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亞瑟王傳奇”為中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騎士世界的建構與歷史邏輯的統一
——以“亞瑟王傳奇”為中心

2023-12-11 08:10:05王立新
文學與文化 2023年2期

王立新

內容提要:作為中世紀文學的重要類型之一,騎士文學反映著封建時代歐洲文化的特征,也具有獨特的審美品格,流傳于西歐的亞瑟王傳奇就極具典型意義。本文從西歐社會歷史文化與騎士文學的關系出發,梳理亞瑟王傳奇系列的發展線索,分析騎士精神的內涵,認為騎士傳奇的敘事中隱含著一個代表中世紀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契約型結構”,體現了騎士世界的建構與歷史邏輯的統一。

騎士文學是歐洲中世紀四大文學類型之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品格。在讀者的印象中,騎士文學的世界里充斥著情節離奇的故事、夸張矯飾的愛情、好狠斗勇的豪情,但是與任何一個時期的文學一樣,這個被建構的藝術空間同樣有其歷史與現實的基礎;騎士文學的產生和發展,也與中世紀歐洲社會進程的歷史邏輯相一致。

學界對騎士文學的探討,與對西歐中世紀社會的研究緊密相關。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夾在輝煌的古典時代與文藝復興運動為先導的西方近代之間的中世紀被認為是一個發展緩慢,政治、經濟、文化缺乏建樹的“黑暗時代”,這種認識直到20世紀,特別是20世紀的后半葉,才有了真正改觀。美國著名中世紀史學者布萊恩·蒂爾尼、西德尼·佩因就曾說:“當愛德華·吉本在18世紀撰寫其巨著《羅馬帝國衰亡史》時,他把中世紀時期的歷史看成是一部衰亡與沒落的陰暗歷史,對他來說,這樣做似乎是很自然的。同樣,一個世紀后,當雅各布·布克哈特寫作《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時,他認為,只有在文藝復興時代的人們遺棄中世紀時,近代個人、近代國家和近代文明的出現才成為可能,而他所見的中世紀是一個充滿‘信仰、幻想與幼稚偏見’的時代。在這些較陳舊的觀點中,因羅馬帝國的崩潰,標志著文明進步的一種重大挫折,而古典文化在15世紀的恢復又是一種引人注目的進步。而存在于兩者之間停滯不前的中古時代,則以哥特式的朦朧陰影、野蠻狀態、暴力以及僧侶般的迷信為特點,延續了一千年之久?!雹伲勖溃莶既R恩·蒂爾尼、[美]西德尼·佩因:《西歐中世紀史》(第6版),袁傳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導論”第1頁。

今天的人們當然已不會再如此刻板地去評價包括文學在內的中世紀西方文化,但是正如上述兩位學者提醒的那樣,如果因此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認為存在著一個“黃金時代的中世紀的神話”,那就成了“矯枉過正,把事情過于簡單化了”②[美]布萊恩·蒂爾尼、[美]西德尼·佩因:《西歐中世紀史》(第6版),“導論”第1頁。。中世紀文學是中世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映射著那一時代的社會歷史特征。的確,就騎士文學而言,其既反映著忠君、護教的社會主流文化意識,又表現出對個體榮譽和現世生活樂趣的肯定;既渲染了對精神理想的追求,又執著于世俗的功名和男女情愛的欲望;既體現所謂高貴、典雅的貴族化禮儀規范,又在行俠好義的冒險征戰中張揚著野蠻的尚武精神,具有既豐富又矛盾的文化內涵。那么,騎士文學與中世紀歐洲歷史文化之間的關系該怎樣看待,又以何種文學特有的主題和深層敘事結構體現前述的文化特征?本文以“亞瑟王傳奇”系列為中心,從文學與歷史相結合的角度做一些探討。

一 騎士興起的歷史背景

騎士是中世紀西歐社會中以騎兵方式作戰的武士,盡管在“騎士”和“武士”之間并不能簡單地畫等號③中世紀西歐的騎士通常具有貴族身份,盡管其中包括了不同等級的貴族,甚至有公爵、國王擁有騎士封號并親自領兵出戰的記載,但構成騎士軍隊的主體是中小貴族以及中小貴族家庭的子弟。一般而言,有較高爵位等級的貴族同時也是自己封地的領主,享有在封地上的民事、司法和征稅等各種權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亦有出身低下但忠誠、勇武者被封為騎士的現象出現。14世紀后,甚至有王室為解決國庫空虛公開出售騎士身份、某些商人和富有市民子弟借機躋身騎士之列的情況發生。相關討論可參倪世光:《中世紀騎士制度探究》,商務印書館,2007年,第67頁。,但從其產生的原因、發展的土壤、存續的目的和根本的職能等方面來看,均與戰事活動緊密相關,也即騎士武裝是因打仗這一需要應運而生的。

