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艷,何劍
1.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科技部,四川南充 637000;2.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黨委辦公室,四川南充 637000
某院發展構想是堅持“患者滿意、職工幸福”的辦院理念和“維護公益性、堅守科學性、調動積極性、厚植人文性”的治院方略,通過推進科學管理,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打造拔尖的人才團隊,著力發展尖端醫療技術,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優化后勤保障服務,以人工智能+打造智慧醫院等手段,將醫院建設成為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環境優美、技術精湛,具有廣泛國際交流、良好國內影響、穩居省內領先,綜合管理科學、人才梯隊合理、教學體系健全、科研團隊高質、服務水平優良的高水平區域醫療中心。20 年建設歷程中,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不忘發展初心,聚焦主責主業,從初具規模的三級甲等醫院發展成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1-2]。
20 年來,醫院黨委積極探索在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的有效途徑和辦法,深入開展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統一思想;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凝聚發展共識;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改進工作作風;認真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增強黨員干部黨性修養;持續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推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落地落實,厘清發展思路;廣泛開展主題教育,激勵全體黨員砥礪奮進。
醫院黨委認真落實《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3],堅持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修訂出臺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議事規則,明確黨委職責和議事決策機制。
醫院不斷提升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發揮區域醫學技術中心的主力作用。近年來,積極推進壤塘縣尤日村、甘孜縣根部夏村、稻城縣中藏醫院等的脫貧攻堅和涼山州美姑縣艾防工作。先后派出駐村干部、扶貧隊員、對口支援人員,深入幫扶點大力開展健康、黨建、產業、教育扶貧,率先開展“5G+遠程醫療”助力基層診療服務能力提升。
新世紀以來,醫院進入快速發展通道,醫療服務規模穩步擴大,醫療水平及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區域醫療中心地位逐步凸顯。堅持以技術塑人才,以技術創特色,以技術促發展,以技術提升醫療綜合服務能力的理念,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健康需求。近20 年來,不斷推進新技術,優化醫療技術方案,為患者提供一體化綜合醫療救治服務。
醫院承擔研究生、留學生、本(專)科學生的主要臨床教學任務;開展首批省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藥師培訓基地、中國醫師協會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基地、中國基層醫師心血管疾病培訓示范中心;是首批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普通外科是國家??漆t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是省??漆t師、護士、藥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醫院高度重視科技投入,不斷完善科技管理,醫務人員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明顯增強,院內學術的創新平臺基本形成,為科研成果產出提供良好的環境,取得可喜的成績。2019 年,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院士國內首個院士工作站落地我院;四川省首個“華佗工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培訓中心落地我院。
進入新世紀后,醫院將人才作為立院之基、發展之源,將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工作重點,著眼人才引進和培養,多方位打造一流人才隊伍。采取多種形式、多渠道引進學科發展急需的優秀人才,創新工作模式,建立健全關心人才、服務人才的工作機制。
醫院1999 年通過評審成為三級甲等醫院,20年來,歷經醫院管理年、“三好一滿意”活動、大型醫院巡查等工作淬煉,順利通過兩次等級復審和一次巡查式評審,醫院不斷探索管理制度的改革,內涵建設得到強化。
醫院按《醫療質量管理辦法》《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要求,建立健全院、科兩級管理體系,成立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組織,完善管理體系。建立臨床高職稱醫師組成的專家庫,作為參與環節質量控制檢查督導的中堅力量。
質量控制考核體系和標準從無至有,并不斷規范化,制定《醫療質量考核評價標準》。質量控制內容不斷延伸,從最初僅有的基礎質量控制拓寬至專項質量控制,制訂臨床路徑管理、單病種質量管理及關鍵環節、重點部門醫療質量管理等專項制度。醫院牽頭的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從無至有。各質量控制中心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工作制度及質量管理指標,發揮成員參與機制,穩步推進質量管理工作。完善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機制,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的培訓和應用,各科室對質量管理工具從零知曉至目前知曉率100%,取得明顯成效。
