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兆軍 廖 雪
2018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從領導機制、組織結構、工作職責等方面明確公立醫院黨建工作任務,為開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結合工作實際,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要著重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醫院黨委領導作用體現為15 個字,即: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把方向,就是要保證醫院各項工作與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確保改革發展正確方向;管大局,就要是管好事關發展全局的大事,抓好思想政治、組織隊伍、文化建設等重要工作;作決策,就是要按規定研究討論決定重要事項,確保在重大問題上充分體現黨的領導和黨委意志;促改革,就是要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策措施,圍繞醫院創新發展搭平臺、出政策;保落實,就是要切實抓好醫院各階段重點工作,確保能落實、能落地、有效果。
人才是第一資源,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源泉在人才。一是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人才工作擺到戰略突出地位,堅持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結構優先調整、人才制度優先創新,建立一支與醫院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高精尖人才隊伍,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二是要選優配強黨務人員,完善待遇保障、職級晉升、考評獎懲制度,激發黨務人才干事創業激情和活力,鍛造高素質專業化黨務人才隊伍,為推進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
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一是要推動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加強基礎工作、落實基本制度、提升基本能力、完善基本保障,健全考核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確保“建有標準、抓有方向、評有依據”。二是要發揮支部和黨員作用,立足科室工作和黨員崗位職責,堅持:“規定動作”有標準、“自選動作”有特色,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類活動,在學習、工作、作風和廉潔等方面充分展現黨支部和黨員的先進性,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更好宣傳帶動身邊職工群眾,凝聚起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
1. 明確黨組織在醫院治理中的地位。一是將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醫院章程,明確黨組織的設置形式、地位作用和職責權限等要求,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各環節,使黨建工作要求得到充分體現。二是明確黨委在醫院工作中的核心領導地位,院長在黨委領導下負責醫院醫療、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建立黨委書記同院長定期溝通制度,做到重要決策事先溝通、日常工作定期溝通、緊急情況及時溝通。三是完善議事決策制度,研究制定《黨委會議事規則》和《院長辦公會議事規則》,明確決策事項范圍和職能邊界,確保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作用,構建起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
2.加強醫院班子建設。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嚴格落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制度和“第一議題”要求,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重點圍繞醫療體制改革相關政策、班子能力建設等開展學習,持續增強班子創新能力和擔當精神。二是加強班子團結,堅持民主集中制,貫徹“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充分調動班子成員參與決策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班子成員心情舒暢開展工作,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提高民主科學決策能力,營造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生態。三是加強班子作風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責任,自上而下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力解決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領導班子帶頭改作風、轉作風、樹新風,帶頭整改、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帶動干部職工隊伍作風持續向好轉變。
1.加強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一是深入實施“人才強院”戰略,以強化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為統領,建立和完善干部人才管理、培養和吸引新機制,多措并舉出人才。二是堅持人才工作服務發展戰略,圍繞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等重點任務,多種方式引進高端人才,與鐘南山院士、林延齡教授團隊共建陽江市呼吸醫學中心、市心血管中心,引進多名重點學科帶頭人、專業博士、博士后,獲得多個國家、省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三是強化對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領,通過多形式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動,將宗旨意識同“福民”理念相融合,幫助人才堅定理想信念、踐行為民情懷,努力將醫務骨干發展為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醫務骨干,確保關鍵崗位有黨員、學科攻堅有黨員、困難面前有黨員。