學界一般將8世紀封建采邑制度的出現作為西歐騎士武裝正式產生的開始,但如果追溯其前身,則可在5世紀入侵并滅亡了西羅馬帝國的蠻族“親兵制”中發現其早期身影。對日耳曼社會組織的研究表明,蠻族各部中除家族成員之間由血緣和姻親關系形成的“忠誠”紐帶外,另一種“忠誠”關系是在戰時的首領與隨從戰士之間形成的:“當一個領導人物打算進行某一突襲或襲擊時,他將對追求冒險的勇敢青年發出號召。那些自愿跟隨他的人發誓要忠誠地為領袖服務,以報答他的保護及分給他們的一份戰利品。不同部族的成員各自參加這樣的隊伍,用不著強迫他們家族的其他成員來支持這一冒險行動。他們形成一個以誓言結合的團體,使彼此負有義務,并在精心挑選的關系中對領袖負有義務,這些都是在傳統的家族關系紐帶之外的?!雹伲勖溃莶既R恩·蒂爾尼、[美]西德尼·佩因:《西歐中世紀史》(第6版),第61頁。這樣一種習俗在蠻族入主原羅馬帝國的疆域后,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對后來西歐封建社會的封君與封臣關系以及騎士群體的產生具有重要影響。

在歷史上,羅馬人曾將帝國北疆波河流域以北一些尚處于氏族社會晚期的部落稱為“蠻族”,以有別于以古代希臘、亞平寧半島為中心,包括帝國版圖內的北非、西亞等地中海文化圈內居民的“文明”民族。這些“蠻族”主要是日耳曼人。自公元5世紀初起,帝國內部各種矛盾日趨尖銳,國力日衰,蠻族各部得以相繼滲透進羅馬帝國境內,甚至成為羅馬軍團士兵的主要來源。到了5世紀六七十年代,西羅馬帝國在深重的經濟危機、連綿不絕的內部暴動和蠻族外部攻擊下,開始土崩瓦解,皇帝成為軍隊的傀儡。公元476年,日耳曼傭兵首領奧多亞克廢黜了西羅馬帝國的最后一個皇帝羅慕洛斯,宣告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這一年,標志著奴隸制的歐洲古代社會的結束和封建制的歐洲中世紀的到來。

在世界歷史的分期上,西歐的中世紀,從西羅馬帝國滅亡起始,到17世紀中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時落下帷幕,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中世紀開始后的四五個世紀里,王權軟弱,社會秩序混亂,各地領主、豪強勢力蜂起,致使戰亂不已,劫匪猖獗,暴虐橫行,生靈涂炭。即便國王和大貴族,為維護自身地位,也不得不蓄養武士兵丁以求自衛或攻擊別人。這一做法即與上述提及的日耳曼人氏族部落時期的“親兵制”有著淵源關系。這些武士們效忠于供養自己的國王或領主,戰時沖殺于沙場,平時拱衛主人的城堡、宮廷,二者之間形成了特殊的主從關系。然而長期保持這樣一支作戰力量顯然負擔沉重,除了日常用度外,武士們作戰需要的馬匹、武器、甲胄、后勤保障等均需供給,采邑制度于是應運而生。武裝扈從被賜予一塊土地,以所產的收入作為服軍役的費用,這種以服軍役為條件而終身擁有的封地被稱作“采邑”。西歐的采邑制度始于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481——751)后期的宮相查理·馬特(716——741)時期,到加洛林王朝查理曼(768——814)時代得到進一步發展。采邑制度使“封君”與“封臣”關系得以確立,不但構成了西歐封建社會一種重要的土地所有制形態,也是一種重要的政治體制。

封臣經由采邑制度獲得的封土可以層層分封,獲得封土的下屬逐級效忠自己的領主。②關于西歐中世紀封君、封臣以及封土問題的詳細論述,參見馬克垚:《西歐封建經濟形態研究》,商務印書館,2020年,第98~108頁。按照采邑或封土的大小或經濟收益的多寡,各級封臣要按照上一級領主的要求,在戰時提供不同數量的騎士組成軍隊。因此,各級封臣必須在平時就招募合格兵丁進行專門的軍事訓練。并不是所有接受訓練者都必然成為騎士,只有忠誠度、軍事技能和個人品格得到認可者,經過莊嚴的封禮儀式,才能被授予騎士的封號。中小貴族及其子弟是騎士成員的主要來源,他們大多從小就接受軍事訓練,及至成年并達到標準后,則通過封禮儀式從騎士隨從轉為騎士;后來甚至許多王公和大貴族也以擁有“騎士”封號為榮。

