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洪鋒
近年來,東阿縣人大常委會忠誠履行人大監督職責,積極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效,寓支持于監督之中,全力助推東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縣人大常委會圍繞優化營商環境目標,依托縣人民法院訴非聯調中心,從加強司法部門協同聯動、發揮法律專業代表作用入手,成立全縣統一的優化營商環境平臺——“法治護企”專業工作室,舉全縣法治之力一體引領、規范和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關注阿膠、鋼球、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以暢通企業訴求渠道為基礎,以法律服務、企業信用、企業服務為主線,主動為企業提供法律宣傳、法律咨詢、糾紛調解、訴源治理等法律服務,打造企業紓難解困新路徑,搭建幫扶企業“連心橋”。自專業工作室成立以來,已成功為81 家企業解決買賣合同、借款合同、追償權等方面的糾紛,有力維護了公平正義,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各級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為此,縣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備案審查“法治體檢”作用,以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為著力點,強化源頭治理,落實主體責任,切實把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效能轉化為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成效。
建立起覆蓋事前、事中、事后各環節的規范性文件審查制度,持續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穩定可預期的制度保障。聚焦聚力優化營商環境,組織實施涉及“放管服”改革、民營企業發展等重點領域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嚴格審查可能違反公平競爭原則、違法設置市場準入和退出條件、違法干預或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內容條款,對文件中有關影響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內容提出修改意見,全力提升政府決策規范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同時在審查過程中注重聽取企業、行業協會的意見建議,積極反映市場主體合理訴求,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人大執法檢查就是“法律巡視”,是行使憲法法律賦予的監督權、保證法律得到有效實施的一把“利劍”。縣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執法檢查“法律巡視”監督利劍作用,積極開展執法檢查,切實用法治力量守護高質量發展底線。
聚焦問題導向,將每年聽取審議政府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工作報告納入年度監督議題,依法實施監督,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連續多年全縣環境綜合指數、PM2.5 濃度考核指標均列全市第一。突出靶向發力,積極探索“執法檢查+專項評議”等新模式,對應急管理局等部門開展安全生產專項評議,通過實地檢查、現場詢問、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和聽取報告等多種形式,著重了解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以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實施中存在的薄弱環節,著力察實情、找病灶,并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工作建議,督促落實解決,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下一步,縣人大常委會將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這一主題主線,緊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人大職能,不斷完善人大監督機制,持續強化高質量法治供給,努力為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