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瀟
審議意見辦理成效直接關系到人大監督的實效。慶云縣人大常委會創新“一張清單、一次回頭看、一張測評票”的“三個一”工作法,推動審議意見真正從“紙上”落到“地上”,有力彰顯了人大監督工作的剛性和實效。
找準問題才能抓住監督的“牛鼻子”。為確保審議意見質量,縣人大常委會將調研中收集到的問題、代表建議所提問題以及常委會會議與會人員審議時提出的問題,整理形成條目式問題清單,作為審議意見的重要內容。在原來綜合意見的基礎上增加問題清單,審議意見由綜合意見和問題清單兩部分組成,遵循可量化、可操作原則,通過對問題清單進行跟蹤銷號,形成“監督—落實—再監督—再落實”全鏈條閉環。
今年1 至9 月,縣人大常委會共形成審議意見14件,問題清單共包含50 多個問題,為常委會后續跟蹤督辦提供了依據。縣人大常委會相關委室與辦理單位共同就審議意見提出的建議要求,以及問題清單所列問題逐條進行分析,商討解決思路和路徑,并要求辦理單位依據問題清單建立相應的整改清單,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和整改時限,逐條逐項予以辦理落實。
監督的生命力在于落實,監督的落腳點在于成效。在審議意見和問題清單交辦后,縣人大常委會持續跟蹤問效,將問題清單整改情況納入監督計劃,防止出現只見“計劃”不見“解決”的情況。
今年9 月,常委會5 位副主任帶隊組成5 個工作組,采取實地察看、聽取匯報等方式對審議意見辦理情況進行“回頭看”。對于可現場視察的具體問題,工作組邀請常委會部分委室負責人、部分人大代表到項目現場察看,親身感受自問題清單反饋給相關部門后所產生的變化。對于制度設計方面的問題,則采取召開座談會聽取匯報的方式,推動辦理單位查漏補缺,確保整改工作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切實做到整改不到位、督辦不停歇。
在了解議意見問題清單所列問題整改情況報告的基礎上,縣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大代表對審議意見辦理情況進行了滿意度測評。滿意度測評票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檔次。獲得滿意和基本滿意票總數高于三分之二的,予以通過;不足三分之二的,列入縣人大常委會再審議題,持續進行跟蹤監督。相關辦理單位需在6 個月內認真整改,再次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接受二次滿意度測評。
滿意度測評票決使過去“走過場”的工作程序成為動真格的監督模式。自今年實施清單化閉環式監督模式以來,縣人大常委會先后聽取和審議了14 件審議意見和問題清單辦理情況報告,并逐一進行了滿意度測評。
人大監督是一個閉合運行的過程,有起點,必然有落實的終點。“通過一個,銷號一個”,實現了監督過程的有始有終、完整閉合。隨著難點熱點問題一個個解決,民生實事項目一件件落實,人大切實履行監督職責,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下步,縣人大常委會將進一步提升問題清單的精準性,強化跟蹤問效,在規范與創新中不斷釋放監督效能,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