基督教信仰對中世紀騎士們的生活有著重要而深刻的影響。恩格斯曾指出:“中世紀是從粗野的原始狀態發展而來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學、政治和法律一掃而光,以便一切都從頭做起。它從沒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來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殘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雹邸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400頁。蠻族入侵幾乎湮滅了燦爛的古典文化,但是他們緣何獨對從羅馬世界傳承下來的基督教崇敬有加呢?原因在于日耳曼各部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即已接受了福音的傳播,其中汪達爾人、西哥特人和東哥特人接受了阿里烏派信仰,勃艮第人和法蘭克人則接受了大公教會的信仰。進入中世紀后,隨著教皇制的確立,修道主義的盛行以及神學論爭和經院哲學的產生、發展,基督教從教會組織、神學思想、崇拜生活諸方面都得到了豐富和加強。教會本身就占有大量土地,也依靠騎士保護。在與世俗封建統治者既聯合又斗爭的歷史進程中,基督教促進了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文化認同,也逐漸“馴化”和教育著馳騁于歐洲大陸、進入封建時代的原蠻族各部的貴族、騎士和百姓,成為歐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和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9世紀至10世紀,西歐受到來自東部的馬扎爾人、南部的穆斯林和北部的諾曼人三面的侵襲,抵御入侵的需要,不但使如何進行有效的軍事動員問題愈加突出,也使這個問題成為促使西歐社會結構中封君與封臣關系進一步發展和強化的重要因素。到11世紀,西歐封建主之間封君與封臣的關系已經十分普遍,騎士武裝的規模也愈益壯大。1096至1291年間,羅馬教皇、各地神職人員等會同西歐封建國王、貴族以驅除伊斯蘭異教徒、解放圣地為旗號,發動了對地中海東部地區的八次遠征,史稱“十字軍戰爭”,十字軍東征使西歐的宗教狂熱愈加強化并進一步刺激了“騎士精神”的張揚。

數百年間戰事的連綿不絕,使騎士武裝不斷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他們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標準和行為、禮儀規范。忠誠、勇敢、公正、恪守誓言、尊重女性成為騎士所應具有的理想化品格。昔日粗鄙少文的武士,被要求文雅知禮。無論在現實社會中它們能夠在何種程度上得到實現,這一切無疑是封建關系下騎士們所看重的核心精神價值。

二 騎士文學與亞瑟王傳奇

11世紀后期,西歐封建制度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均進入繁盛階段,代表封建主集團價值觀念和審美趣味的騎士文學也走向繁榮,它是世俗封建主思想意識與基督教文化觀念相結合的產物,同時摻雜了日耳曼傳統文化中尚武、崇拜英雄的因素。學者們在研究北歐維京人創作的“薩迦”(Sa?gas)時指出:“事實上,正是在薩迦中我們可以充分領會日耳曼人的戰士特性——熱愛自由、無法忍受束縛、勇不可擋、慷慨大方——這就形成了中世紀上層階級倫理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晚期軍事騎士氣概只能通過日耳曼武士的知識加以領會?!雹伲勖溃莶既R恩·蒂爾尼、[美]西德尼·佩因:《西歐中世紀史》(第6版),第435頁。

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大帝查理曼的三個孫子將國家一分為三后,“禿頭查理”得到了西部國土,成為法蘭西王國的雛形。采邑制度最初出現于這片土地上,法蘭西王國自然成為騎士制度的中心,也是騎士文學最發達興盛之地。騎士文學主要分為騎士抒情詩和騎士敘事詩兩種體裁,前者的中心地是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以表現騎士與貴婦人之間“典雅的愛情”為主要內容。在法國的北方,騎士文學的重要成就則是騎士傳奇“羅曼司”,也即騎士敘事詩,內容主要涉及騎士的冒險經歷、與異教徒的戰爭、騎士與貴婦人的愛情等,其影響波及整個歐洲。

12世紀至14世紀是歐洲騎士傳奇的黃金時代,產生了大量的騎士敘事詩。這種詩體傳奇情節離奇,涉及的歷史摻雜了大量民間傳說和想象虛構成分,因敘事的需要,篇幅大多較長,動輒數千行。在西歐范圍內,從題材上看,騎士傳奇可以分為三個系統。第一個是涵蓋從特洛伊戰爭直至亞歷山大大帝時代英雄事跡的古代系統。第二個是與法蘭克大帝查理曼和其麾下忠勇封臣羅蘭以及法國貴族勇士事跡相關的法蘭西系統,這個系統與公元800年左右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時期產生的“武功歌”一脈相承。第三個則是敘述凱爾特王亞瑟及其圓桌騎士英雄事跡的不列顛系統。三個系統中不列顛系統的影響能后來居上,與12世紀后西歐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騎士傳奇的接受心理有著密切的關系。古代系統題材的故事與現實相距遙遠,而亞瑟王一脈的騎士故事逐漸流行則彰顯了當時大眾英雄觀念和審美趣味的變化?!霸趤喩醣粡V為傳播前,法蘭西系統已經產生了一部重要的史詩《羅蘭之歌》,但是在12世紀間,由亞瑟主導的不列顛題材故事在受歡迎程度上超過了前者。查理曼及其同伴們的故事是關乎戰爭的和陽剛的,而前進中的社會在文化上卻需要廣泛的多樣性。它需要魅力、愛情、謙恭、魔法,需要女性更感興趣的主題。各種政治力量也在折沖樽俎。那些聲稱查理曼繼承人的法國國王們在享受法蘭西系統傳奇賦予他們祖先的威望,可與之相抗的亞瑟王系列故事則受到新近在英格蘭登基的盎格魯——諾曼諸王的歡迎。它賦予了他們的島國同樣的榮耀,他們的王朝同樣的尊貴,據說這是承襲自另一位偉大的君主。”①NorrisJ.Lacy,GeoffreyAshe,with Debra N.Mancoff.TheArthurianHandbook.London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p.2.