2.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一是堅持“支部建在科室上”原則,統籌考慮科室設置、醫療業務、黨員人數等實際情況,將原有的14 個黨支部調整重組為52 個黨支部,保證黨支部工作的穩定性、長期性和連續性。二是選優配強支部委員,實施“雙帶頭人”培養工程,由科室負責人擔任支部書記,完善教育培訓、述職考核機制,采取小型靈活形式開展常態化培訓,開展支部書記年度述職和履職考核,建立黨委領導班子分片掛點支部制度,指導支委開展工作,傳導責任壓力,壓實工作責任。三是推進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明確建設目標、具體任務、工作職責要求,制定《支部工作考核辦法》,常態化開展黨建工作“體檢”,在“黨建福民”品牌下推動“一支部一特色”,將支部工作同科室特點深度融合,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形成各具特色的《支部工作法》,將探索出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長效機制,長期堅持。
1.加強宣傳思想工作。一是開展多樣化思想政治教育,組織專家講座、線上線下培訓、互動交流等形式常態化開展思想教育,利用院內黨史館、院外教育等資源,開展實地參觀調研,引導干部職工深刻感悟黨的為民宗旨和醫院“福民”文化,營造積極向上氛圍。二是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強醫德醫風和黨紀黨規教育,大力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黨員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為重點,多形式、分層次開展“紀律教育學習月”、新入職員工廉潔行醫承諾簽名、案例警示教育等活動,營造學廉崇廉尚廉氛圍。三是堅持“內聚人心,外樹形象”導向,強化品牌宣傳,圍繞醫院高質量發展中心工作,創新宣傳內容和方式,打好網站、報紙、公眾號、國家省市媒體等多種媒介“組合拳”,提升醫院內部感染力和外部影響力,“黨建福民”品牌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健康報、南方+ 等重要媒體報道,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力。
2.加強文化建設。一是堅持“文化建院”戰略,將“黨建福民”理念融入醫院文化建設各方面工作,開展報告會、老同志講院史、悅讀人生、醫家大講堂、黨支部書記講福民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依托醫師節、護士節等重大節日組織大型慶祝活動,精心謀劃、認真組織2022 年建院120 周年慶祝系列活動,凝聚起攻堅克難、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二是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引領示范作用,結合疫情防控、學科攻堅等任務,加強對先進典型的培養、管理、選樹和宣傳工作,推出一批體現時代精神的先進典型,引導干部職工學習先進、爭當先進,周敦榮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多人獲評省市勞動模范、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三是堅持黨建帶群建、團建,堅持和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深入落實院務公開要求,在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上充分聽取職工合理意見,保障職工權益。依托文明單位、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和群團組織各類文體活動,發揮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為職工辦實事解難事,更好服務職工群眾,團結凝聚廣大職工奮斗偉力。
1.創新為民服務舉措。一是創新體制機制,深入落實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要求,牽頭組建陽江市人民醫院城市醫療集團,建立五大診療服務中心,打造“檢查在基層、診斷在總院”的診療模式,完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努力將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二是創新服務載體,運用大數據優勢,推進“智慧醫院”建設,成為省內首批、粵西首家掛牌互聯網醫院單位,深入實施“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運營模式,搭建起“省—市—區—鎮(鄉)—村”五級互聯網診療體系,為群眾提供線上問診、處方外配、線上隨訪、線上咨詢等服務,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足不出戶享受醫療服務。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重新整體規劃醫院基建升級改造工作,完善硬件設施建設,合理配置功能區域,重點解決住院環境、車位緊張、人流擁擠等突出問題,營造良好看病就醫環境氛圍,打造幸福健康家園。
2.打造為民服務平臺。一是打造三大服務中心平臺,即:群眾服務中心、員工服務中心和后勤服務中心,為群眾、員工和科室提供一站式服務,解決重復跑路、多頭辦事耗時費力問題,特別是對危急重癥、殘疾以及老年等患者進行幫辦代辦“手把手”、便民服務“零距離”,讓群眾看病就醫更加暖心舒心。二是打造“便民微服務”平臺,開展多途徑便民預約服務,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和預約優先制度,實行錯峰就診,減少在院等候時間,開通微信便民服務,提供微信掛號、微信預約、微信繳費、查看報告一站式服務,使看病就醫更加便捷,整合信息資源,建立移動醫生站、移動查房、醫護交班大屏、智能護理等,提高群眾服務效率。三是打造“連心服務”平臺,堅持“共建一個陣地、共育一批人才、共享優質服務、共助健康振興”,52個黨支部同127 個村鄉村衛生站建立“連心站”,黨小組和村困難戶建立“連心戶”,黨員與困難群眾建立“連心卡”,開展駐點服務、義診帶教、學習培訓、雙向轉診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將先進醫療理念和服務帶到基層、送到門口,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水平。
堅持和加強黨的建設,是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工程和永久性課題。醫院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創新意識和能力,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賦予黨建工作自身特色,增強黨建工作的有效性,推動醫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