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孫彥利
1.單縣中心醫院公共衛生科,山東菏澤 274300;2.單縣中心醫院心內科,山東菏澤 274300
傳染病的上報工作已經從原來的人工“逐級統計、匯總報表和傳真”方式,發展到了通過案例化管理以及全國疾病報告管理信息系統軟件的網絡直報方式。傳染病具有極高的傳播性,若未及時上報或者忘記上報,將會造成該疾病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傳播,從而影響人體健康。只有及時上報傳染病才能快速根據疾病類型做出相應的處理,將其危害降低在可控范圍內。因此,在我國的醫療機構中必須做好傳染病報告工作,以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當醫院的門診部、住院部、檢驗科、放射科等相關部門接到傳染病患者時,應先對患者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并填妥患者病歷,并做好相應的處理工作。2 次/d,由流行病學主管收集傳染病報表,檢查報表中的錯項、漏項、邏輯錯誤,并對報表中的錯誤進行糾正。負責人要在第一時間用最短的時間內,把一類傳染病提交給地方疾病防控管理部門。一旦發生其他傳染性疾病或未知病因的疫情,也要立即報告。如果在醫院中,有二類傳染性疾病的患者、可疑患者和病原攜帶者,應當在24 h 之內,將這些患者的情況,在醫院的感染流行情況監控信息系統中,向醫院進行網上匯報。如果為第三類傳染性疾病,則必須在24 h 之內,將發生的情況,經過錯誤、重量和校正后以網絡方式上報。并在《傳染病直報登記本》上進行了詳細記錄,以供查閱。通過聯網直接上報的傳染病通報卡片進行整理、裝訂和歸檔,保存3 年。按月將各科室發生的傳染病的上報和處理工作進行總結,并向醫務處和業務主任匯報。如有特別情形,應向各部門主管匯報,以協調處理。
有些傳染病的感染率和致病率非常高,因此,加強對傳染病突發的及時準確報告,并對其進行仔細檢查和處置,對于能夠對傳染病的擴散和流行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此外,進一步對傳染病突發的報告進行規范化,對傳染病的暴發數據進行詳盡記錄,加強傳染病監測體系和傳染病的預警,對傳染病的發展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強化傳染病的防控監督、監測、管理工作[1]。所以,傳染病上報應引起各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各級衛生單位更多的關注。
2.1.1 上報效率有待提升 在信息技術尚未普及之前,某三級醫院一直使用逐級上報傳染病的方法,為傳染病上報工作提供了較多的可行性[2]。但在信息技術大范圍應用后再使用傳統的逐級上報方法,將傳染病患者的個人信息從初始階段傳遞至高級階段,所辦理的手續和流程較為復雜,無法減少醫務人員的工作負擔與時間,上報效率略低。
2.1.2 仍需積累更多傳染病知識 對于很多缺乏傳染病的經驗的醫務人員來說,對其的認識只停留在理論方面,缺乏臨床經驗,這種情況將會影響到傳染病報告的質量;而且部分醫務人員在工作時,由于接診的患者較多,時間不足,因此在就診時沒有詳細記載感染病例,導致感染病例被漏報[3]。同樣由于時間緊張,部分醫生在進行診斷時為追求快速記錄,存在著書寫凌亂、簽字模糊不清、醫療術語不標準等問題,從而進一步給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帶來困難。
2.1.3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因為管理部門人員的工作任務繁重,又缺少足夠的人力資源,所以在工作中無法深入到各個臨床科室將問題快速找出來,導致問題無法快速解決,最終導致傳染病事件的上報速度降低[4-5]。
2.1.4 傳染病報告卡內容缺失 醫生在完成一張流行病報告卡后,容易出現一些內容被遺漏的現象,比如初次報告、患者的詳細地址、聯系電話、發病日期、職業等10 個項目都是必填項目,如果患者的年齡在14 歲以下的話,需要填寫其父母的名字,因為其所填寫的發病日期、就診及入院日期與邏輯不符,所以會產生填漏的情況。
