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
(四川明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遂寧 629000)
隨著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電力安全監察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視。然而,在實際運作中,電力安全監察管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例如,監察手段不夠完備、法律法規執行不到位、電力安全監察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等等,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電力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了進一步優化電力安全監察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例如,加強安全監察人員培訓、優化監察手段、強化法律法規執行等等。這些措施將有助于提高電力安全監察水平,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電力安全監察管理對于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1)維護電力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環境。加強電力安全監察管理,可以發現和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維護電力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確保電力企業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規范從業行為,提高電力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2)預防和化解電力安全風險。電力系統存在多種安全風險,如電網過載、短路、事故等,加強電力安全監察管理,可以及時預防和化解這些風險,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和影響;對于新能源、分布式電源等新型電力業態,也要加強監察管理,確保其安全可靠連接到電網中。
(3)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電力系統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之一,保障其安全穩定運行至關重要。加強電力安全監察管理,有利于識別電力系統中的問題和隱患,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解決,確保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
(4)提高電力供應的可靠性和質量。加強電力安全監察管理,可以提高電力供應的可靠性和質量,保障公民生活、社會經濟和國家安全的需要。通過規范電力企業的從業行為、優化電力服務流程和提升員工素質等方式,提高電力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1]。
綜上所述,電力安全監察管理對于促進電力行業的健康發展,提高電力服務水平,推動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電力安全監察管理存在一些常見問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5 點。
(1)監管執法不到位。有些地方在電力安全監察管理中監管執法力度不夠,監管部門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檢查,導致一些企業存在違規行為或安全隱患得不到及時糾正和處理。
(2)安全意識薄弱。一些電力企業和從業人員對安全意識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安全文化建設,安全責任意識不強,可能存在忽視安全、敷衍了事的情況。電力行業作為一項高風險行業,經常發生電力安全事故,這些事故可能是因為設備老化、維護不及時、操作不當等原因導致。安全事故不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可能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破壞電力行業的形象和公眾的信任。
(3)數據收集和分析不足。電力安全監察管理需要依靠大量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及時預警和決策支持。然而,一些地方或企業在數據收集和分析方面還存在欠缺,導致無法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或預測潛在風險。
(4)安全標準和規范缺失。電力安全領域需要制定和執行一系列的安全標準和規范,以確保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然而,目前仍存在部分領域標準和規范不完善,無法全面覆蓋各方面的安全管理需求。
(5)人員培訓和技能匱乏。電力安全監察管理需要有專業素質較高的工作人員實施,但一些地方或企業在招聘、培訓和技能提升方面存在不足,導致人員專業水平不夠,影響了監察管理的效果[2]。
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了嚴重的后果,因此,對電力安全監察管理進行優化對策是非常必要的,旨在提高監察力度、加強法規執行、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從而降低安全事故風險,保障電力行業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是電力安全監察管理優化的重要方面。在法律法規體系上,需要從以下方面展開工作。
(1)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健全電力安全的法律法規體系,包括制定新的法律法規和完善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如國務院頒布的《電力安全生產條例》《電力事故應急預案制定與編寫指導意見》等法律法規。
(2)明確行業標準。制定行業標準,要求電力企業和從業人員按照標準進行操作和管理,以確保電力系統安全運行,如國家電網公司制定的《輸電線路安全管理規定》《電氣裝置用光纜通信設備技術規程》等標準。
(3)設立專門機構。建立電力安全監管機構,制定監管標準和監管規范,對電力企業進行監督和檢查,協助政府部門加強電力安全管理工作。例如,設立國家能源局安全監察司,負責電力安全監察管理工作。
(4)加大懲罰力度。強化違規行為的懲戒力度,對違反電力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企業和責任人依法進行嚴肅處理。例如,對電力安全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罰款、停產停業等行政處罰或刑事追究。
通過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可以明確電力安全的標準和規范,對違規行為進行懲戒和監管,進一步提高電力安全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以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1)建立健全監管機構。設立專門的電力安全監管機構或加強現有監管機構的電力安全監察職能,明確其責任和權限。該機構應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和資源,負責對電力企業的監督和檢查。
(2)完善監管標準和規范。制定和完善電力安全監管的標準和規范,明確各項指標和要求。包括電力生產、輸送、配電等各個環節的監管要求,以確保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和合規性。
