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福俊
現代企業發展離不開財務管理的轉型和升級。 在業財稅融合探索方面,IBM 公司以及華為公司表現優異。 此外,針對業財稅融合,我國還出臺了多項規制,如2016 年6 月財政部印發的《管理會計基本指引》以及2021 年3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等。 總而言之,現代企業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深入分析當前業財稅融合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多樣化的融合策略。
一方面是企業治理層面的業財稅融合。 現代企業在發展中強調股東可以群策群力相互協作, 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企業在選擇組織架構形式的時候,無論是間接架構還是直接架構,都會和稅收負擔緊密聯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是企業管理層面的業財稅融合。 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未來發展,因此,股權激勵可以說是管理層面業財稅融合的底層思維,包括分紅權激勵、股權激勵、實物激勵等等。 而股權激勵則涉及企業稅收和員工個稅,在激勵時需要考慮業財稅融合。
一是理念問題。 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業財稅融合探索并不深入,傳統財務管理理念仍然根深蒂固。 二是管理模式問題。 大部分企業更注重短期利益,忽視了中長期利益,導致財務管理仍然采用傳統的工作模式,無法為企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三是工作協同性問題。很多企業人員仍然沒有對業財稅融合產生正確的認知, 在管理決策中容易產生分歧與矛盾,使業財稅融合陷入困境。 四是信息安全的問題。 雖然財務管理信息化大幅提升了效率,但卻極易遭受黑客和不法人員的襲擊和侵入, 導致企業信息面臨泄露風險。
實現業財稅融合需要企業樹立整體觀念,將業務、財務和稅務視為一個有機整體,而不是孤立的個體。 現代企業應該通過整合各個部門和系統,構建數據共享平臺,實現全面溝通和協同,促進業務、財務和稅務之間的緊密聯系與互動。 同時, 在實現業財稅融合時需要革新戰略定位,將其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目標。 企業應針對市場和行業變化,結合財務和稅務因素,制定長遠發展戰略,注重風險管理,盡早預見潛在的業務、財務和稅務風險,并通過融合的手段進行風險防范和控制。 此外,實現業財稅融合還需要企業進行組織架構的革新, 打破傳統的部門壁壘,建立跨部門、跨職能的協作機制。 企業應優化內部流程和制度,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權限,推動信息共享與工作協同。 同時,考慮引入跨部門的績效評估和激勵機制,促進員工的協同合作和共同奮斗。 最后則需要企業關注員工的跨領域能力培養,提升員工的業務、財務和稅務綜合素質,鼓勵和支持員工學習和進修,引入外部專家和顧問,促進業財稅融合領域的知識傳播和創新。 通過革新理念,企業可以更好地推進業財稅融合,提升管理效率和決策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
實現業財稅一體化管理,需要企業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框架,包括戰略規劃、組織結構、信息系統等方面,確保業務、財務和稅務的統一管理和協同運作。 在戰略規劃階段, 企業需要明確業財稅一體化的目標和路徑,制定相應的措施和計劃。 在組織結構方面,企業應優化內部職能和崗位設置,打破部門壁壘,促進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 另外,企業還需要建立適應業財稅一體化管理的信息系統,實現數據的集成和共享。 在業務流程方面,企業可以借助業務流程再造和改進方法,簡化流程、整合環節,減少重復勞動和數據冗余。 在信息系統方面,企業可以通過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或其他信息化工具將業務、財務和稅務相關系統進行整合,實現數據的一體化管理。 最后,企業應不斷優化管理模式和流程,以適應市場和業務環境的變化。
現代企業在實現業財稅融合過程中, 需要完善業財稅管理機制以促進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和財務穩定。 企業需要建立一個全面的信息系統,將業務、財務和稅務數據進行整合和共享。 同時,為了加強業財稅管理,企業應該優化審計和內部控制機制。 審計工作可以通過定期檢查和評估來確保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合規性。 內部控制機制包括制定合理的審批流程、內部審計程序和風險管理措施,以防止財務失誤和欺詐行為的發生。 在完善業財稅管理機制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加強合規監管和風險管理。合規監管包括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 確保企業的經營行為合法合規。 風險管理方面,企業應該識別和評估潛在的財稅風險,并制定相應的控制策略和應急預案。 企業在實現業財稅融合時,還應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和進行稅收規劃。通過履行社會責任,企業可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和聲譽,與各利益相關方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稅收規劃方面,企業應該合理規劃稅務籌劃,以減少稅負并符合稅法規定。
為了加強信息安全保障, 企業需要明確信息安全目標和原則,并使其與業財稅融合戰略相一致。 同時,企業需要明確信息安全的責任分工和權限, 設立信息安全領導小組或部門,并配備專門的信息安全人員。 在實現業財稅融合的過程中,企業必須加強網絡和系統安全,以防止黑客攻擊、數據泄露和惡意軟件侵入等風險。 企業應當采取維護網絡安全的基本措施,例如建立防火墻、入侵檢測和防范系統,并定期對系統進行安全漏洞掃描和修復。 此外,企業還應設立網絡安全管理機構,不斷加強員工的網絡安全意識和培訓,建立良好的密碼管理制度,并定期備份重要數據以應對突發情況。 為了確保業財稅融合過程中的信息安全, 企業應采取有效的身份認證和訪問控制機制。 企業可以使用多種身份驗證技術,如密碼、生物特征識別、智能卡等,來驗證用戶的身份。
在新時代背景下,現代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實現財務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除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等先進技術之外,還需要實現業務和財務相融合,并在稅務合規的基礎上進行深層次的業財稅融合。 企業需要革新財務管理理念, 落實業財稅一體化管理并完善業財稅管理機制。 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提高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視程度,加強信息安全保障,促進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