不列顛系統在三大系統中故事最為豐富,從最初的歷史傳說到馬洛禮《亞瑟王之死》這部散文體故事作品的出現,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演變,這一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可以稱為歷史與傳說時期。亞瑟在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人,就目前發現的文獻來看很難說得清楚。在約公元600年前后產生的一首中古威爾士語詩歌《高多汀》(Gododdin)中,“亞瑟”這個名字首次被提到,其身份是5世紀抗擊入侵的撒克遜人的不列顛凱爾特人的勇士之一。《高多汀》被認為最初來自那一時代的行吟詩人,這說明包括亞瑟在內的勇士們的事跡曾在民間廣為流傳。到了約9世紀初,在北威爾士的班高爾修道院中編成了一部拉丁語的名為《不列顛人史》的書,前言中說威爾士人南紐斯(Nennius)對此書負責?!恫涣蓄嵢耸贰分袑懙?,當薩克遜人勢力在不列顛不斷變得強大時,“亞瑟在那些日子里與布立吞的國王們一起與他們抗爭,但是他本人是戰爭中的領袖”②Norris J.Lacy,Geoffrey Ashe,with Debra N.Mancoff. The Arthurian Handbook.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p.13.。書中還用了單獨一個章節敘述了亞瑟參加的十二次戰斗,并明確列出了每次開戰的具體地點。不過南紐斯對亞瑟的身份說得曖昧不明,并沒有告訴讀者亞瑟是布立吞人的諸王之一或只是一位軍事首領。大致也是在九世紀,亞瑟以及其他凱爾特勇士在不列顛抗擊侵入者的事跡就已傳到了法國西北部的凱爾特人之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10世紀時,出現了又一部拉丁語寫成的文獻《威爾士編年史》,其中說“在巴頓之戰中,亞瑟三天三夜肩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布立吞人是勝利者”③Norris J.Lacy,Geoffrey Ashe,with Debra N.Mancoff. The Arthurian Handbook.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p.16.,首次將亞瑟與基督教聯系在了一起。

12世紀前期,威爾士的高級教士“蒙茅斯的杰弗里”撰寫了《不列顛諸王紀》,亞瑟被明確作為諸王之一位列其中。杰弗里并非一個歷史學家,書中所用材料有些能找到來源,但大部分均已不可考,然而正是這部書為亞瑟的一生勾勒出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輪廓:在倫敦的英格蘭王尤瑟(Uther)對康沃爾公爵葛羅斯的妻子依格娜(Ygerna,即Igraine,“伊格萊茵”)產生了不可遏制的激情。葛羅斯于是帶著夫人從朝廷中不辭而別,回到康沃爾并將后者禁閉在城堡里。尤瑟王將臣下的離去視為一種侮辱,引兵進入康沃爾并蹂躪公爵的領地。當葛羅斯忙于戰事時,術士梅林幫助尤瑟王變成公爵的模樣進入城堡與依格娜同床共枕,誕下了私生子亞瑟。公爵陣亡后,尤瑟王變回了自己的樣子并與依格娜成婚。十幾歲的亞瑟后來繼承了王位,揮舞著一把在神奇的阿瓦隆島上鍛造的寶劍(名為“卡里本”,Caliburn),打敗了入侵的薩克遜人。他使皮克特人、蘇格蘭人臣服并征服了愛爾蘭和冰島,還迎娶了桂妮維亞為王后。亞瑟王帶來了12年的和平與繁榮,建立了在列國中著名的騎士團體,受到國內各階層的擁戴,不列顛的文明程度和威望提升,許多像凱、貝迪維爾、高文這樣的騎士紛紛來投。此后他又征服了挪威和丹麥并與羅馬帝國治下的高盧角力。當羅馬人命令不列顛繳納貢賦時,亞瑟王率軍渡海前去征討高盧。在經歷了與圣米歇爾山上巨人的戰斗后,亞瑟一路推進擊敗羅馬人。然而即將在勃艮第進行決戰前,國內傳來的消息卻迫使他回兵——留在不列顛鎮守的外甥莫德萊德自立為王、欲對王后圖謀不軌,還與薩克遜人達成協議?;貛煹膩喩诳滴譅柕目诽m河畔擊潰了叛軍,自己也身受重傷,被運往阿瓦隆島醫治。①參Norris J.Lacy,Geoffrey Ashe,with Debra N.Mancoff. The Arthurian Handbook.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13,pp.37-39.杰弗里為后來關于亞瑟王的文學創作提供了一個“傳記”式的重要基礎,盡管其中不乏真實的歷史背景和因素,但顯而易見的是摻雜了非歷史的凱爾特民間傳說,甚至是自己的想象性創造的內容。

