琳瑯滿目的旅游資源。特別是在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方面的優勢,為山西省的康養旅游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山西省擁有12 個省級旅游度假區,其中5 家是溫泉型的旅游度假區,占比較大,顯示了山西省在溫泉旅游方面的顯著優勢。此外,山西省還在不斷推動夜間文化旅游經濟的發展,創建了5 個國家級的夜間文化與旅游消費聚集區、3 個國家級的旅游休閑街區、以及6 個國家級的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這些舉措為山西省的康養旅游行業提供了更多元化且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服務設施。山西省的鄉村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有6 個全國重點鄉村旅游鎮(鄉),39 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為了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的發展,山西省政府還積極培育示范村和旅游扶貧示范村,已培育出100 個鄉村旅游示范村和300 個旅游扶貧示范村。這些村莊在旅游開發中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傳承歷史文化、促進農民增收,為山西省的康養旅游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山西省的森林資源也非常豐富,有255 個鄉村被選為“國家森林鄉村”。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最近發布了一份名單,選出了山西省的3 處地方為中國森林康養基地,56 處為中國森林康養試點基地,5 處為中國森林康養試點縣,4處為中國森林康養試點建設鄉,以及35處為中國森林康養人家。這些選定的地方不僅擁有美麗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森林資源,還為游客提供了各種康養和休閑活動,如徒步旅行、露營、野餐、探險等。
山西省的旅游資源豐富多樣,不僅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還有豐富的鄉村旅游和森林旅游資源。這些資源為山西省的康養旅游產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發展潛力。
山西是一個充滿歷史和文化的省份,它北倚長城,西映黃河,東屏太行,是華夏文明的承載地。黃河文化長廊上的古文化遺址、民俗民歌、千年古渡、繁華商鎮、文物古建、名門望族等熠熠生輝,孕育了三晉文化等為代表的黃河文明。在山西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多杰出的人才,如中國上古時代的三位帝王堯、舜、禹都在山西南部建都[3]。此外,還有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中國武圣人關羽、唐朝名相狄仁杰、抗擊匈奴的漢朝名將衛青和霍去病、唐代詩人王勃和王之渙、宋朝政治家司馬光、金代詩人元好問、明末清初文學家和書畫家傅山等。在這塊土地上還留下了許多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文化遺存,如距今約4500 萬年前的垣曲縣曙猿化石和距今180 萬年前的芮城西侯度舊石器三棱大尖狀器、石刀、石斧以及燒骨化石等。這些遺存證明了在山西土地上曾經生成了具有傳承意義的文化現象。山西是中國古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有許多歷史文化遺產,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博物館”,有許多古建筑遺存,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山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非常豐富,包括戲劇、民歌、傳統手工藝等多種形式。其中,孝義皮影、推光漆、澄泥硯等被譽為“山西三寶”,而河曲民歌、左權小花戲等也是山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之一。山西也是中國近現代革命歷史的重要見證地之一。這里有許多珍貴的革命文物和故地,如武鄉縣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平型關戰役舊址、劉胡蘭烈士紀念館等。這些革命文物和故地記錄了山西人民在革命斗爭中的英勇奮斗和犧牲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革命精神的一部分。
山西的文化傳統和歷史積淀,彰顯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獨特的地理位置、厚重的歷史背景、豐富多彩的文化景觀和杰出的人物等等,都讓這個地區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在地理位置上,山西位于華北黃土高原南端,氣候特點鮮明,既有溫暖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又有寒冷的高原氣候。這種多樣性的氣候條件為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在資源稟賦方面,山西既有獨特的自然環境,如大同的火山群、五臺的佛教文化景觀等,又有獨特的煤炭、鐵礦等礦產資源,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康養旅游體驗。此外,山西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如晉商文化、古建筑群等,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機會。這些資源為山西發展康養旅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目標客戶群體和市場需求方面,山西康養旅游的目標客戶主要包括中老年群體、亞健康人群以及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年輕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中老年群體的康養需求持續增長。同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日益增大的工作壓力使得亞健康人群對健康療養的需求不斷攀升。此外,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年輕人也逐漸成為康養旅游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在政策保障方面。