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深入落實的背景下,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合作學習模式愈發關注,合作學習不但成為新課程改革后的一項迫切需求,也是展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時的重要要求。但是,需了解到的是,在現階段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未能提起學生的語文閱讀熱情和興趣。對此,教師就要通過優化學生的合作學習,凸顯學生在閱讀課堂中的主體位置,激發學生在語文閱讀過程中的積極性,保障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成效。基于此,文章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意義分析為出發點,探討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的不足,最后研究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48-0056-04
一、 引言
初中語文閱讀學習呈現出合作性、集體性等特點,結合上述特點,在展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時,教師應重視強化學生間的有效合作。在此情況下,將合作學習模式引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就十分必要,該種模式可以使學生在合作完成閱讀任務的過程中,促進彼此之間的學習,這不但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效果,也利于強化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集體協作能力。
二、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意義
合作學習指小組成員在組內通過合理分工來一同完成學習任務,這有助于營造出積極的課堂氛圍,在合作學習的狀態下,學生也可以獲知他人的想法,并進行一定的反思,持續強化自身的閱讀學習能力,同時,也能夠實現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增進學生之間的關系,提升學生的交際水平。在如今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中,采取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提起學生的合作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合作的狀態下,迅速吸收重點的知識內容,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也能夠關注到每名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性,使每名學生均可以在組內的合作學習中獲得進步,并感受到進步的喜悅,這在培養學生的閱讀學習信心上具有顯著的作用。
初中語文教學中涉及許多文章,文章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詞匯等都較多,不少學生在理解時相對困難,在此情況下,如果學生“單打獨斗”進行語文閱讀,就很容易阻礙學生的閱讀腳步,致使學生認為自身缺失進行高質量語文閱讀的能力,就很容易放棄閱讀。對此,將合作學習模式運用至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就能夠使學生之間以合作的形式,一同探討和分析閱讀中的難點問題,若遇到不懂的語句或是修辭手法,也能夠進行一同的探討,進行較好的難點突破。在學生的此種探討與溝通中,還有助于展現不同學生的不同閱讀技巧,使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地學習和借鑒,最后就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和技能。
三、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不足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有不足,如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在于確保學生的科學分組,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在進行此種分組時,教師卻未能結合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來展開科學的分組,導致分組的意義并不大,未能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較好的閱讀學習進步。如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未能充分關注和了解每名學生,并沒能獲知學生的閱讀水平、理解能力及思維能力等方面的情況,進而在進行分組時缺失根據,導致分組的效果不夠理想,從而對學生的組內學習造成嚴重的阻礙,難以做到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
在初中語文閱讀的合作學習中,若想保障合作的有效性,就應注重提出恰當、合理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問題的驅動下,在小組內深入閱讀文章內容,以便較好地解決問題。但在當前的問題設計中,不是問題的提出較為簡單、隨意,就是問題的提出難度較高,導致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缺失,也很難提起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主動性,這嚴重影響到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施效果。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重視提升學生閱讀學習的質量,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但在目前的合作學習中,教師更為關注如何促使學生快速完成閱讀任務,怎樣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閱讀水平等,因此對合作學習氛圍的營造就會有所忽略。殊不知,若氛圍營造不足,學生就很難全神貫注地進行組內的合作學習,也很難進行有效的閱讀,不利于達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
四、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探析
