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蘭
社會力量參與中小學游泳教育的價值、困境及策略
吳亞蘭
(湖南工業大學 體育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文章通過梳理我國現有社會力量參與中小學游泳教育的發展現狀,探討社會力量參與中小學游泳教育的困境:社會力量執行力不足,缺乏政策法規;社會力量積極性不高,運行效率偏低;社會力量阻滯力加大,社會認知不足。文章提出以下優化策略:政府層面要加強整體指導,統一參與流程;社會層面要拔高服務能力,提升服務質量;學校層面要改進安全系統,改進需求評估。
社會力量;中小學教育;游泳教育,優化策略
關注人及其生命是教育的應然追求。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已成為與國家經濟安全、社會穩定和安全同等重要的國家安全體系建設的基礎內容。近年來,安全事故頻繁發生。為青少年提供生命安全教育尤為重要。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溺水是世界上每個地區1至24歲年齡段個人死亡的十大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球意外傷害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占所有傷害相關死亡的7%。2017年由中國疾控中心發布《中國兒童傷害報告》的相關數據顯示,溺水位居我國兒童意外傷害死亡致因的首位。每年頻發的中小學溺水安全事故就充分說明,既有的生命安全教育沒有取得應有實效[1]。
政府作為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主要主體之一,對此,海南、廣東、江西等地政府積極響應,積極出臺關于普及中小學生游泳教育相關政策。提出要充分利用校內已有游泳池或校外社會力量進行全面普及中小學生游泳教育工作[2]。因此本研究以社會力量參與中小學游泳教育為中心進行分析,發現社會力量參與的價值,總結其發展經驗,在此基礎上分析社會力量參與游泳教育存在的困境,以此提出相關優化路徑。
在游泳運動進校園的發展歷程中,資金缺口一直都是一大難題。社會力量參與學校游泳教育,為學校提供場地空間與師資隊伍的同時,也提供了游泳教學與訓練方面的幫助,同時減輕學校了財政壓力。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各地積極探索社會力量參與游泳教育的新模式,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游泳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在高速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著如游泳教育場地要求高,開展消耗大等問題。而誘發這一系列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推進和學校的單一供給無法滿足游泳教育的基本硬件要求。社會力量作為市場經濟中的主力,其具有資源豐富、靈活機動和動員社會等優勢。社會力量參與學校游泳教育,一方面減輕了學校的財政壓力,給學校提供了場地空間以及師資力量,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游泳運動教學與訓練方面的幫助。其有效助力了中小學游泳教育的工作開展。
實現公共體育服務的精準化,需要政府、市場、社會組織等多主體的協同配合。盡管我國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多主體聯合供給格局。然而,由于各個實體在基本概念、生產邏輯和價值追求方面的差異,多個實體在服務生產中缺乏協同作用,造成“供需不均衡”的局面。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五次會議提案將游泳教育納入學校課程建設。對此,各地政府出臺政策,積極響應。如2017年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在《海南省普及中小學生游泳教育實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各市必須充分利用現有學校或游泳池的外部社會力量,加強中小學游泳教育。2018年廣東省教育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普及學生游泳教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所有學校都必須開設游泳課程,以實現游泳教育對學生的普及。2021年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中小學生游泳教育試點工作行動方案》,提出各地要充分利用好現有教學資源,對游泳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加強學生對游泳技能的掌握從而提升游泳教育的效果。當前游泳教育已經成為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整合利用社會資源的一項重要措施。并以此來達到達到完善體育服務供給,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目的。
游泳運動有著豐富的安全教育功能,游泳可以為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提供基本保護,促進良好的心理發展。在休閑時間,還可以豐富學生枯燥的學習生活[3]。