第二個階段是在歷史傳說基礎上以詩歌為主的創作時期。12世紀到14世紀,歐洲大陸出現一系列韻文傳奇——如諾曼詩人瓦斯的《布魯特傳奇》(1155),其中首次提到了亞瑟王的圓桌;法國杰出詩人克雷蒂安·德·特洛阿(約1135——1191)的《蘭斯洛特,或大車騎士》(約1168)、《烏文英,或獅子傳奇》(約1170)以及未完成的《帕西瓦爾,或圣杯故事》(約1182——1190)等,寫到了圣杯、亞瑟王輝煌的宮廷所在地“卡美洛”(Camelot);還有與克雷蒂安同時代的法國女詩人“法蘭西的瑪麗”的一組短篇敘事詩(約1170);在德國有詩人哈特曼·馮·奧埃(約1160——1215)的《埃雷克》(1180)、《烏文英》;沃爾夫拉姆·馮·埃申巴赫(1170——1220)的《帕西瓦爾》;戈特弗里德·馮·斯特拉斯堡(約1170——1220)的《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在法國有詩人貝魯爾的《特里斯坦》(約1191)。13世紀初,約1200年前后,勃艮第的騎士和詩人羅伯特·德·博戎推出了系列詩篇《圣杯傳奇》,包括《亞利馬太的約瑟》、《梅林》和《帕西瓦爾》三篇長詩,在《梅林》中第一次提及亞瑟從石頭中抽出寶劍而稱王。1215年至1235年間,在法國出現的“沃爾蓋特系”(Vulgate cycle)散文體亞瑟王傳奇中涉及多位騎士的事跡,其中第一次提到了“圣潔騎士”加拉哈德的名字;1250年還出現了一部法語散文體的《特里斯坦》。14世紀,亞瑟王傳奇在歐洲繼續發展。1310年,法國作家讓·德·朗永在《孔雀誓言》中將亞瑟王列為與希臘、羅馬時代的赫克托爾、亞歷山大、凱撒,希伯來民族史上的約書亞、大衛、猶大·馬加比,中世紀法蘭克王國大帝查理曼和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德國的貴族首領“布永的戈弗雷”齊名的“九雄”之一。1360年前后出現的“雙聲體”《亞瑟王之死》有4300行;另一部同名作品3800行;還有一部被譽為中世紀英國文學重要作品的《高文爵士與綠衣騎士》,有2500行。這些傳奇基本上以四個故事為核心:亞瑟王的王后桂妮維亞與蘭斯洛特騎士的愛情故事、圓桌騎士尋找“圣杯”的故事、特里斯坦騎士與愛爾蘭公主伊索爾德的愛情故事,以及亞瑟王與其叛亂的外甥莫德萊德騎士大戰、亞瑟王朝毀滅的故事。幾個世紀里,各國、各地文士們書寫的亞瑟王傳奇內容愈益豐富,并形成了幾條主要的故事枝干。

到15世紀,馬洛禮在前人基礎上,匯集了種種亞瑟王的傳奇故事,寫成了散文體的《亞瑟王之死》,這可以視為此一傳奇系列發展的第三個階段。

三 《亞瑟王之死》的騎士文化意蘊與深層敘事結構

15世紀的英國有不止一位名叫“馬洛禮”的人士,根據現代學者的考證,出生于英國威爾士士紳之家、擁有騎士頭銜的托馬斯·馬洛禮(1416——1471)應該是《亞瑟王之死》的真正作者。據說馬洛禮曾多次入獄,被指控的罪名從偷盜、搶劫到敲詐勒索不一而足。1469年或1470年,他在獄中完成了名垂青史的《亞瑟王之死》。1485年,出版商卡克斯頓在整編潤飾后將此書出版,但馬洛禮并未見到,他在1471年3月14日去世,葬于紐蓋特監獄附近的圣方濟各會教堂墓地。

《亞瑟王之死》共二十一卷,內容上可分為四大部分:第一至五卷,寫亞瑟王的出生和經歷,敘述其建立亞瑟王朝,組織圓桌騎士集團,平定各地諸侯叛亂,統一英格蘭、蘇格蘭,征服威爾士地區以及遠征羅馬的功績。第六至十二卷,主要敘述蘭斯洛特騎士的冒險經歷和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愛情。第十三至十七卷,主要為圓桌騎士尋找圣杯的故事。第十八至二十一卷,主要寫蘭斯洛特騎士與桂妮維亞王后的愛情悲劇和亞瑟王之死。

某些研究者認為卡克斯頓版的《亞瑟王之死》缺乏結構上的嚴謹性和統一性,但是這種責難其實并不公平。亞瑟王傳奇仿佛一個“套曲”,在此前幾百年間有許多故事是各自被敘述的,盡管亞瑟王本人的形象在其中出現,但以各個騎士名字命名的傳奇各有其聚焦的人物,亞瑟和他的宮廷有時只是作為背景。當馬洛禮借助大量此前的相關傳奇(主要來自法國,特別是Vulgate cycle 的文本)編成這部書時,他當然有著自己的考慮,比如他要重新編排這些故事的順序,刪除某些他認為冗余、枝蔓的情節,加強對某些人物事跡的敘事等,但其目的并非要將不同騎士的經歷交織成一個故事,而是要讓它們前后銜接地構成一個序列。事實上,《亞瑟王之死》作為一個整體有其內在發展的邏輯,正像N.J.雷西等人所言,它體現為三重敘事線索:“1.亞瑟的興起:他的出生和早期生涯,梅林在這些事件中的角色,亞瑟與桂妮維亞的婚姻和對蘭斯洛特的引介。2.亞瑟和圓桌騎士的榮耀:圓桌騎士們的歷險(蘭斯洛特、加雷斯、特里斯坦)和對圣杯的追尋(帕西瓦爾、鮑斯、蘭斯洛特,尤其是加拉哈德)。3.命運之輪的墜落:由莫德萊德和蘭斯洛特與桂妮維亞的愛情引發的亞瑟王國和理想的驟然毀滅?!雹貼orris J.Lacy,Geoffrey Ashe,with Debra N.Mancoff. The Arthurian Handbook.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3,p.131.