(3)強化監督檢查。加大對電力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通過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對電力系統的運行情況、設備狀態、安全管理等進行全面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
(4)實行動態監管。建立起動態監管機制,采用風險評估、隨機抽查、數據分析等手段,定期對電力企業進行風險識別和評估,發現潛在安全隱患和問題。
(5)加大執法力度。對于發現的違規行為和安全事故,依法采取行政處罰或刑事追究等手段進行嚴肅處理,形成威懾效應,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和責任意識。
(6)加強信息共享與協調。加強與其他監管部門的協調配合,共享相關信息,避免信息壁壘和重復監管,形成合力,提高監管效能。
(7)推動社會參與。鼓勵公眾、專家學者、媒體等各界力量參與電力安全監察管理,提供監督和建議,推動監管工作更加透明、公正和有效。建立一個科學、高效、全面的電力安全監管體系,加強對電力系統的監督和檢查,確保電力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和連續性,從而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3]。
(1)建立電力安全信息平臺。構建一個全面監控電力生產、輸配電和用電等各環節的信息系統,實現對電力系統的全程監控、智能分析和預警。該平臺可以包括電力生產和輸配電監控系統、用電量監測系統、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等。
(2)加強數據采集和處理。通過各種傳感器和監測設備,采集電力運行的相關數據,包括電力負荷、電壓、電流、溫度、濕度等各項指標,并進行實時處理、分析和預警。
(3)推廣人工智能技術。采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對電力監測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預測,以實現對電力運行中的潛在問題和風險的提前預警和預防,提高電力安全的水平和效能。
(4)開展移動化應用。通過移動化技術,在移動端建立相應的電力安全管理應用,方便管理人員實時查看電力生產、輸配電和用電等各環節的數據和信息,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5)推動大數據應用。通過大數據技術,對電力生產、輸配電和用電等各環節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發現電力運行中的規律和問題,為電力安全的監管和管理提供決策支持。
(6)實行云計算模式。采用云計算等新興技術,搭建電力安全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各個電力企業、監管機構和科研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避免信息壁壘和數據孤島,提高電力安全監察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常用的云計算技術手段如表1 所示。
表1 常用的云計算技術手段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可以推進電力安全監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實現對電力系統的全程監控和智能分析,提高電力安全的水平和效能,確保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1)建立風險評估框架。制定風險評估的基本原則、方法和指標體系,明確風險評估的范圍和內容,包括對電力生產、輸配電和用電等各環節的風險進行評估。建立風險評估的標準和規范,明確評估的流程和要求。
(2)確定風險評估對象。明確風險評估的對象,包括電力企業、電力設備、電力系統等。根據風險的性質和級別,確定重點評估對象,針對高風險區域和關鍵設備進行重點評估。
(3)收集風險信息。建立風險信息收集的機制,收集與電力安全相關的各種信息,包括事故和故障數據、巡檢和檢修記錄、設備運行狀態、人員操作情況等。通過信息的積累和分析,識別潛在風險和隱患。
(4)進行風險識別和評估。根據風險評估的框架和指標體系,對收集到的風險信息進行分析和評估。識別各種風險源和風險因素,并對其可能造成的影響和后果進行評估,確定風險級別和優先級。
(5)制定風險控制措施。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針對不同風險級別,確定相應的管理和技術措施,防患于未然,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
(6)定期進行風險監測和評估。建立風險監測和評估的機制,定期對電力系統的風險情況進行跟蹤和評估,及時發現變化和演化,調整和完善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
(7)加強風險溝通和信息共享。加強與電力企業、監管機構和科研機構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共享風險評估的信息和經驗,加強對風險管理的共同認識和理解,形成合力,提高風險管理的效能。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可以完善電力安全監察管理的風險評估機制,實現對電力系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控制,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風險和隱患,確保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1)宣傳電力安全監察的重要性。向公眾普及電力安全監察的概念、目標和職責,增強廣大民眾的安全意識;通過媒體、宣傳資料、社交媒體等渠道,發布電力安全監察相關信息,提高公眾對電力安全的認知和重視。
(2)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安全知識培訓和宣講會,向電力從業人員傳授電力安全知識和技能;制作安全宣傳教育材料,如海報、手冊、視頻等,并廣泛發放和推廣,增強安全意識和素養。
(3)推動安全宣傳與監察執法相結合。結合實際案例,通過宣傳報道和警示教育,向公眾展示監察執法的成果和效果;加強與媒體的合作,及時公開監察結果和處理情況,引導公眾形成依法自覺遵守的良好氛圍。
(4)建立監察宣傳的長效機制。設立電力安全監察宣傳專項資金,支持宣傳活動和教育項目的開展;定期開展社會公眾滿意度測評,傾聽公眾意見和建議,提高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5)加強與相關部門和機構的合作。與教育部門、企事業單位、社區組織等合作,共同開展安全宣傳和教育活動,形成合力;利用網絡平臺和社交媒體,與各界開展深入互動,擴大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4]。
通過加強監察宣傳和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公眾對電力安全的認知和重視程度,推動全社會形成關注和支持電力安全的良好氛圍,促進電力安全監察工作的有效開展。
電力安全監察管理的問題需要引起廣泛重視,首先,相關部門和企業需要認識到其重要性,完善風險評估機制并共同努力解決存在的問題。其次,加強專業培訓和提升監察人員水平是關鍵。此外,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如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可以提高監察效率和準確性,及早發現和處理潛在風險。最后,落實法律法規、加大監察執法力度是核心環節。綜合各項對策,更好地維護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確保公眾的用電需求和社會的發展需要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