目前,僅靠政府機構遠遠不足以大規模深化學校體育改革。我們必須積極鼓勵社會力量支持和促進有關學校體育的改革與發展,以此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其中,我國部分地區實行了“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這種方式得到了認可和廣泛的推崇。首先,社會力量參與校園游泳教育能夠為中小學學生提供充足的游泳場地,將校園游泳教育與校園之外的體育社會組織有效結合,其次,在社會力量參與校園游泳教育的過程中,除掉校園游泳教學和訓練工作之外,還包含了課外體育活動、校外體育培訓等活動。這增加了中小學學生參與游泳運動的時長;最后,社會力量參與校園游泳運動能夠滿足對中小學學生安全教育需求,培養學生的生存技能。在社會力量參與中小學游泳運動過程中,在中小學學生中散播游泳安全教育的“種子”,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長沙市作為全國首批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其游泳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已頗具特色。2009年,長沙通過“政府購買”為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的夏季游泳服務,實現了政府買游泳服務的俱樂部由2009年的15家增長至2015年的42家[4]。長沙市芙蓉區在2019年采用招標的方式引進第三方機構投入學校游泳場館建設,統籌規劃在該區科學布局東、中、西三個恒溫游泳館,并采取由政府直接向社會力量購買的方式,為中小學生提供免費游泳培訓,同時積極引導中小學生主動、科學地參加游泳體育鍛煉活動,增強體育運動的技術水平以及避險意識和自救能力。
四面環海、水資源豐富的海南省,是我國中小學普及游泳教育的絕佳地方。2017年由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進海南省中小學生游泳教育實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國家鼓勵和指導采用PPP模式的游泳池建設和運營;鼓勵社會基金為中小學生建設游泳池。2019年,海南省學校體育美育教育發展專項資金共計16936萬元。其中,中小學游泳教育經費16455.94萬元。2017年9月,海南省建成308個游泳池,全部安置在中小學。其中,東方市共建設了12個標準游泳池,供學生學習游泳,文昌市共建成28個游泳池。儋州市已建設并投入使用游泳池共20個。近年來,儋州市大力推進中小學游泳訓練。采取“學校+企業”合作方式,全面加強學生游泳訓練。
廣東省和浙江省都提及將游泳項目納為中考體育項目之一,以此來推動游泳運動的發展。廣東省屬于東亞季風區,水條件復雜。2018年,《廣東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生游泳教育普及工作的通知》強調,游泳將作為廣東省中考體育的必修項目,以此作為機會來推廣游泳教育。如果游泳不被視為中考必修課,則應創造條件,將游泳納入中考必修課。在2019年發布的《廣東省加強學校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行動計劃》中,提出要大力普及游泳教育。用建設游泳場館或者使用社會游泳場館的方式,確保每個縣有充足的場館進行教學與訓練。在沒有足夠空間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積極利用社會力量發展游泳教育和校外培訓來購買服務。浙江省位于長江以南,擁有豐富的自然水域和悠久的游泳歷史。團隊運動有一定的基礎,尤其是在競技游泳方面。近年來,它已成為該省的一項領先運動。自2003年以來,浙江省教育廳、省體育局聯合要求全省各級學校積極開展游泳活動。
社會力量參與學校體育發展的自由性與積極性受政策制度的影響極大。首先,參與全民健身的社會力量的最高設計水平尚未完成,全國范圍內也沒有統一的排名體系[5]。其次,政府購買體育社會組織的政策呈現出結構性失衡,而中國東部地區的購買機制相對成熟,而中西部地區則明顯滯后。根據國家體育總局關于社會組織的調查報告(2014年),超過90%的社會力量無法購買公共服務。再次,社會力量以國家形式參與的優惠規則是模糊的,國家對非營利組織的有償服務收入采取模糊的稅收政策。以體育俱樂部的技能培訓為例,體育俱樂部繳納的稅款是其收入的10%-15%,這顯然削弱了體育俱樂部的積極性。
創建和運營具有行政色彩的強大體育社會組織,大多數單項體育協會和政府部門在同一個房間工作,形成“一隊兩牌”的管理風格,“官管結合”是導致“圈子權力”的危險現象。體育部門的負責人通常負責那些沒有真正獨立性的銀行賬戶。例如,94個國家體育協會在民政部注冊,其中76個沒有獨立賬戶。由于其龐大的基礎,網絡和民間體育組織很容易在管理上造成混亂。此外,還存在全職員工素質不足、結構失衡、數量少、質量低、工資低等問題。2014年,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體育社會組織的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在接受調查的170個體育協會中,81個沒有全職員工。根據2013年的統計,中國約有75萬名社會體育教練,平均每1萬人中只有5人。人員短缺已成為實施全民健身戰略的一個重要因素。