(一)結合學生情況,展開科學分組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若想指引學生以合作學習的形式來展開充分的閱讀,切實理解文章內容,前提是結合學生的情況來展開科學分組。對此,一方面,在平日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需多加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語文閱讀基礎、閱讀興趣、閱讀水平,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等,在盡量符合學生自身訴求和意愿的情況下,對學生展開科學分組,確保各個小組均處在和諧的合作學習狀態下,切實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師還應結合班級的真實狀況,善于衡量諸多要素,將能力、水平不一的學生劃分成為一個小組,這種分組方式有助于保障每名小組成員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較好的進步。各個小組中的人數最好在4人到6人,不同小組的總體水平還應盡可能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夠保障不同小組之間“勢均力敵”地展開競爭。除此之外,在各個小組中均應設有小組長,以便小組長來督促小組成員的合作學習,以及檢查作業完成情況等,教師還應對小組成員展開科學的分工,確保每名小組成員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均有著具體的責任,提高每名小組成員的責任感,從而使得小組成員能夠“勁往一處使”,一同完成合作學習的任務,實現合作學習的目標,最終充分地展現出合作學習的意義和價值。
例如,在展開《蘇州園林》一課教學時,為促使學生感受到蘇州園林的獨特魅力,推動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對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基礎等對學生進行分組,并確定小組長,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小組成員一同探討蘇州園林的魅力體現在何處,充分吸收本節課的相關知識內容,確保學生的語文閱讀效果。
(二)合作探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初中階段學生往往都有著十分旺盛的表達欲望,在和其他學生展開探討的過程中,也會十分迫切地想要說說自身的想法。對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促進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應結合學生的特點促進學生進行合作探討,以便在該種探討的狀態下激發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原來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自身能夠掌握到如此多的知識,也能夠開闊眼界,了解到語文閱讀的益處,提高語文閱讀的主動性。更加重要的是,學生也能夠在合作探討的過程中切實展現出自身的聰明才智,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在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學習中獲益匪淺。
例如,在展開《變色龍》一課教學時,教師發現大多學生都不是很了解變色龍,只知道它會變色,并不知曉變色龍的其他特點,因而在閱讀文章時也容易缺失興趣,也難以理解奧楚蔑洛夫的表現。對此,在展開本節課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主動去搜集和變色龍相關的資料內容,促進學生較好理解《變色龍》一課所涉及的知識內容。然后,在課堂中,讓學生圍繞自身的資料收集成果,進行積極的合作探討。之后,再去閱讀和理解《變色龍》一文。在采取此種方式后,就能夠提高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熱情和興趣,也能夠使學生更加充分感知文章的內容,更好了解文章的主人公形象,最后產生顯著的語文閱讀成效。
(三)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仍然運用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會十分被動,不能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愉悅和快樂。同時,單一的閱讀模式也不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導致學生在閱讀課堂中的學習收獲十分淺顯。在此情況下,教師就應注重將合作學習模式應用至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中,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合作閱讀氛圍,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便是交流,學生可以在進行交流時來有效學習知識,也可以在彼此之間的交流中,提高自身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在落實合作閱讀學習前,教師應先向學生介紹學習環節,獲得學生的關注,然后再去講述所涉及的生字和生詞,保障學生在合作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更加順暢,還應為學生營造出積極的閱讀氛圍,使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可以感受到輕松和歡快,還應多加了解學生在組內的閱讀中是否產生了問題,以便實施相應的指導,從而保障學生的小組合作閱讀質量。除此之外,伴隨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許多領域中均有所涉及和利用,這在教育領域中也是一樣,教師若想營造出良好的合作閱讀氛圍,也可以較好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影音播放以及圖文展示等諸多的功能,直觀、生動展示學習內容,讓學生都能夠迫切地投入合作閱讀中,如此提升學生的合作閱讀有效性,提高學生的閱讀素質和水平。
例如,在展開《三峽》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先為學生放映關于“三峽”的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三峽之雄奇險峻,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而后,再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一同探討和分析在《三峽》一文中應用了哪些景物描寫的方法,文章的布局是怎樣,精妙之處體現在哪里。使得學生在合作閱讀中一同解決問題,深入理解《三峽》一文,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效果,這樣也利于達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展開的重要目標。
