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燕
一年前,當鄭思維與黃雅瓊再度攜手后,我們曾做了一期他們的封面。那時的他們正逐漸從東京奧運會摘銀的失落中走出,收拾好心情,再次攜手出發,為了在巴黎圓夢再拼上一把。
相隔一年再登封面,他們已經再次成為世界排名第一,亦再次在遭遇強力沖擊后奮力實現突破。無論是從我們記者專門為他們拍攝的照片上,還是在他們娓娓道來的故事與感悟中,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們愈發成熟。面對又一次的奧運征程,他們的目光更加堅定,心態更加從容,唯有那顆冠軍之心依然熾熱如初。
很喜歡鄭思維說的“享受這段再次追夢的旅程”這句話,尤其他對“享受”一詞的理解,在我看來算是悟到了真諦。
其實,這么多年來,聽過很多到了運動生涯末期的隊員說要開始享受比賽,但他們中的很多人對于“享受”一詞的使用更多代表著躺平,也就是不再有那么強烈的求勝欲望,不再會為了一個目標再拼再搏一下,取而代之的是得過且過、隨遇而安。記得傅海峰曾經很不認同享受比賽這個說法,在他看來,只要還可以站在賽場上,就會有勝負心,“享受比賽”一說無從談起。
這一次,鄭思維又用到了“享受”一詞來表達他現在看待競爭、看待結果的一種態度,但他對于“享受”的理解不是放下,而是如何更好地精進。他說他和黃雅瓊經過這幾年的磨礪,都比從前成熟了一些,心態更穩定一些,他們會以一個比較平穩的心態朝著巴黎奧運會前進。現在就是他們的一個新階段,當下要做的就是享受。而他們現在敢用“享受”這個詞,就代表著心態上的成熟與穩定。
無論是鄭思維還是黃雅瓊,在經歷了東京奧運會的受挫與之后分開又聚首、從高轉低、再從低回升至頂點的艱苦過程后,他們最大的改變就是對待競爭的態度。現在的他們依然會為了最終的目標而不斷努力精進,但他們已經可以看淡結果,而將所有精力投注于過程當中。他們更注重有效的訓練,更重視細節的精準與扎實,更有意識地要保持住自己。他們會不斷告訴自己無需用成績去證明什么,但每一次的過程需要去做好,朝著自己的既定目標去做。
勝喜,敗亦不餒,這是“雅思”組合現在看待比賽結果的態度。正如鄭思維說的,站在場上,“我一定要贏球”和“我有贏球的實力”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姿態。如果說一直想贏,很多時候會過于執著于一定要贏,到了一定階段就會讓人更緊,得不了分就會更加著急;而有實力去贏球,就相當于以更松弛一些的狀態去應戰。已經拿遍除奧運會之外所有大賽冠軍的“雅思”無疑具備可以戰勝任何對手的實力,過去的他們也難免會像外界所期望的一樣執著于“我一定要贏”,因而遭遇一次重大的失利,心態就會出現很大的起伏,就如東京奧運會后那段時間。現在的他們放下了對于“我一定要贏”的執念,更加專注于“我有贏球的實力”,再遇到重大挫折時,他們也會懊惱,但更多不是為結果,而是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他們會為了改進這些問題而讓自己更加努力,讓自己變得更有實力。
看淡結果的得與失,享受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的日積月累,“雅思”組合真的有了過盡千帆的成熟與通透,真心祝愿穩步向前的他們可以達成心中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