本書系統講述了亞瑟王系列的各種傳奇故事,也集中體現了騎士傳奇所應具備的構成因素,成為中世紀歐洲騎士文學的經典。

騎士文化的核心是所謂騎士精神或騎士道(Chivalry),體現為騎士需要遵循的一系列道德和實踐準則。封建制度和基督教是中世紀歐洲文化的兩大支柱,因此,君臣倫理的恪守、宗教信仰的熱誠、勇毅尚武的本分、公平正義的行為和情感世界的純潔是騎士精神的根本內涵。一個真正的騎士不可背叛主公,不能違背信仰;無懼流血犧牲,必公平對待伙伴;要鋤強扶弱,保境安民;需謙恭有禮,行止得體;既要無條件忠于情人,也要保持柏拉圖式的熾熱愛情。顯然,這是被高度理想化了的騎士精神。正如學者們在對某些具有故事原型意義的早期文獻研究中所發現的,有著完美道德的騎士形象,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被書寫和塑造的結果。

騎士的冒險經歷和愛情,最初是騎士傳奇的主要內容;圣杯敘事母題稍后的引入,則將基督教信仰和騎士們的精神追求與整個騎士世界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滲入到騎士們建功立業和浪漫愛情的實現過程中。故而游俠歷險、信仰伸張和愛情追尋不但是騎士傳奇的三大主旨題材,而且通過這一切的描寫和敘述,體現出了基于中世紀封建社會意識形態下忠君、護教、俠義的三大主題。

游俠歷險之于一個騎士或準騎士不僅是展示其武功高下的過程,更是臧否和陟罰其行為是否恰當、確認或獲得其騎士身份的途徑,承載著每一個騎士的光榮與夢想,折射著他們的品格與精神境界。“亞瑟王傳奇”系列中那些聲名赫赫的騎士們,幾乎都是通過上述三大主旨題材的敘述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秮喩踔馈分?,亞瑟本人及其麾下的眾多著名騎士,也同樣是通過帶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彰顯出了自己的與眾不同。亞瑟稱王的經歷就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奇跡。他本為英格蘭王尤瑟·潘左干和康沃爾王后伊格萊茵之子,出生后由魔靈(梅林)抱走,交給愛克托(埃克特)騎士夫婦撫養成人。尤瑟王死后,英格蘭群雄紛爭,國家危機四伏,坎特伯雷主教出面召集全國的王公貴族和著名騎士在圣誕節集會比武,推選國王。圣誕節清晨,在教堂庭院中出現一塊插著寶劍的巨石,寶劍四周鐫刻金字:“凡能從石臺砧上拔出此劍者,乃生而即為英格蘭全境之真命國王?!蹦贻p的亞瑟能輕松拔出寶劍,其他所有來者去試,寶劍都紋絲不動。貴族們起初對這個出身低微的孩子一片反對之聲,但延宕有日,在平民的支持下還是他被擁立為王。主教封他為騎士,并為他加冕。百姓向他歡呼,認為這是上帝的意志。貴族們覲見,以示忠誠。亞瑟自此勵精圖治,開創偉業。

以尋找“圣杯”為核心的故事,則體現了對基督教信仰的熱誠。關于圣杯(The Grail)的描寫,最早見于克雷蒂安·德·特洛阿未完成的作品《帕西瓦爾或圣杯故事》,但在這位重要詩人的筆下,“圣杯”尚未與耶穌基督相聯系,而是帕西瓦爾游俠到受傷的“漁王”(Fisher King)荒蕪國度時,在城堡大廳中所見到的“圣物”,一個大盤或容器,與其一起出現的還有一支流血的長矛。受到克雷蒂安的啟發,詩人羅伯特·德·博戎在詩篇《亞利馬太的約瑟》中以《圣經》相關敘事為中介,將圣杯認定為耶穌在最后的晚餐中使用的杯子①參《馬太福音》26:26-29。,亞利馬太的約瑟接受和保護了這只杯子,并用其承接了耶穌受難時在十字架上流出的寶血。在羅伯特·德·博戎之后,諸多關于圣杯敘事的騎士文學作品均受其影響,因此,圣杯是基督的象征,也是基督教話語所說的生命的象征。追尋圣杯,即意味著追尋不朽的生命,追尋與基督神圣的結合,靈魂得救。作為護衛基督教的騎士們,無不以能親見圣杯,完成這一神圣的使命為最高榮譽。然而,至圣的圣杯與身負罪孽的人無緣,多位圓桌騎士歷經危險和磨難而不得,因為他們無不有著各種各樣的罪愆。蘭斯洛特騎士與佩萊斯王的女兒伊蘭公主所生的兒子加拉哈德,心地純潔,童貞無罪,終于得到圣杯,他的靈魂也升入天堂。