2.2.1 積極應用信息技術 為了提升上報效率,某三級醫院在進行傳染病上報時,開始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利用現代化技術,減少上報手續,保證能夠及時上報,并建設相應的內部傳染病上報平臺,該平臺內容所有人可見,可有效防止出現漏報情況。同時在該平臺中設置錄入患者的追蹤信息板塊,將患者個人情況詳細地錄入到網絡平臺中,根據不同醫務人員的職責,劃分為修改和上傳權限,以此保證信息資料的安全性,并與傳統的上報方法相結合,保證資料不會遺失。
對于一家三甲醫院來說,由于自身具有多個分院體系,所以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傳染病上報體系。為了降低系統的復雜程度,提升醫院系統的集成程度,采用整合使用第三方傳染病自動上報軟件方式,來完成多個中心系統的醫生終端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進行統一管理的業務流程。醫院的傳染病匯報,是系統在臨床醫師做出感染診斷時將其記錄下來,然后送到傳染科,但是,這樣的匯報方式,對門診患者來說,有一定滯后性,患者進行的某些檢查,可能不會在一天之內得到結果。一旦確診為傳染性疾病,就很難將其檢查結果及時報告給醫院,嚴重時則會暴發疾病。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作為一種機器學習方法,可以利用名稱實體識別技術,對人名、地名、組織機構名、日期時間、專有名詞等進行自動檢索。當前,我國醫療機構出具的醫學檢驗結果多為無組織、無規則的自然語言,因此,智能直報系統將醫學檢驗結果中的傳染性疾病進行分類,并采用相應的名稱疾病辨識方法,實現醫學檢驗結果的自動化。為此,某三甲醫院應用的智能直報系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醫院中已有的傳染病實驗室檢測結果進行機器學習,從而建立一種傳染病自動化診斷模型。目前,我國各大醫療機構對傳染病報告單主要依賴于人工完成。可以在大數據技術的基礎上,借助臨床數據中心,建立一個以傳染性疾病患者為基礎的數據整合平臺,將患者的基礎信息、臨床診療信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檢驗數據等進行整合。根據疾控中心的上報規定,在一個傳染病的自動診斷模式將患者確診為一種傳染性疾病時,醫院里的傳染性疾病智能匯報系統會在后臺自動產生傳染性疾病電子報告卡片,并將其提交給相關部門進行審查和干預。
使用智能直報系統,能夠獲得統一的診斷庫、醫生端主動報卡等。由整合平臺公共服務提供一個傳染病診斷詞典,用消息預訂的方法,把它作為一個消息序列,被推送到電子病案系統中,而電子病案系統則會將傳染病診斷信息存儲到自己的數據庫中。當醫生在開具傳染病診斷時,會進行強制攔截,并自動上報。當醫生在電子病案系統中開出一個確診病例時,會先在傳染病診斷庫中,與國際疾病分類代碼進行比對,如果比對順利,那么就會通過調用EXE 程序彈出傳染病報表卡片的填寫頁面。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種基于ICD 碼的正向準確匹配方法。比如:在首次填寫的甲肝診斷代碼與傳染性詞匯詞典中的甲肝代碼(B15)進行正向精準匹配時,如果在完成診斷代碼正向精準匹配,那么就會被視為該疾病診斷需要上報;二是利用故障點的名字進行模糊配對。因為臨床醫師通常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患者的病名,比如:同為“艾滋病”的“艾滋”與“愛滋病”,兩者的病名之間有一定的差別,所以就有了標準名與別名之間的對應關系表格來進行模糊配對。電子病案系統使用的是映射關系表,對醫生所填的診斷名稱和標準診斷名稱進行比對,如果比對成功,那么就會判定目前的診斷有必要進行匯報,并進行報告卡填寫。
2.2.2 做好培訓工作 為提升傳染病上報的質量,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對《傳染病防治法》及上述制度、管理辦法以及與疾病防控有關的知識進行全面培訓:對新入職的疾病報告人、實習生和深造人員,開展傳染病上報的崗前培訓和考試,考試結果未通過者,不準入職;同時,針對新下發的病例和新出現的疾病,也要時刻進行培訓,以確保傳染病上報的順利進行。為加深醫護人員對傳染病的認識,對醫院的疾病防治工作進行培訓[6-8]。強化并提升新進醫務人員的整體素養以及其業務能力,使其在填寫傳染病卡的時候,應該認真、仔細,家庭地址要具體到村組、社區門牌號,工作單位要具體到學校、年級,要有正確的手機號碼,以方便市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將病例信息進行及時回饋。