首先,許多體育協會成立的公司通過某種形式的競爭開展游泳活動,這導致范圍有限,因為大多數是內部或行業間的員工。盡管可以籌集資金供公眾利益使用,但仍然缺乏公司和特定的鍛煉方式,讓更廣泛的人享受游泳和健身。盡管一些公司參與了體育賽事的主辦,但政府干預仍然存在,市場法下的全國性體育賽事主辦機制尚未成熟。此外,公司是以利潤為導向的,而不是對純粹的公共贊助活動缺乏關注,這導致中小學對參與游泳教育的認識下降。然而,政府的指導顯然存在不足,而且尚未建立起互惠互利的模式。第三,盡管相關機構已經開始評估游泳教育,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以評估研究機構在中小學游泳教育計劃的實施情況。
制度的完善不僅是對工作的保障,而且更是對工作方向的引導和支持。因此,完善的制度建設對于工作的推動至關重要。應健全社會力量參與中小學游泳教育監管方面的制度體系,以此來保障社會力量參與的質量,在特殊情況下還可設置準入準出模式,對其活動各個方面進行全程監管,在正確有益的思想下開展中小學游泳教育活動。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社會組織參與的績效評價,建立健全由政府、學校及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評估體系。通過對社會力量參與中小學游泳教育的管理能力、服務效能、社會影響等多方面靠評價社會力量的運行質量。此外,可以簽訂協議、召開會議、引入第三方監督,進一步達成合作共識,明確權責分工,按照各自職責開展游泳教育服務,進一步探索雙贏的合作新模式。
參與中小學游泳教育的社會力量主要是體育社會組織,應予以特別關注。社會力量自身的能力與服務決定了其參與校園游泳教育的效果。首先,增強社會組織在體育領域的責任感,提高每位員工的基本素質,以此來優化社會力量自身的內部結構。體育社會組織可積極與各高校合作,吸收各方面的專業人員來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建設專業的工作人員隊伍。其次,體育社會組織在為青少年體育服務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增強社會力量的責任感,讓他們充分參與中小學游泳教育,要不斷深化社會力量內涵,通過項目創造獨特的平臺和實踐空間,探索社會力量開設游泳課的新途徑。在搭建合作平臺的過程中,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讓他們充分參與中小學的游泳教育,只有創造有利條件,為他們提供一個可以發揮作用的環境,才能讓參與成為可能。因此,學校和政府應該創新工作機制,在社會力量的參與方式上進行更多的嘗試和探索。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彌補學校專業人才的短缺和無法開展游泳課的問題,另一方面,學校的初始和廣泛功能可以通過社會力量來展示。
學校作為體育社會組織參與校園游泳的服務對象,應重視校園游泳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需要保護系統不受校園安全和社會保障的影響。組織安全和培訓。因此,學校應對社會力量參與學校游泳的時間提出明確要求,提高社會力量與學生的安全意識,學生必須掌握正確的游泳技巧,并在老師和教練的監督下參加游泳,以確保游泳安全。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和標準可以用來評價社會體育組織參與校園游泳的有效性。呼吁體育管理、學校體育等領域的專家,迅速建立體育社會組織參與校園游泳的績效評價體系,可用于評價中小學體育和游泳社會組織,以滿足課程建設的需要,滿足學生在各種熱門游泳運動中的成長和發展需求。
在評估方法中,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如教育督導、定期評估、家長、專家評估等。其中,學生評估應側重于參考內容。通過評估,了解體育社會組織參與校園游泳的實際情況,監督體育社會組織參加校園游泳的影響。制定社會體育組織參與校園游泳的年度報告,建立相關反饋機制,對不符合要求的部分進行修改,科學指導校園游泳教育的發展。
[1]國務院.關于開展教育防范學生溺水專項行動的通知[Z],2020-6-30.
[2]教育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391號建議的答復[Z],2020-9-16.
[3]夏貴霞.政府購買青少年課外體育服務的問題研究——以長沙市政府購買中小學生暑假游泳服務為例[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8,34(1):45-50.
[4]夏貴霞,馬蕊,王華倬.政府購買青少年課外體育服務的地方實踐與制度創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2):84-91.
[5]譚苗青,黎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游泳普修課程構建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1,41(3):120-123.
[6]王成.從技能學習到項目教育:基于運動項目文化的高校游泳課程改革構想[J].體育學刊,2019,26(6):103-107.
The Value, Dilemma and Strategy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Swimming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U Yalan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7, Hunan, China)
吳亞蘭(1999—),碩士生,研究方向:學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