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的愛情故事,在歐洲中世紀曾廣為流傳,有多個不同語種的單獨版本,在《亞瑟王之死》中也是最動人的篇章之一。特里斯坦是康沃爾王馬爾克的妹妹伊麗莎白的兒子,由于母親在生下他后即受風寒而亡,他幼時受到繼母的虐待。稍長,特里斯坦被送往法國接受教育,學成歸來,成為一個英姿勃發、武藝高強的年輕騎士。適逢愛爾蘭王派遣著名的馬漢斯騎士來催討貢賦,康沃爾舉國上下無人能夠應戰。特里斯坦挺身而出,一舉擊敗馬漢思騎士并將他殺死。他本人在此戰中身中毒矛,被運往愛爾蘭王宮中治療,身份被識破后險些喪命,幸得公主相救。他與美麗的公主伊索爾德深深相愛,但不久后舅舅馬爾克王卻命令特里斯坦迎娶伊索爾德做自己的王后。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在歸途中誤飲了愛杯里的魔酒,愛情之火在一對年輕人之間熊熊燃燒。后來,妒火中燒的馬爾克王趁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彈琴賞樂時從背后用劍將特里斯坦殺死,悲慟的伊索爾德伏在愛人的尸體上氣絕而亡。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的愛情故事在亞瑟王系列不同詩歌作品中有敘事細節上的差異,但封建倫理與愛情之間的沖突始終是悲劇背后的原因。

如前所述,西歐封建社會的封君封臣關系和基督教信仰是騎士制度的基礎,也是騎士精神形成的前提,因此,《亞瑟王之死》無論內容如何豐富,故事多么龐雜,從敘事的角度看,都隱含著一個建基于中世紀社會主流話語上的契約型深層結構。這個結構以立約為前提,在人物一系列的行為敘述中以“立約——履約——獎賞”或“立約——違約——懲罰”的形式表現出來,折射出那一時代的倫理和價值取向。

就任何一個具體的騎士故事的敘述來說,立約雙方中的騎士一方是故事的主人公,而另一方則可以由不同的對象來擔任,可以是國王或領主、教士或修士、公主或貴婦人,也可以是作為伙伴的其他騎士等。這些與騎士立約的對象事實上具有符號化的功能,因為騎士們通過誓言與他們所建立的關系,連接的以忠誠、信仰為核心的騎士精神的價值觀念。一旦立約,就意味著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義務和責任在履約的行為過程中展開,體現在騎士們“冒險”經歷中的表現上。盡管不同騎士的游俠過程具有某些雷同的敘事要素,但正是這種相似的敘事要素,使得騎士精神在反復言說中得以凸現,也使騎士們在不同行為的反應中呈現出并不雷同的形象。履約是試煉與考驗,也是騎士自身完善和成長、尋找合適位置和身份的過程。就像亞瑟王那張巨大的圓桌旁設立的“危險座”所暗示的,只有心地純潔、道德完美的加拉哈德才有資格落座其上。如果一個騎士在履約過程中證明自己真正符合騎士的標準,就必然會獲得榮耀的結果,如英雄的美名和溫柔的愛情。履約的反面就是違約,一個騎士倘若行為偏離了騎士的標準,結局則是逆反的或悲劇性的。

騎士精神折射著中世紀的封建文化,其實充斥著各種倫理關系之間的張力。從理論上說,正如在當時的社會觀念中,人們認為封君與封臣之間是主從關系一樣,上帝與君王之間同樣是主從關系?!熬龣嗌袷凇?,上帝對全地的主權高過君王在地上的王權。因此,對騎士違約行為的判定牽涉一個價值層級的問題,有時一種行為在一個層級上可能并不是違約的,但在一個更高的價值層級上則被判定為違約。蘭斯洛特騎士對桂妮維亞王后一往情深,為此拒絕了不只一位愛慕他的女性,但是作為亞瑟王麾下的圓桌騎士之一,這卻違背了對國王忠誠的原則,在更高的“忠君”價值層面上被判定為“違約”。這帶來的不只是一對情侶的悲劇結局——兩人各自在修道院懺悔,孤凄而終——也是造成國家傾覆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上帝的敬畏和對信仰的忠誠無疑體現著最高的精神價值層級,關于亞瑟王之死、圓桌騎士團和整個王朝毀滅的敘述就正說明了這一點。早年間亞瑟王曾與路特王的王后瑪高絲有一夜枕席之歡,但他不知道的是,瑪高絲卻是他同母異父的胞姐,其后還誕下了一個男嬰。這種亂倫行為觸怒了上帝。當亞瑟王率兵遠征法蘭西時,被托付國事的莫德萊德騎士起兵反叛,他正是當年亞瑟王與瑪高絲王后亂倫所產下的那個男孩。亞瑟王與莫德萊德在決戰中戰死,圓桌騎士們也在自相殘殺中傷亡殆盡。面對上帝的律法,亞瑟王的不倫之舉顯然也是違約,而違約就必須承擔責任,受到懲罰。