為了進一步促進文旅康養市場的發展,山西省政府出臺了《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十四五”文化旅游會展康養旅游產業發展規劃》《激勵文旅康養市場主體倍增的若干措施》《關于支持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指導性文件。同時,各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制定了一系列具體措施,為山西康養旅游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從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優化金融服務、支持企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擴大規模、加強人才培養等方面全方位扶持。2022 年全年新增4A 級旅游景區8家、3A 級57 家、2A 級2 家,臨汾、運城、陽泉三市在全省率先實現縣域A 級旅游景區全覆蓋;黃河壺口瀑布旅游區被評為國家5A 級旅游景區;武鄉縣入選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單位;由文旅部聯合共青團中央推廣的“鄉村四時好風光稻花香里說豐年”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中,山西有23 條線路被收入;大同市3 個鄉鎮以及陽泉市6 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村。大同晉華宮井下探秘游、太原六味齋云夢塢兩家旅游景區被評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運城芮城圣天湖旅游景區被評為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可見,山西省旅游環境在不斷提升,推動著山西省旅游業蓬勃發展。
康養項目資金需求量大,投資回報周期長、效率低。康養旅游項目是一種涉及多個產業領域的聯動項目,它涉及到眾多方面的需求,包括健康療養、住宿、餐飲、休閑娛樂、文化體驗等需求。在康養旅游項目建成前期的籌備階段,還有一些其他的重要基礎設施需要考慮和規劃,包括醫療康復設施、健身中心、娛樂中心、會議室和培訓場所等。同時,項目還需要提供專業的服務人員和個性化的旅游產品,以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期望。首先,康養項目通常需要大量的固定成本投資,如基礎設施建設、土地購置、房屋建設等。這些投資需要在前期逐步累積,導致項目啟動后的回報期較長。其次,康養項目通常受到政策調整、市場需求變化、競爭加劇以及像疫情不可抗力等多方面的風險因素,這些因素可能導致項目的收益不確定性增加,從而影響投資回報周期和效率。此外,為了獲得市場份額并建立品牌,開發商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來進行市場推廣和宣傳,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戶,這就需要長期不斷地將大量資金投入。總之,開發一個完整的康養旅游項目少則數百萬,多則數億,需要資金投入大量資金,而且投資回報周期長、效率低。
頂層規劃落地難。山西省的各個地區具有顯著的資源優勢差異,當前省內已有全面規劃和戰略性布局,然而在執行過程中各地區的發展重點不明確,這導致康養旅游的發展出現了許多類似的項目,未能充分展示各地區的特色。此外,布局的分散以及各地區和項目的單打獨斗,使得康養項目難以形成合力,從而影響到了整體的發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制定全省范圍內的統一規劃,明確各地區的重點發展方向,同時注重發揮各地區的獨特優勢,以實現康養旅游的多元化發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在國家主體的框架下,對已出臺的促進養老、健康服務、體育等產業發展的政策進行整合。同時,應結合旅游產業改革的實施意見,通過全面摸清山西康養旅游資源和產品現狀,綜合分析市場需求,明確發展思路,制定全山西省康養旅游發展的指導性意見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在推動山西康養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注重頂層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積極有序地推進產業發展,促進山西康養旅游可持續發展。
不注重文化差異。文化差異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康養旅游的開展可以幫助當地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通過將當地的文化特色融入到康養旅游中,可以提升旅游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吸引更多的國際游客。在山西省的康養旅游開發中,文化差異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視。盡管康養旅游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但在實際開發中,部分地區過于追求現代化和商業化,忽略了對當地文化的尊重和傳承。這導致許多地方的在發展康養旅游時,無法吸引到具有深度文化體驗的游客。例如:各種地方戲曲、民間藝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地區重要文化財富。然而在康養旅游開發中,這些文化差異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筆者建議在未來的康養旅游規劃中,加大對文化差異的關注。首先,要深入研究并尊重當地的文化特色,將文化元素融入旅游項目的開發中,讓游客在享受康養服務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山西的獨特文化魅力;其次,要提高旅游業者的文化素養,讓他們在服務中更好地傳播和推廣當地的文化。將文化與康養進行深度結合,通過開發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康養旅游產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體驗。這不僅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還可以增強當地文化的傳播和保護,實現旅游開發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