2.2.3 完善管理制度 醫院應組建一個傳染病報告領導小組,并對該團隊的工作進行界定,醫務處主要承擔起對傳染病的預防和上報工作,并對傳染病的發生進行監督,對疾病現場進行消毒隔離措施、醫務人員防護措施的實施以及人員的訓練進行全面監督。報表卡片負責采集審計注冊數據,并經全國傳染病監控網直接上報。對各病區的檢查報告進行詳細分析,并對各病區的檢查報告進行介紹,對檢查報告進行分析。
針對目前醫院傳染病漏報、遲報、填寫表格不全等情況,把傳染病的報告與全面的指標控制相融合,特別是對科室的工作記錄、實驗室的檢驗報告以及科室進出患者的記錄,進行“日查、周查、月查、季查”[9]。強化實驗室的檢測報告系統和檢測出的陽性結果返回醫生處理系統,強化對新生醫院醫生進行培訓,完善管理部門的檢測登記系統和檢測結果的反饋系統,把檢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向科室和負責人匯報,并讓科室對檢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查找原因,然后把改進的對策傳達到管理部門。
另外,要做好監督工作,對未上報的傳染病暴發進行有效防控,劃分各個部門專門負責的工作,對與疾病的防控相關的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各功能部門領導和主管醫生應該對傳染病的診斷、預防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了如指掌,主動進行傳染病的報道方面的訓練,對傳染病的消息進行全面了解,從而防止傳播出現錯誤的消息,對傳染病的每一個環節都了如指掌。各功能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負責的傳染病報告人進行監督和指導,建立起院、科兩級的流行病登記和報告系統,雙方驗卡和簽名,當發現有漏報、遲報或者填寫的卡片不全的時候,要及時進行補報和補充,并將職責明確到每個人的身上[10-13]。對年度無漏報、遲報填卡的報告人員和部門進行表彰,對存在問題的責任人進行批評和教育,并將其納入醫療品質的評估中。
2.2.4 實施患者實名制 在城鄉醫改不斷深化的情況下,要想成功地實現全民保健的目標,應當將每一位就醫的患者都拿出一張可以填寫個人信息的IC 卡,以作為自己的身份識別,進行就醫[14]。應加大醫務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力度,對醫務人員做出不公開的“秘密”保證,讓患者“無所顧忌,無所顧忌”。通過上述兩種方法,可以防止各種傳染性疾病的漏報、瞞報、虛報、重報等現象的發生,從而為我國的傳染病上報工作奠定基礎。
同時,門診日記作為一種基本數據,在臨床感染控制工作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為了確保門診日記報道的真實、準確,應制定一套比較健全的門診日記管理體系,對其進行詳細劃分,并把其職責落實到每個人身上,把門診日記的記錄工作列入醫院目標管理工作中,并進行常態化考核。未達到規定標準或注冊不符合規定標準的醫生,除了扣除部分工資外,也要按照規則處理。各院系的臨床一線全體醫護人員應更加重視對突發傳染病的上報與處理。在傳染病的防治和管理中,每一個醫護工作者都有著義不容辭的職責[15]。并增設住院日記,以此增強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在通信高度發達,電話和手機普遍普及的當今時代,可以在病歷上增設“微信”或“QQ”等其他聯系方式,使醫院能在第一時間與患者取得聯絡,并與其交流。
綜上所述,要使傳染病防治警鐘長響,這是一個長遠而艱難的課題,要強化其上報工作,增強群眾和醫護人員傳染病防治的法律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