醫院從2006 年實施全面預算管理,2018 年推動精細化預算管理,極大程度地提高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逐步探索后勤社會化服務和一站式服務,降低運營成本。
逐步開啟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臨床信息系統拓展,形成以醫院管理為導向,以信息集成平臺為支撐,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化系統。同時,大力推進依托各類新興技術的智慧醫院建設,陸續開通依托移動互聯網的手機端、自助機的各類應用,目前基本實現患者就診全流程線上服務,極大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
堅持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推動中央、省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推動主題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醫療工作、鄉村振興等工作任務中錘煉初心、擔當使命,不斷探索便民、利民、惠民服務措施。強化黨風廉政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4]。
繼續發揮醫療衛生優勢,確保健康扶貧能力和成果可持續,及時高效銜接鄉村振興;強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防控,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全力做好社會公益性服務工作[5]。
醫院具有輻射帶動區域加快發展的支撐條件和現實基礎,落實國家傳染病、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項目,強化區域醫藥衛生事業的示范和引領;以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為重點,動態分析考核指標并作為工作導向,確保醫療、教學、科研三位一體協同發展;以創新型科研成果轉化帶動臨床發展為動力,堅持新理念、新技術、新路徑臨床應用;穩步推進健康產業布局,做大做強健康管理、互聯網+護理、延伸護理業務,促進人民健康;領導并參與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完善內部科學運行機制,實現共享共贏[6-9]。
充分利用全科醫學樓設施設備,搭建院校教學、畢業后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執業醫師資格考核臨床實習和實訓共享平臺;完善對臨床醫師的基本職業技能培訓和規范臨床醫師執業準入,有效銜接畢業后教育和繼續教育;增強對教學基地醫院的示范和引領,加快基地醫院同質化建設,提高臨床教學水平。
鼓勵跨學科、多中心協同攻關,加強重大項目的聯合和孵育;繼續增強重點學科在全國排行榜、??坡曌u榜的影響力;強化科研經費在研究過程、資金合理高效使用的動態監管;探索成熟專利技術的市場化之路,啟動精準醫學中心、轉化醫學中心的前沿及先鋒作用;重構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布局,搭建標準化的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生物樣本庫和信息庫;加強和國內高水平科研機構合作,搭建更多共享平臺,遞次送培研究人員,增加科研人才厚度。
堅持“高質量發展戰略為導向,人才戰略和規劃為路徑”的協同發展理念,按學科、專業發展需求,加大人才引培力度,建立健全分類別、分層次人才培養及成長保障機制,重點培養醫院發展緊缺急需的專業人才;充分發揮高端醫療人才引領作用,搭建高端醫療人才交流平臺;做好學術技術帶頭人、突出貢獻專家等人才項目院內遴選、申報工作[10-12]。
全面總結“十三五”發展經驗,科學謀劃“十四五”發展規劃;加大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力度,優化內部控制流程,逐步建立健全體系完整、運行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圍繞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穩步推進精細化管理為基礎的全方位醫院發展戰略;強化預算執行力度,優化經費支出結構,整合成本控制、調整收支結構、績效管理,逐步實現全成本核算;完成醫、護、管等崗位層級設置,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及績效考核分配體系;建立規范的物資層級庫房,完善醫用耗材尤其是高值耗材的溯源信息化管理;推進后勤服務社會化、現代化改革,做實做好后勤一站式服務工作;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優勢,建立健全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體系;全面抓好重大風險防控和安全穩定工作,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輿情監測,規范信訪辦理機制[13]。
“十四五”期間,醫院將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強化體系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實現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資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力資源發展。堅持存量改革和增量發展相結合,一手抓存量改革,深挖現有資源潛能,一手抓增量發展,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延。以智慧醫院建設為抓手,實現新醫科格局下的區域協同、機構協同和專科協同。積極探索心臟中心、神經中心、腫瘤中心等綜合學科發展模式,引領區域內醫療衛生事業再上新臺階。在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中,瞄準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引導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倍增、區域布局協同發展,遞次建成婦女兒童中心、眼科中心、口腔中心等,實現“一院多區”并存[14]。
加快省級醫學中心建設,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和承載能力,推動人民群眾就近就醫供給側選擇,是重大民生工程的迫切需求。在新發展階段,以質量、安全、效率為核心,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協同推進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提供、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