《亞瑟王之死》敘事中所隱含的“契約型結構”,是中世紀社會由初期的混亂、無序向其后社會秩序逐漸穩定發展過程中,西歐封建文化確立、王權逐漸強大后在文學上的反映。亞瑟王及其圓桌騎士們曾造就的輝煌和最終的悲劇,從正、反兩個方面映射著歷史與現實,并為后來者提供著鏡鑒和教訓。恰恰是在《亞瑟王之死》出版的1485年,英國的“玫瑰戰爭”(1455——1485)結束,史稱“亨利七世”的亨利·都鐸建立了都鐸王朝。面對混亂、分裂的國勢,他無限緬懷歷史上傳說的亞瑟王朝的統一與強盛。亨利七世自稱是亞瑟王的后裔,不但給自己的長子取名亞瑟,還在溫徹斯特城堡大廳的墻壁上懸掛起了一面巨大的圓桌,上有亞瑟王的肖像和由紅白玫瑰組成的都鐸王徽的圖案,在其四周,則刻有亞瑟王傳奇中出現的二十四位重要騎士的名字。這是歷史的巧合,也是歷史的必然。時代在發展,野蠻也畢竟要走向文明。中世紀前期的幾百年,用“黑暗”來形容并不過分,與無休無盡的征戰、叛亂相伴隨的血腥殺戮和對古典文明的摧殘,是那一時代社會的顯著特征。11世紀末法國出現的“武功歌”《拉烏爾·德·康勃雷》(Raoul de Cambre,屬于“叛逆者系”中的一部),以9世紀至10世紀封建領主的叛亂歷史為素材,其中的主人公仍如同一個半開化的野蠻人一樣燒殺劫掠、褻瀆神圣,殘暴程度令人發指。①參León Gautier,Chivalry,trans.Henry Frith.London:George Routledge and Sons,Ltd.,1891,pp.19-20。從諸侯混戰到王權的強大和國家的穩定,從文化破壞到文化建設,概言之,從混亂到秩序,所反映的是西歐社會從落后走向進步的時代發展趨勢。作為在三百年故事流傳基礎上形成的《亞瑟王之死》,盡情書寫著騎士們的豪情,也在契約型結構中濃縮了騎士們的行為方式和精神世界由野蠻到文明過程的形態。理想的騎士形象在這里清晰地彰顯而出:比武場和戰場上敢于冒險、力挫群雄的勇士,愛情生活中溫柔體貼、風流倜儻的情人,社交場合彬彬有禮、修養良好的紳士,宗教上虔敬謙卑、道德自律的基督衛士。叱咤風云的騎士們不能只是個人至上的豪杰,只有在以“忠誠”為紐帶、以強大的王權象征的國家觀念為指歸的封建關系中擔負起責任與義務的勇敢騎士,才與那一時代人們心目中的英雄觀念相吻合。從這個意義上說,騎士文學所建構的不只是一個傳奇色彩濃郁的藝術世界,也代表著一種追求精神價值的烏托邦。

需要指出,中世紀文學在敘事上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后世作者喜歡承襲前世作者的故事題材,“亞瑟王傳奇”幾個世紀中的演變就是最典型的例證之一。《亞瑟王之死》中,相當程度上保留了一個個具體故事的核心構成要素乃至基本面貌。然而作為一個整體,通過騎士們不同行為和命運之間構成的對比,特別是通過亞瑟王朝從崛起到覆亡這一共同的背景和敘事線索,這部作品仍然在藝術世界的建構中體現了與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其中的騎士們并不完全屬于歷史傳說中公元5世紀亞瑟王治下的盛世“卡美洛”,而是如這一傳奇系列各時期產生的故事那樣,體現著不同世紀的文化特征。15世紀后半葉的英國和西歐,新時代的文化因素已經開始生長。《亞瑟王之死》中騎土們建功立業尚武精神的張揚,大膽熱烈的情感欲望的追求,與封建和宗教義務之間既構成了持續的張力,也達到了內在的平衡,蘊含著突破禁欲主義、肯定個人價值和力量的激情,回蕩著要求理性、秩序的時代聲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911亚洲精品| 欧美黄网在线| 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播放|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少妇精品在线|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网视频| jizz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拍爱|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18禁秘|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日韩视频福利|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天堂成人在线|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情侣一区|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熟女日韩精品2区|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夜夜操天天摸| 嫩草国产在线| 日本在线国产| 亚洲视频一区|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午夜日b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国产95在线 |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欧美一区精品| 日日拍夜夜操|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jizz国产在线| 熟女视频91| 99在线视频免费|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色爽网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性|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毛片一级在线| 丝袜亚洲综合| 精品国产www|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青草精品视频|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