山西省發展康養旅游的SWOT 分析表明,該省在康養旅游方面具有一些優勢,如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同時,隨著健康和養老意識的提高,以及政府對相關產業的支持,山西省也面臨著發展康養旅游的機遇。然而,山西省在發展康養旅游方面具有一些優勢和機遇,但也存在資金、規劃等方面的劣勢和挑戰。為了實現該省康養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充分認識并應對這些挑戰,以提升其競爭力并吸引更多的游客。
亟需行業標準規范引導。山西省在康養旅游資源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優勢,但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的分類和評價標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開發和推廣。通過制定地方標準,使山西省的康養旅游產業走向規范化、專業化的道路,為游客提供更多元化、高品質的旅游選擇。首先,難以進行比較和評估。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意味著不同的康養旅游目的地或服務提供商之間的比較和評估可能會變得困難。這可能導致消費者在選擇康養旅游產品時感到困惑,無法確定哪個目的地或服務提供商最適合他們的需求和期望。其次,不同的目的地或服務提供商可能會采用不同的標準或評價體系,這可能導致一些提供商在質量、服務和設施方面存在差異。這可能不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因為消費者可能對行業的信任度和信心產生負面影響。潛在的消費者可能無法確定康養旅游是否符合他們的需求和期望。這可能會限制市場的擴張,因為消費者可能不愿意投資時間和金錢在不確定的旅游選項上。最后,導致康養旅游產業難以實現規范化、規模化發展。由于缺乏分類和評價標準,難以對市場進行有效的規范和監管,可能導致市場混亂,影響產業的規模化發展。總之,制定康養旅游資源分類及評價標準對于行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有助于提高行業規范性,促進創新和改進,方便監管和評估,同時也有利于消費者的決策和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構建康養旅游醫保體系。由于康養旅游所具有的特殊醫療屬性,使其目前在中國仍處于高端旅游市場階段,尚未被廣泛的消費群體所接受。然而,隨著未來老年人口的持續增長以及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穩步提升,中國的康養旅游將逐漸朝著大眾旅游的方向邁進,消費群體的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我們可以借鑒德國將森林康養納入醫療保障體系的做法,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康養醫療服務機構納入社保體系。巴登巴登是歐洲著名的康養勝地,其獨特的康養文化源遠流長。早在19 世紀,德國就在巴登—符騰堡州設立了全球第一個森林康養基地,將森林康養納入醫保體系,為患者提供康復和治療服務。在醫療康養的制度下,患者只需攜帶由醫生開具的處方,便可在指定的康養醫療服務機構接受康復和養生服務,并能獲得部分或者全部醫療保險的報銷。使其成為一項全民都可參與的活動,加速康養旅游行業的發展。隨著全球醫療技術和健康管理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將康養旅游納入醫保體系,以促進醫療旅游和康養旅游的發展。同時,一些國際保險公司也在推廣融合康養旅游和醫療服務的保險產品,以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保障和服務,共同推動醫療旅游和康養旅游的發展。
整合資源打造康養產業集群。整合資源打造康養產業集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僅可以提高產業的效率和競爭力,還可以增強產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進一步推動經濟的發展。雖然山西省已經著手發展康養產業,但是該產業尚處于初級階段,集聚效應尚未顯著形成。要實現康養產業的最大潛力,關鍵在于如何有效地整合資源并打造康養產業集群。通過構建康養產業集群,可以實現產業鏈的優化和資源的共享,逐步提高產業的效率和競爭力。具體來說,康養產業集群可以將醫療、康復、養生、旅游等各個領域的企業和機構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協同合作的大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各個企業和機構可以共享資源,互相借鑒,共同創新,從而推動整個康養產業的發展。此外,康養產業集群還可以增強產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集群的形成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人才,也可以提高產業的品牌價值和形象,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戶和消費者。在未來的發展中,康養產業應該更加注重資源整合和產業集群的構建,從而實現更大的發展潛力。
總之,為了推動山西省康養旅游的持續發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包括行業標準規范的引導、構建康養旅游醫保體系、打造康養產業集群等。同時,還需要充分利用山西省的資源優勢,提高康養旅游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有助于促進山西省康養旅游的健康發展。
山西省的康養旅游正在迅速發展,借助豐富的多樣的旅游資源和不斷創新的旅游發展策略,將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和優質的旅游體驗。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充分發揮山西省的自然資源、歷史文化、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優勢,把握政策機遇,加強與周邊省市的合作,提高服務質量,打造特色品牌,推動康養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需要重視資金需求量大、投資回報周期長等問題,加強政策引導和金融支持,鼓勵企業創新和升級,提高投資效率和回報率。在頂層規劃方面,需要加強政策制定和落地實施,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此外,也需要注重文化差異,保護和傳承地方文化,讓游客在康養旅游中感受到山西的獨特魅力。我們期待山西省在康養旅游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為全國的旅游發展樹立新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