(四)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合作學習不但是學生學習階段應用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也是學生所必須形成的重要學習習慣,唯有形成該種習慣,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才會更有自律性,更自覺完成相關的閱讀任務,也能夠主動和其他同學之間去分析文章內容,提升對其中內容的理解程度。在展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時,教師發現一些學生閱讀一半就不再進行閱讀了,針對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感想,也未能進行及時記錄,同時也存在散亂閱讀的狀況,而上述情況均為學生未能形成良好的習慣而造成的。所以說,若想要有效改善上述情況,教師就應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語文閱讀習慣。對此,一方面,在學生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強調小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一同深入閱讀文章內容,還應圍繞其中的內容展開積極地探討與溝通,以便凝聚組內成員的智慧,以及多學習對方的優點,及時了解自身在閱讀中的不足,而后積極地改正,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教師還應向學生講述諸多的閱讀方式和技巧,告知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若產生了感想,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就應及時將此記錄到小本上,在學生的合作學習中,可以督促其他的小組成員進行此種記錄,這樣就能夠在彼此督促的狀態下,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語文閱讀習慣,展現出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的諸多優勢。
例如,在展開《春》一課教學時,文章的描寫用詞十分精準,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夠較好感知文字之美,也可以圍繞其中的內容展開深入合作學習和交流,即使針對一閃而過的思維火花,也要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通過此種方式來形成正確、端正的語文閱讀習慣。如在文章有這樣的描寫:“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著走路。”此句描寫中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對此在小組合作閱讀中,大家可以圍繞作者的描述來進行仿照描述,并將仿照的結果記錄在小本上,如此有利于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
(五)在合作學習中促進學生閱讀創新
在初中語文閱讀中不少文章內容都有所留白,這些留白能夠促進學生進行想象和創新。展開閱讀教學時,其實也是一項持續性為學生補充“空白之處”的重要過程,文本的空白部分也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難點所在。教師需運用合理的方式,提起學生進行閱讀創造的主動性,使得學生可以在合作學習中深入解讀文本內涵,并能夠充分地欣賞文章的表達。在初中語文閱讀的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在合理分工、有效配合的過程中感知文章內容,這種合作的形式也更容易激發起學生的語文閱讀激情,和其他同學圍繞文本內容進行探討時,提高自身的閱讀創造性,增強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
例如,在展開《孔乙己》一課教學時,文章后續描寫了孔乙己只穿了一件破夾襖,這就會使學生想到他的長衫去哪里了,而在文章中并未解答該問題。對此,教師就應指引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一同去探討他的長衫去哪里了。實現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創新,并更加充分地品味與感知文本內容,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強化學生的文字創新能力、想象能力及思考能力等。
(六)科學進行合作學習評價
將合作學習模式運用至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科學進行合作學習評價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是由于該種評價可以促使學生及時了解自身在合作閱讀中的不足,便于學生迅速地改正不足,從而在以后的合作閱讀中不會產生同類的問題。并且在展開此種評價后,也利于鞏固學生的合作閱讀效果,促進學生扎實掌握閱讀中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在進行合作學習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并加以贊賞和肯定,保障合作評價的科學性與客觀性,但也要注意,在評價的過程中應以鼓勵為主,需進行委婉的評價,防止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導致學生在日后不愿再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閱讀中,甚至抵觸閱讀學習。再者,教師還應將集體合作的成績作為重要的依據,以便對相應小組進行物質獎勵,該種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主動性,使得每名小組成員都能夠為了集體的榮譽而更加努力。
例如,在展開《我的叔叔于勒》一課教學時,教師發現在某個合作學習小組中,有一名學生并未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甚至擾亂了其他小組成員的合作學習。對此,教師要對其進行及時的督促和引導,并給予其客觀性的評價,讓該名學生了解到自身在合作學習中的不足,隨后加以改正,這樣也可以對其他的小組成員產生提醒的作用,使每名小組成員都能夠有效投入小組合作閱讀學習中。
五、 結論
總而言之,不管展開哪個階段的語文教育工作,合作學習模式的作用均不容小覷。如能夠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積極利用合作學習模式,可以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狀態下,更加充分地探討文章中的內容,感知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強化學生的語文閱讀素質及水平,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及能力,使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的學習中取得巨大的收獲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曙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實施策略的探討[J].學苑教育,2022(1):47-48,51.
[2]武永平.學會合作 效果加倍: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新課程,2022(30):97-99.
[3]楊宏斌.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自主合作學習的改進策略[J].名師在線,2023(2):26-28.
作者簡介:周勇(1977~),男,漢族,江蘇揚州人,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